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以“营商”促“赢商” 激发民营经济“有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5-04-09 11:34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民营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紧紧扭住民营经济这个‘牛鼻子’,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务优化等多维度发力,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含金量’,让全县民营经济彰显出蓬勃朝气。”在2025年重点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化德县委书记薛峰青在听取了民营企业负责人介绍的发展形势等后明确表示,并现场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这次重点民营企业座谈会只是化德县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化德县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责任部门落实、政务服务数据局综合协调、投诉举报中心监督”五位一体联动推进格局,建立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问题反馈机制、跟踪服务机制、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政企沟通机制,印发《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化德县助企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8项,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2次、企业家座谈会1次和政企、银企对接会3次,开展“精准服务见真招 纾困解难促发展”助企行动4次、营商环境调研督导3次,走访企业5695家……这些鲜活的数字充分印证化德县高位推动抓部署、亲清交往抓发展、监督护航抓落实的实践。
“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我们将坚持定期召开政企座谈会,尤其是由县主要领导主持的企业家座谈会、联谊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政企关系。同时,聚焦企业所需、所盼,积极组织县域企业赴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化德县工商联主席王丽红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强化要素保障,化德县率先组建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优化“告知承诺”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全覆盖。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套餐,18项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办理。积极推进县级“互联网+监管平台”监管事项认领,完成监管平台数据采集工作。建立健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承办转办工作机制,办理群众和企业诉求4057件,回访满意度达100%。诚信建设投诉窗口实现全覆盖,清偿拖欠企业账款125.78万元。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摸查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线上融资需求174笔,成功放款129笔,累计授信金额6948.8万元;线下有融资需求企业697家,获得贷款企业406家,年信贷投放量达58亿元,让金融“活水”精准流向企业。
薛峰青表示,今年,化德县将始终秉持着为企业服务、助力企业成长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补足要素短板,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施好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和助企行动,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搭建银企信息互动沟通交流平台,促进银企合作,为企业融资积极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截至目前,化德县已累计培育雄伟光大等高新技术企业8家、华宸等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日升智博等4家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华宸科技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选为诚信经营标杆企业,全区领先的肥料检测实验中心建成达效。
“今年,我们将积极协调县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优化审批,促进材料互通互享、环节应减尽减,实现服务提速,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行重大项目一对一包办、简单事项当天办;线上全天候,助力手机扫码查进度、交材料,确保企业放手干,手续难题兜底办。”化德县发改委主任郭广冰表示。
目前,化德县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承担的全流程65个事项全部实现审批用时压缩至法定期限1/4以内,现实办理中实现全流程审批用时不超过28个工作日。同时,坚持“指导到位、帮办到位、担当到位、服务到位”,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服务标准、培训标准,压缩自由裁量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标准,进驻大厅的540个事项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一次办好”“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窗口无否决权”等审批制度,全面营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环境,累计开展各类延时服务3000余次,服务10000余人次。
此外,2025年,化德县还大力实施“法治护航”行动,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司法支持,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组织县公、检、法、司以及交通、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单位定期深入企业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法宣、法制、人民调解等方面的工作6次,通过宣传环节设置、法律知识讲座、案例解析与互动等方式,指导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诊断企业法律风险,教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打好“维权”和“维稳”两张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底气,引领民营经济实现健康发展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化德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刁春海表示,“2025年,我们将全力推动13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3月底前各项手续全部办结并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资26.6亿元,并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吹响服务企业‘冲锋号’,做强产业发展‘大蛋糕’,筑牢民营经济‘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