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87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3-09-27 18:3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自治区农牧厅: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邬君明代表提出的第087号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启动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和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专项行动,全面加强自治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启动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
2022年,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启动种业振兴重大示范工程,布局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马铃薯5个优势产业和N个其他产业(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立项14个项目,年度财政拨款7300万元。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实施,带动44家企业、28家科研院所、16家高校组建19个创新联合体进行揭榜攻关。2022年引进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200份,鉴定2500余份,种植各类家系、杂交组合等10000余个,审定登记牧草、农作物新品种7个,育成肉羊新品种1个。
(二)实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专项行动
1.加快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2022年1月15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获得批复以来,科技厅指导乳创中心按照《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成立了运营公司,组建了理事会和技术咨询委员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技术咨询委员会咨询的运营模式。科技厅指导乳创中心编制完成的《2022年度科技支撑方案》,设立44个科研项目,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围绕奶牛繁育与养殖、营养与健康、乳品工艺技术与装备、乳品安全与品质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已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乳创中心已吸纳55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27家企业、28家高校和科研院所。
2.推进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由蒙草集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兰州大学等20多家单位共同建设,2022年4月建设方案已上报科技部。经论证拟先行支持蒙草集团牵头组建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已于9月获得批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发掘羊草、冰草等乡土草和苜蓿优质品种,开展新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审定。蒙草集团正在积极争取科技部支持建设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3.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2022年5月,自治区科技厅、呼和浩特市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共建“中国农科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协议。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专家咨询和论证,完成了北方中心运营公司注册。9月自治区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北方中心建设,2000万专项经费已拨付到位。
4.推进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2022年4月19日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我厅成立了农高区推进工作专班,指导巴彦淖尔市制定出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关于支持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2022年下达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高区创新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农高区共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科研工作站19家、科技小院5家,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载体50家,取得了巴麦13号、18号小麦新品种、华蒙多羔肉羊新品系、牛羊胃电胶囊新设备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加强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举措。科技厅对通辽市给予大力支持,2020年“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首批启动建设自治区5个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其中肉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玉米技术创中心均由通辽市牵头建设。肉牛中心建成国家级“两场一站”,分别是2个国家级育种核心场,高林屯种畜繁育中心和内蒙古科尔沁肉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种公牛站—通辽京缘种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玉米中心建设高标准玉米科研园区1200亩,初步建成了可容纳3万份材料的玉米种质资源库。通辽市应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强两个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在自治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科技厅将加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科技支撑作用,建议通辽市梳理产业优势,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与自治区科研攻关方向融合。一是种业振兴行动。启动实施2023年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在总结2022年工作成效和考核评估基础上,滚动支持14个种业“揭榜挂帅”项目,并增加自治区特色作物种业领域和草产业领域“揭榜挂帅”榜单。二是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专项行动。加快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质升级。建议通辽市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协同创新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组织实施2023年度科技支撑东北振兴、科技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50项以上,在种业创新、先进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开展重点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组织全区选派科技特派员4000人左右、“三区”科技人才800人左右,下沉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指导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4月24日
签发人:孙俊青
承办人:张福顺
电 话:0471-632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