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修复“采-复-农-园”协同发展模式 打造能源行业生态标杆
发布时间:2024-09-04 22:1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 鄂尔多斯市科技局 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
在蒙、晋、陕三省区交界地带,坐落着一家大型矿区——准能矿区。30多年前,这里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度不足25%,而今的准能矿区,青山崟崟、黍谷殷实、蔬果丰硕。历经近半世纪的煤海沉浮,准能集团成功探索出“采矿愚公移山、复垦绿水青山、转型金山银山”发展模式,破解了大型露天煤矿开发与保护协同推进的重大技术难题,为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成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典型范例。
矿山生态修复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始地貌改造成郁郁葱葱的林地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开发大型露天煤矿,推进煤田开发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准能矿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共赢之路。矿区从建立之初就坚持将生态建设与生产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创新形成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技术体系,即水土流失控制、生态重构、复垦绿化标准化作业流程三大技术体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低成本、易推广的实用技术。
露天开采矿区首先要解决采矿和复垦的基本问题。为降低开采作业对原始土体结构的影响,准能矿区在排弃剥离物时,就根据植被恢复要求合理规范排土,形成“表土堆放—岩石剥离排弃—下层黄土覆盖—表土覆盖—土地平整—土地生态复垦”的科学作业流程,保证排土场的地质结构稳定,覆土厚度2m以上,为后续的生态重建创造良好的地质条件。
改善了地貌,还要解决水的问题才能形成滋养一方的良田。矿区根据地形地貌及水文网络,构建宏观防御体系,在矿区周边上游布设拦洪坝,在下游布设拦渣坝,整个矿区共建拦洪拦渣坝46座,切实发挥了保持水土功能。对单体排土场,创新“以蓄代排”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蚀,采用分散径流水蚀控制和人工防、排水系统构建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在数十年的摸索中,准能矿区形成了涵盖组织、技术及现场作业管理为一体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并初步探索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生态治理模式,即以科研先行,筛选出对不良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固氮能力、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易成活的植被品种,并建立适应性植物物种库。
在复垦初期,以胡颓子科和豆科植物为先锋牧草,固氮固土、熟化土地、迅速提升土壤肥力。在复垦中期,采用少耕、免耕技术,结合残茬、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在小面积复垦地上增施有机肥和磷、钾化肥,或就地取材施用粉煤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以肥调水,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复垦后期,土壤肥力提升后,通过乔、灌、草混交配置,宜农宜林区发展农、牧、林果经济等生态产业。在植物配置模式上,兼顾草、灌、乔混交和短、中、长期结合,布局经济、生态不同类别植物,形成多种生物群落,提升矿区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稳定性,将矿区 120 平方公里的“鸡爪子山”打造为 18 万亩平原良田。
矿山生态修复“采—复—农—园”绿色协同发展模式
多年来,准能集团复垦绿化总投入28.81亿元,完成绿化面积9.85万亩,累计种植各类乔灌木7631万株,地被3.67万亩,水土流失控制程度达90%以上,矿区复垦率达到100%,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至80%以上。种植牧草1万多亩,开发饲料及小杂粮种植基地3000多亩,建成葡萄、苹果、桃、杏、文冠果等100多个品种的3.9万亩林果种植基地,种植花卉1000多亩,采摘日光温室42栋。存栏和牛种牛、安格斯优质肉牛2000多头,已成为当地种牛引入繁育基地,直接带动上万人就业。
如今,矿区共建成叠翠林区、紫东农区、抱朴田区、望舒果区、梦青牧区等8个生态功能区,“生态+农业、牧业、林果、文旅、研学”等多元产业模式向荣发展,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绿色动能转换效果凸显,矿区金山银山越做越大。准能集团先后荣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全国能源、煤炭行业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示范效应突出。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四十余载栉风沐雨、逐绿而行,从十山九秃,风沙漫漫的黄土高原,到树木葱茏,鸟声啾啾的万亩良田,准能集团以采矿愚公移山、打造绿水青山、缔造金山银山的意志,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景永驻,在地下乌金温暖世人的同时,留下泽被万代的绿色财富。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持续推动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在荒漠化防治、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打造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典范,对推动荒漠化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