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9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3-09-27 18:5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自治区能源局: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杨昊代表提出的第119号“关于支持自治区绿色晶体硅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要求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落实“五大任务”,支撑国家重要能源和资源基地建设为目标,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紧扣绿色晶硅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绿色晶硅产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科技支撑绿色晶硅产业工作情况
在专项支持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方面,围绕解决绿色晶硅产业链条重点环节重大技术难题,加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布局,加快提升技术供给能力。2021年探索实施首批“揭榜挂帅”科技重大专项,在光伏装备领域支持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实施“无磁场大直径(≥12")半导体单晶硅研发”技术攻关项目,项目总投入3000万元,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900万元。2022年,实施“双碳”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以“揭榜挂帅”和“创新联合体”技术攻关协同机制,集中集聚全国优势创新资源,解决风电光伏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在晶硅领域支持鄂尔多斯市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高效晶硅太阳电池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专项资金支持150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3500万元。2023年,实施“新能源装备”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发布了“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产品全序提效降本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技术榜单,正在组织区内企业联合行业优势创新团队组建创新联合体进行申报。
创新平台支撑方面,围绕风光高效利用、风光储能源综合利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等重大基础研究,培育建设8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围绕能源领域技术应用转化,建设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5家为培养学科交叉的科研技术人才团队、提升能源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基础条件。全力打造并获批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积极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新能源创新发展为标志的区域内创新生态,形成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模式。
在创新型企业培育方面,深入推动创新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连续5年,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研经费奖补资金3.9亿元,目前,全区培育新能源与节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在绿色晶硅领域首批次认定培育“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等2家科技领军企业,按照政策给予每家企业300万元的科研经费奖励支持,正在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为企业提供精准创新服务,目前,全区备案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3家,入站企业科技特派员1801人,服务科技企业5541家。创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提升和支撑了自治区能源领域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
科技厅将进一步围绕提升绿色晶硅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协同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双提升、双倍增”行动,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30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企减免税等政策的宣传和落地见效工作,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支持晶硅领域企业实施自治区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项目,支持企业联合领域内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加快破解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瓶颈。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能源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支撑绿色晶硅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国内大院大所的合作,扎实推进能源科学内蒙古实验室建设,以高质量推进重大平台建设为抓手,吸引一流科研人才,集聚优质创新资源,解决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机制,引导晶硅产业领域企业建立产学研体系、完善内部科研组织、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管理机制。
三是加强对外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科技兴蒙”“4+8+N”主体合作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国内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创新资源,在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引进相关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到内蒙古转化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26日
签发人:孙俊青
联系人:李艳丽
电 话:0471-632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