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人民防空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保局
  • 信访局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自治区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闻发布会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发布日期:2022-07-11 10:41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7月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闻发布会。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潍作主题发布,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处长宝伟君、社会发展科技处负责人齐鸣、战略规划处主任科员韩志奎答记者问。

《自治区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闻发布会主发布词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潍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首先我代表自治区科技厅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内蒙古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支持与帮助。

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种业振兴是党和国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体现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核心,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基地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自觉承担起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种业振兴的政治责任与使命,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种业振兴专题会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等多次会议,重点部署、持续推进种业振兴与双碳工作,强调要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创优势、发展优势。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今年自治区科技厅采取“揭榜挂帅”这种新型科研组织管理方式先后启动了种业和双碳两大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旨在强化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建立健全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合的现代种业和双碳科技创新体系。

下面我就两大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通报。

一、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情况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是农牧业大区,做好农牧业、畜牧业、草业的种业科技创新,对保证国家种业安全,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区种业创新仍存在自主品种占比不高、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研究选育与生产脱节等突出短板。关键核心育种技术受制于人,重点产业核心种源长期依赖进口,地方濒危、珍稀种质资源消失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拥有“牧草之王”称号的紫花苜蓿为例,目前85%以上的草种依赖进口,苜蓿产业国际依存度高一直是制约我国畜牧业,特别是乳业发展的短板。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种业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种业振兴的战略支撑,作出了实施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内蒙古从种业大区向种业强区跨越。自治区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将种业科技创新摆在“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突出位置,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围绕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马铃薯以及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重点领域强化“5+N”种业创新战略布局,聚焦主导品种、特色品种及产业关键问题,启动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行动。

今年以来,我们在广泛征集全区种业创新需求的基础上,在“5+N”领域形成了首批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重点方向,并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组织专家反复凝练提升出12项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技术榜单,于3月31日在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面向全国进行公告。同时,我们还起草制定了《种业振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组织方式、推进目标、落实举措与重点任务,形成了工作流程与路线图。

近1个多月的揭榜过程中,我们重点强化政策宣传解读与对接、指导等服务工作,共收到来自19家创新联合体的21个揭榜方案,根据专家论证,在12个榜单方向最终确定14个项目,当年财政资金安排7300万元,目前项目资金任务正在陆续下达。

值得一提的是,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比如,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委、政府对成功揭榜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2家企业分别给予了100万元与5套住房的奖励。

二、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情况

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变量,内蒙古作为能源大区、资源大区,既有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紧迫现实需求,也具备先进双碳技术成果应用的广阔场景。自治区科技厅认真落实国家“双碳”工作规划与自治区党委、政府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部署,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原则,科学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传统优势产业节能降碳3大方向,启动实施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

我们本着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在广泛征集、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我区“双碳”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难点、堵点的基础上,凝练形成了首批12项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技术榜单,于5月31日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截至6月20日揭榜截止日,共收到25家创新联合体提交的揭榜方案,经组织国内相关技术领域高层次专家评审论证,在11个榜单方向最终确定12个项目,支持经费1.49亿元。目前,项目已公示结束,即将下达任务和资金。

三、以“揭榜挂帅”机制推进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特点与亮点

实行“揭榜挂帅”是党中央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形势,实施的一项以科技悬赏整合优化创新资源,破解关键技术难题的科技管理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揭榜挂帅”新型项目组织机制。去年,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围绕“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从企业提出的上百项各领域共性环节和关键技术中遴选出首批15个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全国悬赏2.7亿元举火求贤,最终促成了区内外49家科研单位与我区12家榜单企业签约合作攻关,撬动研发投入1.9亿元。这次成功尝试不仅坚定了我们继续推进重大项目“揭榜挂帅”的信心,也带动了一些盟市、企业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的开展。

区别于去年启动的首批自治区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2022年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呈现出以下特点与亮点。

一是出榜机制有别。区别于过去“企业出题、政府张榜”模式,种业、双碳“揭榜挂帅”项目均实行“政府出题”与“企业、政府、专家联合出题”相结合的出榜机制,这是我们从种业、双碳的战略性地位出发决定的。我们通过建立“揭榜挂帅”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和 “揭榜挂帅”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调动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力量,共同分析种业和双碳领域的产业发展难点和堵点,提出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凝练出瓶颈问题、专项目标和揭榜条件,最终形成“揭榜挂帅”榜单向社会发布。

二是揭榜主体有别。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首次明确要求自治区内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共同揭榜攻关。一方面是由于种业、双碳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总体攻关难度高、研发投入大,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甚至区内科研力量难以解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自治区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力度,推动构建企业主导融通创新生态的工作方向与思路。据不完全统计,受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牵引,我区目前已组建备案创新联合体52家,累计吸纳区内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384家,这些创新联合体内已建成相关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208个,自治区创新平台306个,研发团队总人数达到2103人,双碳项目成功吸引到中科院李灿院士在内的24位首席科学家参与揭榜,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资源集聚效应。

三是研发投入带动效应明显。“揭榜挂帅”项目资金由揭榜方企业自筹和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共同保障,企业自筹资金与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1,优先支持有地方资金配套政策的揭榜方,这是自治区推进研发投入攻坚行动,构建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研发投入体系的生动实践。据测算,首批启动的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预计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6.2亿元以上,首批启动的双碳领域“揭榜挂帅”项目预计将带动企业投入超过6.7亿元。

四是首次导入“赛马”机制。在今年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过程中,种业领域的“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种培育”和“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2个榜单方向,以及双碳领域“适应高海拔低温型陆上大型国产化风电机组研制”1个榜单方向出现了同一榜单两个较强实力的创新联合体揭榜,两个揭榜方案各有特色,专家建议都予以支持的情况。因应这一现象,我们首次在项目组织管理过程中导入“赛马制”,即:给予两个创新联合体两种揭榜方案同时立项,平行资助、并行攻关,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采取阶段性考核、竞争性淘汰机制,让真正干得好的主体脱颖而出。这也是继“揭榜挂帅”制后,我们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改革的又一有益探索,对于我们充分挖掘优势创新主体,深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积极发挥“揭榜挂帅”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与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组织实施好种业和双碳“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建立科学、多维的评价激励体系,为揭榜企业、科研团队落实好各类科技政策,在重点领域形成“揭榜挂帅”常态化工作机制。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自治区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围绕两大创新工程组织的“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有什么特点?

韩志奎:“揭榜挂帅”是“十四五”科技计划项目改革的重中之重。去年,我们就已经实行了“揭榜挂帅”模式,启动了一批项目,当时是尝试、探索,通过探索,总结了在内蒙古组织揭榜挂帅项目的经验,为在两大创新工程中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这次揭榜挂帅项目有这样三个特点。

一是突出战略导向。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紧迫需求,是实施揭榜挂帅的出发点,这批项目更加突出战略导向,就是支撑种业创新,实现“双碳”目标。为此,我厅组织各方面力量,针对关键技术难题,设计研发任务,简单讲,就是由政府出题,引导攻关方向。

二是突出联合攻关。两大创新工程是当前科技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任务需要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客观来讲,我区大部分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受人才、技术等的制约比较明显,因此,我们提出由企业牵头,联合科研单位,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揭榜挂帅项目。一方面,为了保障攻关任务的有效落实,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对于我们充分利用区外科技资源,补充创新能力不足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突出管理创新。“揭榜挂帅”重点体现的是“谁能干谁来干”,强调不设门槛,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学历和职称等限制。实行信用承诺制,揭榜项目以自我管理为主,对资金使用不设限制,加强关键节点的“里程碑”式考核,强调发榜用户的最终评价作用,以成败论英雄。对于技术路线难以确定的攻关任务,还将实行“赛马”制,支持多支研发团队平行攻关。

总之,揭榜挂帅是一种解决重大科技任务的管理机制,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我们也将继续完善,不断提高这项管理模式的效能,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重点是什么?自治区将如何推进“双碳”科技创新工作?

宝伟君: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重点围绕以风电、光伏、氢能、大规模储能、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电网为主的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以现代煤化工为主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以电力、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节能降碳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节能减碳等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示范,为自治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解决“双碳”领域重大技术问题,力争到2025年,取得一批创新技术突破,转化一批创新成果,形成一批优势产业。

2022年,以“揭榜挂帅”的组织方式布局了风电装备、光伏设备、氢能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和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氢冶金技术等12个“揭榜挂帅”项目,投入专项资金1.49亿元。

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总体部署,围绕“双碳”科技创新,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开展了以下“双碳”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图,统筹布局“双碳”领域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和方向。

二是加强“双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9年以来,围绕新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氢能、大规模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面,共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119项,支持专项资金4.35亿元,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三是启动实施“双碳”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依据《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启动实施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在已布局的2022年第一批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国家科技部、国家大院大所和实验室对接,通过科技部开展的科技计划成果路演活动等平台,促进国家“双碳”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自治区的转化落地,助力自治区“双碳”目标的实现。

新华社记者: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对草种业有哪些部署?

齐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种业不仅是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然而,从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育种技术落后、创新链条脱节等问题。本次示范工程在草种业领域也进行了系统的部署,发布了苜蓿、乡土草、羊草和冰草等3项榜单,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重点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通过“揭榜挂帅”这一机制,3个草种业“榜单”共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19家区内外单位,230余人联合攻关,其中区外单位占比50%以上,充分地利用全国优势科技资源支撑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为保障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注重协同发展。持续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向草种业集聚,支持领军企业联合区内外优势科研单位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共性技术平台,促进科技成果更快走出实验室,支撑草种业上下游协同发展,逐步构建覆盖种质创新、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的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注重稳定支持。考虑到育种是一种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科研活动,示范工程将实行5年的长线支持,分阶段、分年度拨款,同时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给予科研团队充分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激励科研人员潜心钻研。

三是注重阶段考核。揭榜挂帅的项目管理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推行信用承诺制,并明确关键节点的考核目标,以成败论英雄;特别是对采取“赛马”制给予并行支持的项目,将实行动态管理,对预计不能完成任务的“劣马”及时终止,有效提升示范工程的创新效能和资金配置效率。


附件:

下一篇: 自治区首批“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   暨新闻通气会

中国政府网
国家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19004535号 呼和浩特市网监备:150105020008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自治区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2-07-11 10:1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7月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闻发布会。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潍作主题发布,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处长宝伟君、社会发展科技处负责人齐鸣、战略规划处主任科员韩志奎答记者问。

《自治区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闻发布会主发布词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潍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首先我代表自治区科技厅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内蒙古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支持与帮助。

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种业振兴是党和国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体现了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核心,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基地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自觉承担起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种业振兴的政治责任与使命,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种业振兴专题会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等多次会议,重点部署、持续推进种业振兴与双碳工作,强调要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创优势、发展优势。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今年自治区科技厅采取“揭榜挂帅”这种新型科研组织管理方式先后启动了种业和双碳两大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旨在强化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引导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建立健全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合的现代种业和双碳科技创新体系。

下面我就两大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通报。

一、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情况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是农牧业大区,做好农牧业、畜牧业、草业的种业科技创新,对保证国家种业安全,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区种业创新仍存在自主品种占比不高、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研究选育与生产脱节等突出短板。关键核心育种技术受制于人,重点产业核心种源长期依赖进口,地方濒危、珍稀种质资源消失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拥有“牧草之王”称号的紫花苜蓿为例,目前85%以上的草种依赖进口,苜蓿产业国际依存度高一直是制约我国畜牧业,特别是乳业发展的短板。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种业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种业振兴的战略支撑,作出了实施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内蒙古从种业大区向种业强区跨越。自治区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将种业科技创新摆在“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突出位置,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围绕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马铃薯以及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重点领域强化“5+N”种业创新战略布局,聚焦主导品种、特色品种及产业关键问题,启动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行动。

今年以来,我们在广泛征集全区种业创新需求的基础上,在“5+N”领域形成了首批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重点方向,并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组织专家反复凝练提升出12项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技术榜单,于3月31日在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面向全国进行公告。同时,我们还起草制定了《种业振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组织方式、推进目标、落实举措与重点任务,形成了工作流程与路线图。

近1个多月的揭榜过程中,我们重点强化政策宣传解读与对接、指导等服务工作,共收到来自19家创新联合体的21个揭榜方案,根据专家论证,在12个榜单方向最终确定14个项目,当年财政资金安排7300万元,目前项目资金任务正在陆续下达。

值得一提的是,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比如,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委、政府对成功揭榜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2家企业分别给予了100万元与5套住房的奖励。

二、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情况

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变量,内蒙古作为能源大区、资源大区,既有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紧迫现实需求,也具备先进双碳技术成果应用的广阔场景。自治区科技厅认真落实国家“双碳”工作规划与自治区党委、政府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部署,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原则,科学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传统优势产业节能降碳3大方向,启动实施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

我们本着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在广泛征集、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我区“双碳”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难点、堵点的基础上,凝练形成了首批12项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技术榜单,于5月31日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截至6月20日揭榜截止日,共收到25家创新联合体提交的揭榜方案,经组织国内相关技术领域高层次专家评审论证,在11个榜单方向最终确定12个项目,支持经费1.49亿元。目前,项目已公示结束,即将下达任务和资金。

三、以“揭榜挂帅”机制推进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特点与亮点

实行“揭榜挂帅”是党中央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形势,实施的一项以科技悬赏整合优化创新资源,破解关键技术难题的科技管理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搞“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揭榜挂帅”新型项目组织机制。去年,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围绕“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从企业提出的上百项各领域共性环节和关键技术中遴选出首批15个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全国悬赏2.7亿元举火求贤,最终促成了区内外49家科研单位与我区12家榜单企业签约合作攻关,撬动研发投入1.9亿元。这次成功尝试不仅坚定了我们继续推进重大项目“揭榜挂帅”的信心,也带动了一些盟市、企业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的开展。

区别于去年启动的首批自治区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2022年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呈现出以下特点与亮点。

一是出榜机制有别。区别于过去“企业出题、政府张榜”模式,种业、双碳“揭榜挂帅”项目均实行“政府出题”与“企业、政府、专家联合出题”相结合的出榜机制,这是我们从种业、双碳的战略性地位出发决定的。我们通过建立“揭榜挂帅”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和 “揭榜挂帅”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调动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力量,共同分析种业和双碳领域的产业发展难点和堵点,提出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凝练出瓶颈问题、专项目标和揭榜条件,最终形成“揭榜挂帅”榜单向社会发布。

二是揭榜主体有别。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首次明确要求自治区内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共同揭榜攻关。一方面是由于种业、双碳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总体攻关难度高、研发投入大,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甚至区内科研力量难以解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自治区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力度,推动构建企业主导融通创新生态的工作方向与思路。据不完全统计,受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牵引,我区目前已组建备案创新联合体52家,累计吸纳区内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384家,这些创新联合体内已建成相关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208个,自治区创新平台306个,研发团队总人数达到2103人,双碳项目成功吸引到中科院李灿院士在内的24位首席科学家参与揭榜,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资源集聚效应。

三是研发投入带动效应明显。“揭榜挂帅”项目资金由揭榜方企业自筹和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共同保障,企业自筹资金与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1,优先支持有地方资金配套政策的揭榜方,这是自治区推进研发投入攻坚行动,构建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研发投入体系的生动实践。据测算,首批启动的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预计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6.2亿元以上,首批启动的双碳领域“揭榜挂帅”项目预计将带动企业投入超过6.7亿元。

四是首次导入“赛马”机制。在今年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过程中,种业领域的“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种培育”和“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2个榜单方向,以及双碳领域“适应高海拔低温型陆上大型国产化风电机组研制”1个榜单方向出现了同一榜单两个较强实力的创新联合体揭榜,两个揭榜方案各有特色,专家建议都予以支持的情况。因应这一现象,我们首次在项目组织管理过程中导入“赛马制”,即:给予两个创新联合体两种揭榜方案同时立项,平行资助、并行攻关,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采取阶段性考核、竞争性淘汰机制,让真正干得好的主体脱颖而出。这也是继“揭榜挂帅”制后,我们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改革的又一有益探索,对于我们充分挖掘优势创新主体,深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积极发挥“揭榜挂帅”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与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组织实施好种业和双碳“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建立科学、多维的评价激励体系,为揭榜企业、科研团队落实好各类科技政策,在重点领域形成“揭榜挂帅”常态化工作机制。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自治区种业、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围绕两大创新工程组织的“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有什么特点?

韩志奎:“揭榜挂帅”是“十四五”科技计划项目改革的重中之重。去年,我们就已经实行了“揭榜挂帅”模式,启动了一批项目,当时是尝试、探索,通过探索,总结了在内蒙古组织揭榜挂帅项目的经验,为在两大创新工程中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这次揭榜挂帅项目有这样三个特点。

一是突出战略导向。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紧迫需求,是实施揭榜挂帅的出发点,这批项目更加突出战略导向,就是支撑种业创新,实现“双碳”目标。为此,我厅组织各方面力量,针对关键技术难题,设计研发任务,简单讲,就是由政府出题,引导攻关方向。

二是突出联合攻关。两大创新工程是当前科技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任务需要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客观来讲,我区大部分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受人才、技术等的制约比较明显,因此,我们提出由企业牵头,联合科研单位,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揭榜挂帅项目。一方面,为了保障攻关任务的有效落实,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对于我们充分利用区外科技资源,补充创新能力不足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突出管理创新。“揭榜挂帅”重点体现的是“谁能干谁来干”,强调不设门槛,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学历和职称等限制。实行信用承诺制,揭榜项目以自我管理为主,对资金使用不设限制,加强关键节点的“里程碑”式考核,强调发榜用户的最终评价作用,以成败论英雄。对于技术路线难以确定的攻关任务,还将实行“赛马”制,支持多支研发团队平行攻关。

总之,揭榜挂帅是一种解决重大科技任务的管理机制,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我们也将继续完善,不断提高这项管理模式的效能,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重点是什么?自治区将如何推进“双碳”科技创新工作?

宝伟君: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重点围绕以风电、光伏、氢能、大规模储能、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电网为主的新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以现代煤化工为主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以电力、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节能降碳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节能减碳等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示范,为自治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解决“双碳”领域重大技术问题,力争到2025年,取得一批创新技术突破,转化一批创新成果,形成一批优势产业。

2022年,以“揭榜挂帅”的组织方式布局了风电装备、光伏设备、氢能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和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氢冶金技术等12个“揭榜挂帅”项目,投入专项资金1.49亿元。

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总体部署,围绕“双碳”科技创新,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开展了以下“双碳”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图,统筹布局“双碳”领域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和方向。

二是加强“双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9年以来,围绕新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氢能、大规模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面,共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119项,支持专项资金4.35亿元,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三是启动实施“双碳”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依据《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启动实施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在已布局的2022年第一批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国家科技部、国家大院大所和实验室对接,通过科技部开展的科技计划成果路演活动等平台,促进国家“双碳”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自治区的转化落地,助力自治区“双碳”目标的实现。

新华社记者: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对草种业有哪些部署?

齐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种业不仅是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然而,从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育种技术落后、创新链条脱节等问题。本次示范工程在草种业领域也进行了系统的部署,发布了苜蓿、乡土草、羊草和冰草等3项榜单,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重点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通过“揭榜挂帅”这一机制,3个草种业“榜单”共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19家区内外单位,230余人联合攻关,其中区外单位占比50%以上,充分地利用全国优势科技资源支撑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为保障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注重协同发展。持续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向草种业集聚,支持领军企业联合区内外优势科研单位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共性技术平台,促进科技成果更快走出实验室,支撑草种业上下游协同发展,逐步构建覆盖种质创新、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的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注重稳定支持。考虑到育种是一种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科研活动,示范工程将实行5年的长线支持,分阶段、分年度拨款,同时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给予科研团队充分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激励科研人员潜心钻研。

三是注重阶段考核。揭榜挂帅的项目管理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推行信用承诺制,并明确关键节点的考核目标,以成败论英雄;特别是对采取“赛马”制给予并行支持的项目,将实行动态管理,对预计不能完成任务的“劣马”及时终止,有效提升示范工程的创新效能和资金配置效率。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呼和浩特市网监备:150105020008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