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阿拉善高新区:四横四纵聚英才 奋楫扬帆正当时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2-04-11 10:01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构建人才引育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创新打出“引、育、用、留”四横四纵人才品牌组合拳,为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聚集高地“搭台铺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翅膀、装上引擎,实现了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了该高新区工业经济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阿拉善高新区招工引才团队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专场校园招聘会。

突出引才

四种手段不断汇聚人才力量

在阿拉善高新区的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中试车间,该公司研发总工程师韩焕波正在进行产品力度分析。

据了解,韩焕波自2007年从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以后,不断刻苦钻研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煤化工、氟化工等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2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2021年5月,在该公司的诚挚邀请下,他来到了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并帮助企业把之前制约发展的瓶颈都一一解决,还带头成立了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2022年,该企业将在自动化与工艺相结合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等诸多方面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该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受理实用新型专利8项。

“自韩焕波负责这个团队后,解决了我们公司几年来在产品生产、工艺中出现的几个难题,我对他的能力非常认可。我很自信地说,今后在我们研发中心这一块,有韩总带队,公司的创新发展会越来越好。”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作军说。

韩焕波仅是阿拉善高新区入驻企业中引进科研人才的一个缩影。“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强化顶层设计引才,通过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及居住证制度等创新制度,创新打造了人才就业在内的“六大平台”,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引才“四梁八柱”。

依托产业发展引才,深入实施自治区“草原英才”和“阿拉善英才”工程,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成功培育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氯乙烯合成原料气脱水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内蒙古圣氏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医药化工创新人才团队、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研发团队和孵化基地。

注重刚柔并济引才,该高新区通过柔性引才引进了路万里、中科院张懿院士等紧缺人才300余人及宁夏医疗领域著名教授、博士37人,通过刚性引才引进急需紧缺优秀教师87人、“智汇驼乡·鸿雁归巢”高学历硕士研究生14人,切实解决了制约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高新区突出异地协作引才,建立完善盟宁陕甘毗邻地区长效人才引进协作机制,积极组织驻区企业参加多层次公益性招聘,开展“直播带岗”、政校企共建活动,以“精准”招聘服务为企业发展护航。近三年来,高新区累计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60余次,实现新增就业1万余人,有效解决了高新区企业缺少技能人才的燃眉之急。

阿拉善高新区社会各界共同唱响高质量发展之歌。

突出育才

四个平台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依靠党校平台育才,阿拉善高新区充分发挥盟委党校高新区分校等平台作用,通过举办人才研修班、开展专题辅导、组织现场教学等方式,不断强化对急需人才的学习培养,激活人才自主“造血”功能,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搭建校企平台育才,该高新区不断深化院盟合作机制,鼓励企业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内蒙古中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中央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共建的先进金属材料中试研发基地等6个产学研校企合作项目,均已列入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任务,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在政策咨询、科研成果转化等人才工作领域深入开展合作。

创新科研平台育才,该高新区已与中科院等28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内知名双创平台建设4000㎡新型孵化器,建成国家、自治区级科技研发平台23大类90家,拥有专利461项,消化吸收世界领先技术41项,自主创新技术53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0家。

构建服务平台育才,该高新区以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为契机,组建4个领域专家团队、约20名各领域专家技术人才开展各类实践活动100余次,集中解决突出问题100余个。这些育才平台发挥的效应以及驻区企业与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使阿拉善高新区人才集聚“洼地”的步伐迈出了“高新”速度。

阿拉善高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生态工业园。

突出用才

四个机制不断发挥人才本领

“聚天下英才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阿拉善高新区以健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为重点,创新利用“智汇驼乡”人才云数据平台,动态掌握园区人才构成情况,不断细化选拔措施,将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想干事、敢干事的人才充实到合适岗位,及时补齐相关领域人才缺失短板。

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该高新区通过逐步细化激励奖励措施,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50万元和30万元支持资金;新认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支持资金……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健全人才帮扶共建机制,该高新区结合“干部基层办实事、部门包联惠民生、村企结对促振兴”活动,协调园区36家规模以上企业包联盟内兄弟旗区36个嘎查,建立党政人才(领导干部)助“策”、行业领域人才(下派挂职干部)助“法”、专业技术人才(企事业单位干部、第一书记、大学生干部)助“项”、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包联企业家)助“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嘎查致富带头人、合作社法人)助“力”的帮扶共建机制,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助推全盟乡村振兴。

健全人才服务基层机制,该高新区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行动,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农牧生态等领域专家人才专技优势,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六进”慰问演出、电影展映等各类活动,切实发挥了专家服务基层作用,形成了专家优势特长和人才价值在基层得以彰显的良好格局。

突出留才

四种方法不断积蓄人才资源

倾心留才的重要法宝,就是打造环境“强磁场”。“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我的项目非常支持,不但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还为我配备了能‘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贴心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自治区草原英才胡开宝坦言道。在感情留人上,阿拉善高新区持续强化政校企与人才之间的“家庭”情感,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大力开展处级领导联系优秀专家人才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人才联系走访、节日慰问、学术休假等活动,用心用情把关怀送到人才心坎上,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逐日提升。

在待遇留人上,该高新区通过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政策制度、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及时兑现自治区“草原英才”人才工程及“阿拉善英才”工程等重点人才项目资助资金等系列举措,以制度优势和政策红利为高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提供根本遵循和制度保障。

在事业留人上,精准对接高新区“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全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通过执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健全完善差异化考核指标、探索尝试校园长年薪聘任制度、按时发放乡镇补贴等“硬核”措施,让广大人才在待遇上尝到甜头、工作上鼓足劲头、事业上有奔头。

在环境留人上,该高新区不断优化软硬件环境,相继建成投用第一中学、第一幼儿园、生态科技馆、全民健身中心、档案图书馆等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托管服务、周六日夜间门诊等社会服务,率先设立“蒙速办·一次办”“蒙速办·帮您办”综合受理窗口、推出“全程导办”等贴心服务……真正实现了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重要之年,阿拉善高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引、育、用、留”文章,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让更多的“千里马”在高新区各尽其才、各尽其美,进一步为高新区工业经济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附件:

上一篇: 科技体制改革这十年: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

下一篇: 以创新引领谋新篇——乌海“科技兴蒙”在行动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阿拉善高新区:四横四纵聚英才 奋楫扬帆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2-04-11 10:22  来源:内蒙古日报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构建人才引育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创新打出“引、育、用、留”四横四纵人才品牌组合拳,为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聚集高地“搭台铺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翅膀、装上引擎,实现了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了该高新区工业经济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阿拉善高新区招工引才团队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专场校园招聘会。

突出引才

四种手段不断汇聚人才力量

在阿拉善高新区的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中试车间,该公司研发总工程师韩焕波正在进行产品力度分析。

据了解,韩焕波自2007年从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以后,不断刻苦钻研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煤化工、氟化工等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2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2021年5月,在该公司的诚挚邀请下,他来到了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并帮助企业把之前制约发展的瓶颈都一一解决,还带头成立了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2022年,该企业将在自动化与工艺相结合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等诸多方面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该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受理实用新型专利8项。

“自韩焕波负责这个团队后,解决了我们公司几年来在产品生产、工艺中出现的几个难题,我对他的能力非常认可。我很自信地说,今后在我们研发中心这一块,有韩总带队,公司的创新发展会越来越好。”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作军说。

韩焕波仅是阿拉善高新区入驻企业中引进科研人才的一个缩影。“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强化顶层设计引才,通过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及居住证制度等创新制度,创新打造了人才就业在内的“六大平台”,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引才“四梁八柱”。

依托产业发展引才,深入实施自治区“草原英才”和“阿拉善英才”工程,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成功培育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氯乙烯合成原料气脱水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内蒙古圣氏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医药化工创新人才团队、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研发团队和孵化基地。

注重刚柔并济引才,该高新区通过柔性引才引进了路万里、中科院张懿院士等紧缺人才300余人及宁夏医疗领域著名教授、博士37人,通过刚性引才引进急需紧缺优秀教师87人、“智汇驼乡·鸿雁归巢”高学历硕士研究生14人,切实解决了制约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高新区突出异地协作引才,建立完善盟宁陕甘毗邻地区长效人才引进协作机制,积极组织驻区企业参加多层次公益性招聘,开展“直播带岗”、政校企共建活动,以“精准”招聘服务为企业发展护航。近三年来,高新区累计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60余次,实现新增就业1万余人,有效解决了高新区企业缺少技能人才的燃眉之急。

阿拉善高新区社会各界共同唱响高质量发展之歌。

突出育才

四个平台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依靠党校平台育才,阿拉善高新区充分发挥盟委党校高新区分校等平台作用,通过举办人才研修班、开展专题辅导、组织现场教学等方式,不断强化对急需人才的学习培养,激活人才自主“造血”功能,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搭建校企平台育才,该高新区不断深化院盟合作机制,鼓励企业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内蒙古中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中央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共建的先进金属材料中试研发基地等6个产学研校企合作项目,均已列入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任务,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在政策咨询、科研成果转化等人才工作领域深入开展合作。

创新科研平台育才,该高新区已与中科院等28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内知名双创平台建设4000㎡新型孵化器,建成国家、自治区级科技研发平台23大类90家,拥有专利461项,消化吸收世界领先技术41项,自主创新技术53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0家。

构建服务平台育才,该高新区以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为契机,组建4个领域专家团队、约20名各领域专家技术人才开展各类实践活动100余次,集中解决突出问题100余个。这些育才平台发挥的效应以及驻区企业与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使阿拉善高新区人才集聚“洼地”的步伐迈出了“高新”速度。

阿拉善高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生态工业园。

突出用才

四个机制不断发挥人才本领

“聚天下英才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阿拉善高新区以健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为重点,创新利用“智汇驼乡”人才云数据平台,动态掌握园区人才构成情况,不断细化选拔措施,将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想干事、敢干事的人才充实到合适岗位,及时补齐相关领域人才缺失短板。

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该高新区通过逐步细化激励奖励措施,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50万元和30万元支持资金;新认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支持资金……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健全人才帮扶共建机制,该高新区结合“干部基层办实事、部门包联惠民生、村企结对促振兴”活动,协调园区36家规模以上企业包联盟内兄弟旗区36个嘎查,建立党政人才(领导干部)助“策”、行业领域人才(下派挂职干部)助“法”、专业技术人才(企事业单位干部、第一书记、大学生干部)助“项”、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包联企业家)助“资”、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嘎查致富带头人、合作社法人)助“力”的帮扶共建机制,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助推全盟乡村振兴。

健全人才服务基层机制,该高新区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行动,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农牧生态等领域专家人才专技优势,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六进”慰问演出、电影展映等各类活动,切实发挥了专家服务基层作用,形成了专家优势特长和人才价值在基层得以彰显的良好格局。

突出留才

四种方法不断积蓄人才资源

倾心留才的重要法宝,就是打造环境“强磁场”。“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我的项目非常支持,不但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还为我配备了能‘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贴心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自治区草原英才胡开宝坦言道。在感情留人上,阿拉善高新区持续强化政校企与人才之间的“家庭”情感,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大力开展处级领导联系优秀专家人才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人才联系走访、节日慰问、学术休假等活动,用心用情把关怀送到人才心坎上,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逐日提升。

在待遇留人上,该高新区通过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政策制度、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及时兑现自治区“草原英才”人才工程及“阿拉善英才”工程等重点人才项目资助资金等系列举措,以制度优势和政策红利为高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提供根本遵循和制度保障。

在事业留人上,精准对接高新区“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全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通过执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健全完善差异化考核指标、探索尝试校园长年薪聘任制度、按时发放乡镇补贴等“硬核”措施,让广大人才在待遇上尝到甜头、工作上鼓足劲头、事业上有奔头。

在环境留人上,该高新区不断优化软硬件环境,相继建成投用第一中学、第一幼儿园、生态科技馆、全民健身中心、档案图书馆等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托管服务、周六日夜间门诊等社会服务,率先设立“蒙速办·一次办”“蒙速办·帮您办”综合受理窗口、推出“全程导办”等贴心服务……真正实现了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重要之年,阿拉善高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引、育、用、留”文章,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让更多的“千里马”在高新区各尽其才、各尽其美,进一步为高新区工业经济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