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2025-01-09 10:51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2025年1月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专场,发布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韬作主题发布,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意见》介绍相关领域重点任务和工作部署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韬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科技厅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区科技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
近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一、《意见》制定过程和起草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自治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快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优环境、聚资源、育人才、强主体、促转化方面成就斐然,特别是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部署科技“突围”工程,全区上下对标“起跑即领先”的要求,精选稀土、氢能等“4+1”个突围点位,启动一批重大攻关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自治区科技创新工作进入了快车道。2024年自治区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全国第24位,较上年上升4位,技术转移综合指标排第5位,技术提升能力综合指标排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增长率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增长率、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增长率均居全国前列。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内蒙古发展的突出短板,需要集智聚力把这块短板补上来。自治区科技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我区科技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发展需要,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建议,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审定后,于2024年11月8日,正式印发实施。
《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是一份指导我区未来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与《科技兴蒙》30条、科技激励若干措施等政策衔接,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牵引,以打破制约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为突破口,系统谋划部署,从在哪些方面创新、谁来创新、怎么支持创新等方面通盘考虑,面对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性提出创新举措,打出组合拳,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二、《意见》主要内容
《意见》主要提出了八部分、共26条具体措施。
第一部分 从2027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实现“两个新突破、一个新提升”、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迈进全国中游等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 围绕国家所需,区域所能,民生所系,趋势所向,聚焦点上突破,统筹布局重大科技攻坚任务。
第三部分 聚焦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等四项措施。
第四部分 针对引育高层次人才方面,提出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引育、健全科技人才引育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保障等三项措施。
第五部分 针对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强化科技创新激励、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等四个重点任务。
第六部分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应用等三项制度安排。
第七部分 针对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出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强化法规政策保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系、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等四项举措。
第八部分 在组织实施方面,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评估、弘扬创新文化。
三、《意见》创新做法和亮点
(一)注重远近结合,谋划发展目标
从2027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既考虑打通当前制约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又着眼自治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未来发展,布局我区科技创新近期和中长期总体目标。目标明确可行,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为未来几年内蒙古科技创新工作勾勒出发展蓝图、指引发力方向。从更宏观的层面帮助各方在制定战略和规划时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对于凝聚共识与合力、形成共同奋斗的愿景,锚定目标,闯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具有深远意义。
(二)找准定位,布局攻关任务
着眼国家发展的全局,内蒙古被赋予了独特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找准内蒙古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定位,完成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要以非常之举推进科技创新。《意见》应运而生,对标 “起跑即领先”要求,聚焦国家战略所需,内蒙古所能,民生所系,趋势所向,围绕落实好五大任务,全面布局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攻关行动,统筹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科技“突围”工程,在重点领域主动承接国家赋予自治区的使命任务,以点带面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赛道。
(三)坚持需求导向,促进融合发展
聚焦国家所需、内蒙古所能,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布局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瞄准高端、智能和绿色等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及企业组建的重大创新平台挑起重大任务的攻坚大梁,科技型企业围绕产业未来发展需求,主导相关重点任务,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将在一系列政策举措与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得到显著强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四)坚持人才为先,健全科技人才引育机制
《意见》围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育的多个关键环节,从急需紧缺人才的重点支持到引育机制的全面完善,再到服务保障的全方位强化,完善人才引育和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对刚性引进的 “两院”院士给予实验室建设和科研经费支持,吸引顶尖人才引领科研前沿,同时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提出建立博士科研项目“直通车”制度,增设自治区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遴选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定向培育,确保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打造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人才生态环境,为区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五)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
科技创新实现“突围”,体制机制必须先活起来。《意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点任务,聚焦制约我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特别是科技统筹不够效果不强、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不足、创新主体能力不强、创新体制机制不活、成果转化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整体谋划破题举措,出台支持措施。围绕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这条主线,提出建立以成果质量为导向的过程管理体系、扩大高校院所自主权,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建立科研经费监管负面清单,加快完善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等具体措施。
(六)坚持统筹协同,打造“科技兴蒙”升级版
《意见》是自治区党委科技委成立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把方向、定目标、谋全局,研究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自治区党委科技委的成立,体现了自治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展开。在自治区党委科技委统筹领导下,各部门、各盟市、各类创新主体协同联动、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集聚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统合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关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政策耦合、执行协同,集聚力量实现科技突围。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本意见贯彻落实,尽快推动出台具体配套措施,科技办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是一次集中的政策宣传,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们在会后能够广泛、全面地宣传报道此次发布的《意见》政策,提升政策知晓度、讲好自治区科技创新故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科学、敢为人先的社会氛围。
谢谢大家!
新华社记者提问:请问,围绕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开展的工作部署可以介绍下吗?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郝喜红回答: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2024年是内蒙古实施科技“突围”工程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政策落地”工程关键之年。我们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从战略全局出发,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协同推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要求,自治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构建了“科技兴蒙”“1+7”政策体系,狠抓促进政策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协同,提高政策整体效能,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主动性。
“科技兴蒙”“1+7”科技政策体系中,“1”就是指《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的地方政策性文件,也是一份关乎我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文件,为未来几年内蒙古科技创新工作勾勒出发展蓝图、指引发力方向。
“7”是指《关于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的实施细则》、《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自治区科技计划体系优化改革方案》、《关于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意见》、《自治区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自治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自治区科技创新容错免责事项清单》等七个政策。这七个政策文件都是对《意见》的具体落实举措,以打破制约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为突破口,围绕资金支持、科技人才、科技计划、经费管理、产业创新、区域创新、保障机制等内容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架构起自治区科技创新事业快速发展的四梁八柱,形成政策合力,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着力点。我们抢抓“科技兴蒙”“1+7”科技政策体系出台契机,下好先手棋、打好提前量,确保尽快落地见效,我们正从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完善政策措施,我们将持续推动自治区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梳理细化工作任务,不断完善和优化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形成“1+7+N”政策体系;二是推动政策扎实落地,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聚焦政策落实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听取各类创新主体意见,强化部门政策衔接,确保政策取得预期效果;三是强化跟踪问效,我们将发挥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办公室职能作用,开展推进情况监测评估,根据政策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让政策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切实增强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加强政策宣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全面开展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的宣讲解读,提高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一体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坚实支撑。
人民网记者提问: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主力军和人才培养主阵地,《意见》中提出要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请问我区通过哪些举措,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自治区教育厅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出台《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 意见》《关于落实“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 在国家和自治区创新体系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主要有三项举措。
一是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动能。通过强化学科建设,超前布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学科建设的新成效不断激发创新力量新动能新优势,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建强生物学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培育草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民族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冲击国家一流学科,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 制,建强基础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加强学科群建设。重点支持生态环境、草原畜牧、能源、新材料、北疆文化等学科群建设,构建学科交叉 融合创新机制。
二是以服务两件大事为主攻方向,提升高校有组织创新能力。实施高校“五大任务”研究专项。从“五大任务”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打破学科、院系、校际壁垒,组建跨学科、跨领域创新团队,开展关键心技术联合攻关,持续推进六个工程,助力六个行动。筹建教育部内蒙古高等研究院。围绕乳业、稀土、能源等领域组建高等研究院,促进高校、优势特色学与重点行业和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协同推进人才培养、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立足自治区高校应用基础研究优势特色学科,整合资源建设4个自治区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强化重点平台建设能力。支持高校参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资源库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校地企联合创新中心,建成体系化高校创新平台载体。加强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引育力度。聚焦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建立高校+企业、医科高校+医院“组团式”“众筹式”人才引进模式,靶向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面向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和40周岁以下领军人才团队,实施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项目,探索建立长周期、稳定性科研评价机制。开展国际科技联合攻关。推动自治 区高校积极参与国际产学研用合作。
三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高校科技成果大起底行动。盘点高校存量专利,筛选高质量专利技术成果通过“蒙科聚”创新驱 动平台进行发布,组织高校专利技术进行开放许可,有效衔接高校科技资源供给端和企业技术需求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优化重组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健全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园区功能布局和服务体系,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具有内蒙古产业特色、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先行区。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 伴行动。搭建校企联合研发、中试熟化、概念验证载体,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有组织推动自治区每所高校服务支撑2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记者提问: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的保障支持,请问,自治区人社厅在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方面,人才工作有哪些创新举措。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林回答:
感谢媒体朋友对自治区人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出台了《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法规。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人社部门主要承担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和评价激励等重点任务,现将贯彻落实创新举措作一介绍。
第一,关于科技人才引进。2024年,我们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进行修订,出台了《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和激励机制,提出了高层次人才认定参考标准。自治区本级全年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688人,较上年度增加219人,创历史新高。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吸引集聚科技人才,根据高层次人才所属领域、类别及项目实施情况,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同时,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走出去开展专项引才活动,努力提高引才工作成效。
第二,关于科技人才培育。一是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加强博士后人才培养,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后发放30万元建站补贴。制定印发加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服务政策,持续实施“青年拔尖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推动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做好企业科研人才培养。开展重点产业链企业引育高层次科研人才奖励支持工作,对优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实施高层次人才特岗补贴。会同科技、财政部门制定完善特殊岗位政府补贴制度,为在职院士、博导、正高职称、博士后、博士提供特殊岗位政府补贴。
第三,关于科技人才评价激励。一是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完善以科技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标准,持续做好业务指导和全过程监管。二是健全高层次人才选拔表彰机制。开展杰出人才奖、全区技能大奖表彰项目,坚持实践标准、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重点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战略科学家、一流学科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领军人才。三是实施民营企业人才职称倾斜政策。民营企业人才达到规定的学历和工作年限,具备相应业绩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请问财政部门如何落实《意见》,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自治区科技“突围”提供财力保障?
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凌回答:
近年来,自治区财政厅坚决贯彻落实党委和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十四五”以来,全区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到239.71亿元,年均增长34.8%。同时,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改革放权政策文件,建立了“1+N”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放权制度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为贯彻落实好《意见》,自治区财政厅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分配机制,加强科技资金统筹使用,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推动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方面。我们要落实政府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自治区本级安排科技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同时加强对盟市财政科技投入的考核,督促盟市安排科技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并通过加强科研经费专户运行管理,探索科技惠企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拨付效率。也要发挥财政政策激励引导作用,完善分类奖补政策,对企业创新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创新,整合现有科技基金,进一步壮大重点产业基金,发挥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引导作用,补齐科技投资短板。
在优化财政科技资金分配机制方面。我们一是要支持自治区科技办建立跨部门财政科技资金统筹使用机制,集中财力保障科技“突围”工程项目实施,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二是要增加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加自然科学基金规模,设立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安排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和重点实验室研究经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是支持“蒙科聚”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政府采购首购订购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四是支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整合人才工作专项资金,落实“英才兴蒙”各项政策,顶格做好人才服务保障。
在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方面。我们一方面要按照改革、放权、简化、减负、激活的思路,加强科技项目库建设,全面改进立项方式,扩大“包干制”适用范围,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赋予科研人员最大自主权,放宽科研人员收入限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完善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建立适合科研项目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安排和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目前,自治区财政厅已与科技厅共同研究、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的实施细则》,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结合财政部门职责,再进一步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为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内蒙古日报记者提问:当前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助力科技“突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请问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助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东回答: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大家都知道,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催化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现代产业 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重点是抓好“三个行动”:
一、专利转化运用行动
紧扣《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2025年共建知识产权强区工作要点》要求,及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助力科技突围工程的若干措施》,打通“沉睡”专利转化运用关键堵点,在全国率先完成高校、科研机构10024件存量专利盘点工作,4807件专利进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组织 4929家企业线上对接11.6万次,首批盘点入库的高校存量专利转化率达到3.1%,科研机构存量专利转化率达到6.9%。
二、知识产权强链助企行动
市场监管联合科技、工信、教育等9部门出台《推进重点产 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实施方案》,一是强化专利运营平台建设, 新建氢能、生物医药等10家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乳业、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大数据平台。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协调设立北京审查协作中心内蒙古服务站,建成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3家,国家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3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6家,在现代煤化工、特种合金等重点领域实施10个专利导航项目。三是强化专利许可服务,全面启动专利开放许可全流程业务,设立专利代办工作站3家。累计受理专利快速预审5280件,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由普通渠道2年左右缩短至55天。
三、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
高价值专利是转化运用的核心,也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 一是建立了高价值专利培育“揭榜挂帅”机制,新增5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申请国际专利10项、高价值专利79项,全区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拥有量达到2.05件,提前实现自治区“十四 五”规划预期目标。二是完善了高价值专利产业化促进机制,推 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端口前移至“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将自治区16条产业链融入国家“百链千企”专利产业化推 进工程。三是打通了“知产变资产”转化路径,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35亿元。
下一步 ,在统筹布局重大科技攻坚任务、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上,以科技“突围”为引领,以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2025年共建知识产权强区工作要点》任务落地为牵引,切实抓好高价值专利培育,完善创新成果激励机制,推进专利技术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