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动态信息

倾力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发布日期:2024-11-29 11:22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鄂尔多斯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有关部署要求,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倾力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

立足“三个坚持”,统筹实施“一号工程”。一是坚持高站位推动。组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连续3年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年第一会,突出全盘部署、全局谋划。率先在全自治区成立鄂尔多斯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作为抓营商环境的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负责政策研究、综合协调、业务指导、调度考核等相关工作,切实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坚持高标准提升。围绕自治区示范、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目标定位,立足发展基础,对标世行评估标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迭代推出营商环境1.0到5.0改革举措,连续发布6版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推出1100余项改革措施,全力打造行政效率最快捷、服务管理最规范、企业投资最便利、法治保护最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城市。三是坚持高效率保障。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深化政企联通,“面对面、肩并肩”解决企业诉求。健全完善市、旗(区)、苏木(乡镇)“三级助企”工作机制,以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服务,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强化“三项举措”,闭环打造“最优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起从发现问题到改进提升的闭环机制,推动营商环境实现螺旋式上升。一是用好“一套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范围,推行“月调度、季点评、年总结”工作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存在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改进提升。二是建强“一个平台”。率先上线运行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平台”,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落实质量、效率双提升。三是锻造“一支队伍”。从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群体中公开招募两批次35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形成“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的良性循环机制,持续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在实践中提升、在改进中优化。

聚力“五心建设”,全面释放“暖城温度”。聚焦暖城暖企暖民,叫响擦亮“暖城”形象品牌和“五心”营商环境品牌。一是构建“最贴心”政策体系。把强化政策支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针对性出台《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条例》《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促进新时代“两个健康”30条措施,出台落实“六个工程”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一揽子政策,全市经营主体稳步扩大,突破33万户。二是塑造“最省心”办事流程。推行“极简”审批,强化“极优”服务,拓展“蒙速办·鄂能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建自治区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三是厚植“最安心”投资沃土。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构建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新业态,为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空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2个月高于15%。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推行“一次受理、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诉讼服务模式和“快速”审执工作模式,平均审理天数缩短12天,首执案件平均用时缩短29天。四是推出“最暖心”服务举措。深化重大项目上门服务、手续集中联审,在自治区首创“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重点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压缩至1个月。组建“蓝马甲”专兼职帮代办队伍。深入实施助企纾困“十大行动”,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暖城·暖企”等活动。首创“暖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政策,在自治区率先以财政出资形式引入市场化商业保险机制,为全市个体工商户提供“1+N”保险保障定制服务,惠及22万户个体工商户。五是营造“最舒心”生活环境。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和人文关怀,做好引进企业随迁家属就业、入学、就医等生活保障。推出“人才新政双30条”“科技新政30条”2.0版,出台《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建成投用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在京沪深设立人才飞地,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人才吸引力居全国地级市第37位。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优化暖企之策、强化暖心服务,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


附件:

上一篇: 数智赋能 阿拉善盟智慧政务乘“云”而上

下一篇: 从政策支持到金融服务,从团队指导到法律供给,乌海市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为企业提供更...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

倾力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

发布时间:2024-11-29 11:57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鄂尔多斯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有关部署要求,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倾力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

立足“三个坚持”,统筹实施“一号工程”。一是坚持高站位推动。组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连续3年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年第一会,突出全盘部署、全局谋划。率先在全自治区成立鄂尔多斯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作为抓营商环境的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负责政策研究、综合协调、业务指导、调度考核等相关工作,切实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坚持高标准提升。围绕自治区示范、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目标定位,立足发展基础,对标世行评估标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迭代推出营商环境1.0到5.0改革举措,连续发布6版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推出1100余项改革措施,全力打造行政效率最快捷、服务管理最规范、企业投资最便利、法治保护最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城市。三是坚持高效率保障。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深化政企联通,“面对面、肩并肩”解决企业诉求。健全完善市、旗(区)、苏木(乡镇)“三级助企”工作机制,以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服务,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强化“三项举措”,闭环打造“最优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起从发现问题到改进提升的闭环机制,推动营商环境实现螺旋式上升。一是用好“一套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范围,推行“月调度、季点评、年总结”工作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存在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改进提升。二是建强“一个平台”。率先上线运行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平台”,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落实质量、效率双提升。三是锻造“一支队伍”。从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群体中公开招募两批次35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形成“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的良性循环机制,持续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在实践中提升、在改进中优化。

聚力“五心建设”,全面释放“暖城温度”。聚焦暖城暖企暖民,叫响擦亮“暖城”形象品牌和“五心”营商环境品牌。一是构建“最贴心”政策体系。把强化政策支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针对性出台《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条例》《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促进新时代“两个健康”30条措施,出台落实“六个工程”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一揽子政策,全市经营主体稳步扩大,突破33万户。二是塑造“最省心”办事流程。推行“极简”审批,强化“极优”服务,拓展“蒙速办·鄂能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建自治区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三是厚植“最安心”投资沃土。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构建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新业态,为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空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2个月高于15%。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推行“一次受理、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诉讼服务模式和“快速”审执工作模式,平均审理天数缩短12天,首执案件平均用时缩短29天。四是推出“最暖心”服务举措。深化重大项目上门服务、手续集中联审,在自治区首创“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重点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压缩至1个月。组建“蓝马甲”专兼职帮代办队伍。深入实施助企纾困“十大行动”,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暖城·暖企”等活动。首创“暖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政策,在自治区率先以财政出资形式引入市场化商业保险机制,为全市个体工商户提供“1+N”保险保障定制服务,惠及22万户个体工商户。五是营造“最舒心”生活环境。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和人文关怀,做好引进企业随迁家属就业、入学、就医等生活保障。推出“人才新政双30条”“科技新政30条”2.0版,出台《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建成投用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在京沪深设立人才飞地,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人才吸引力居全国地级市第37位。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优化暖企之策、强化暖心服务,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