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向日葵高产高效养分管理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3-11-28 15:5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完成人:李素萍,段玉,赵举,郭树春,菅志亮,于海峰,张君,王志强,安昊,张勇,任龙梅,尹春艳,张晓蒙,张婷婷,冯小慧
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大博金田机械有限公司、杭锦后旗长盛机械有限公司
项目针对我区食葵全生育期养分管理粗放、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等瓶颈问题,在国内率先明确了食葵养分需求规律,系统研究了食葵养分吸收特征,明确了地上部N、P205和K20 养分吸收特征;研究了施肥的产量反应、相对产量及其关系,明晰了食葵施用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和养分回收率;研究了养分利用特征参数,明确了产量反应与土壤供肥能力和农学效率的相关关系,为推荐施肥提供基础。
首次构建了食葵养分专家推荐施肥决策系统,系统采用“4R 养分管理原则”平衡施肥,包括上季养分残效计算,产量反应确定,氮磷钾肥施用量确定,中微量元素推荐,基追比例及施肥次数确定等要素。系统磷钾肥推荐考虑了归还目标产量下的地上部养分移走量、上季残效和秸秆还田情况等,更加科学。系统可通过微信与专家互动,可达到专家现场指导的效果。
构建了食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项目形成涵盖地块规划整理、底肥撒施、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清选七个环节31个节点的机械化技术方案,将施肥决策系统与机械化作业技术有机结合,制定了《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规程》等6项技术规程,构建了食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并形成技术规范以农业行业标准发布。
项目率先引入北斗导航自动驾驶装备,改进传统播种机电吸风系统,实现了单粒取种;首次提出水膜覆沙点播技术,解决了盐碱地保苗难问题。调节中耕除草机转速,旋耕刀数量配比,解决了中耕大块土破碎问题并提升了除草净度。优化收获机脱粒系统与清选系统,降低籽粒破损率和撒籽率。
首创了食葵养分管理与全程机械化技术相互融合,集成向日葵养分管理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有效降低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营造了健康绿色生产环境,全程机械化生产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提升了我国食葵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