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88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3-09-27 18:2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自治区农牧厅: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王刚代表提出的第188号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科技部等七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围绕自治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的科技需求,不断提升农牧业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推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制定政策措施
2020年11月19日,科技厅联合自治区农牧厅、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银保监局、供销合作社联社等厅局印发《关于加强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内科发农字〔2020〕11号),推进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构建农技推广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形成开放竞争、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自治区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牧业科技服务效能,强化服务网络体系连接,引领和支撑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
(二)强化园区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2020年,兴安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科技厅认定建设第八批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3家。2022年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目前,全区已建成农业科技园区47家,其中国家农高区1家,国家级园区8家,自治区级园区38家。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拥有院士工作站1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研发机构78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万人次,园区带动农户16万人。
(三)提升基层科技服务水平
加强基层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促进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科技服务,备案了2批共74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21年,制定出台了《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立足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服务产业发展,帮助基层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2022年,支持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家,支持经费300万元。目前全区科技特派员达4000多人,累计推广新技术1000余项。二是规范星创天地建设管理。2021年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星创天地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星创天地管理服务。目前已备案了四批自治区级星创天地共193家,其中48家通过科技部备案成为国家级星创天地。2022年,支持优秀星创天地12家,支持经费240万元。据统计,全区星创天地成功孵化企业400多家,培育科技型企业60多家,新增注册企业数量210家,商标注册数量520个,创业服务团队人数达到2700多人。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强化基层科技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园区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规范星创天地管理服务,激发基层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活力。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23日
签发人:孙俊青
承办人:魏 宝
电 话:0471-632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