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引领谋新篇——乌海“科技兴蒙”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2-04-11 09:12 来源:乌海日报
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异地孵化、乌海转化”……2022年开年,乌海市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乌海市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创新路径。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热词。
今年3月10日召开的乌海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指出,创新是撬动发展的第一杠杆,也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增动力。
近日,乌海市委书记唐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乌海市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和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他强调要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理念,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核心位置,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以科技赋能转型发展,以创新引领走好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代赋予乌海的职责和使命。
乌海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强科技供给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乌海市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战略支撑。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做好科技创新的一项关键工作,是要将广大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乌海市先后制定“十四五”乌海市科技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乌海市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修订出台《乌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6项政策,为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此外,乌海市制定出台了“十四五”期间乌海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实施方案,成立乌海市创建国家高新区领导小组,确保“科技兴蒙”行动在乌海市落地见效。
2020年,乌海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4%,较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1.28%,位列自治区第三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深入落实,2021年上半年享受户数较上年同期增长59%,加计扣除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92%;2021年累计向上争取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7008.2万元。
“鼎新”带动“革故”,“创新”决胜“未来”。
近年来,乌海市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积极引导优势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科技政策向企业倾斜、科技投入向企业倾斜、平台人才向企业倾斜,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乌海市科技创新“硬核”成果颇丰——
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项目落地转化,从“碳冶金”到“氢冶金”,冶金产业向绿色化、精深化、高端化转型。
国内有机硅行业首条混炼型硅橡胶自动生产线成功落户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标志着乌海市有机硅生产进入机器换人、智能化操作新阶段。
海易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批自主打造的纯电装载机交付使用,标志着乌海市在新能源领域又迈出坚实一步。
数字化应用工业企业达到790家,新增15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5家。
全市共建成自治区级研发中心3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家、特色产业化基地6家、自治区科创板块挂牌企业4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13家(其中国家级3家)。
加快“异地孵化、乌海转化”,大力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区首家盟市级科技创新中心运营,9个科研团队入驻市科创中心,8家“异地孵化、乌海转化”中心建成,各层次人才汇聚乌海市助力转型发展。
……
阳春三月,科技创新热潮涌动。
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机械往来穿梭,工人紧张忙碌,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迸发着发展的激情。园区内的广聚新材料、华恒能源、国轩高科、永太化学等项目加速建设,各项目之间相互支撑配套,园区正在朝着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乌海市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建设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新征程。
新一轮科技创新号角吹响,乌海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逐渐明晰。
在前瞻设计中把握走向,在运筹推进中彰显担当。
1月,乌海市制定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科技事业发展制定了新目标:积极融入“科技兴蒙”行动,完善与发达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系统对接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支持企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发展;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异地孵化、乌海转化”;推动乌海高新区创建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探索建设科技大市场,建立人才引进落地绿色通道,充分发挥驻外人才工作站作用,柔性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依托创新驱动的强大动力,乌海市将乘转型发展的东风,在绿色发展的强音中,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