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动态信息

赤峰:强化“六个聚焦” 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02-07 16:48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赤峰市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紧紧盯住全年目标不放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确保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优势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有序推进、落地生根,为全市实现“五个发展定位”“六个赤峰”和“双子星座”建设目标凝聚强大力量。2022年赤峰市签约项目1187个,累计实施招商项目740个,到位资金341.7亿元,同比增长41.4%。

聚焦“招什么”,明确主攻方向。制定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突出亩均投资、产值、税收等鲜明导向,及时修订完善奶业振兴、肉牛肉羊、新能源、有色金属、医药等产业扶持政策。围绕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64个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围绕建设千亿级冶金产业、千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两千亿级高新区和打造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引进延链补链项目281个。

聚焦“去哪招”,盯住重点地区。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山东半岛、成渝经济圈、关中地区等区域,紧盯各类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组建176支招商小分队常驻北京、上海等50余个重点城市,开展定向招商。2022年实施的农牧业招商项目,80%来自上述地区。

聚焦“谁来招”,压实各方责任。赤峰市县均设立专门招商机构,配备精干力量;党政主要领导轮流外出招商,四大班子全员参与招商,赋予28个市直部门招商任务,突出驻京办、驻呼办经济协作与招商职能,2022年全市开展招商873次、对接企业4000余家。推动赤峰商会、协会以商招商,聘请32名国内行业精英、领军人才担任“招商大使”,与12家外埠商会开展委托招商。

聚焦“怎么招”,创新工作方式。创建“投资赤峰·共赢未来”招商品牌,推行“春夏秋冬”集中签约、重点项目随时签约模式,形成“长流水、不断线”签约的招商格局。2022年集中签约6次,签约项目629个,总投资3565亿元。特别是围绕现代农牧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瞄准龙头,主动出击,相关签约项目占比近1/5。强化跟踪招商,深圳正威国际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锲而不舍跟踪4年,最终成功落地,将有力带动铜产业整链推进。

聚焦“如何落”,营造一流环境。2022年初制定的优化营商环境100条举措全部落实,58项许可事项“市县同权”,119项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容缺受理、极简审批、净地政策、拿地即开工等广泛推行,审批事项全程网办比例达62.6%,塑造“蒙速办·赤诚办”政务服务品牌。针对招商项目配备“项目管家”,推行“百日落地”模式。2022年7月引进的投资50亿元的宏福农业项目,从洽谈到落地用时2个多月,对于推动赤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投资15亿元的钨钼高端合金材料项目,从接洽到落地仅用41天。

聚焦“怎么看”,强化衡量标准。以项目落地论英雄,把项目落地纳入督考联动,对落地率超80%的地区和部门,年度评优比例由25%上调到30%,并在干部提拔、职级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对成效不佳的,评优比例分别下调5%和10%,排名后三位的地区和后五位的部门,由市领导约谈。2022年大张旗鼓表彰招商引资先进个人44名,奖励3名社会引资者每人100万元,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2023年,赤峰市将继续在农牧业领域保持招商优势,同步推动工业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招商取得更大突破。一是坚持差异化招商,按照自治区明确的招商重点,立足赤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不断招大引强。二是坚持精准化招商,聚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绿色冶金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优势产业,开展链式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不招什么”“慎招什么”“大招什么”,依据产业政策和发展所需开展招商,决不搞“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四是打造高水平招商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域飞地经济政策,有效整合市内各类园区资源,加强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集聚。五是继续深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六是优化招商组织,继续实行主要领导带头、四大班子参与的招商机制;大力统筹商会协会、专业团队等社会资源,组织网签大会、举办招商专场、拓展“赤子峰会”、采取委托招商等方式,拓宽渠道、丰富手段,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促进赤峰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附件:

上一篇: 呼伦贝尔:链式招商促好项目加速落地

下一篇: 铆足干劲 以“五大经济”为抓手 全面打响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

赤峰:强化“六个聚焦” 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发布时间:2023-02-07 16:10  来源:内蒙古日报

赤峰市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紧紧盯住全年目标不放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确保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优势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有序推进、落地生根,为全市实现“五个发展定位”“六个赤峰”和“双子星座”建设目标凝聚强大力量。2022年赤峰市签约项目1187个,累计实施招商项目740个,到位资金341.7亿元,同比增长41.4%。

聚焦“招什么”,明确主攻方向。制定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突出亩均投资、产值、税收等鲜明导向,及时修订完善奶业振兴、肉牛肉羊、新能源、有色金属、医药等产业扶持政策。围绕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64个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围绕建设千亿级冶金产业、千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两千亿级高新区和打造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引进延链补链项目281个。

聚焦“去哪招”,盯住重点地区。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山东半岛、成渝经济圈、关中地区等区域,紧盯各类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组建176支招商小分队常驻北京、上海等50余个重点城市,开展定向招商。2022年实施的农牧业招商项目,80%来自上述地区。

聚焦“谁来招”,压实各方责任。赤峰市县均设立专门招商机构,配备精干力量;党政主要领导轮流外出招商,四大班子全员参与招商,赋予28个市直部门招商任务,突出驻京办、驻呼办经济协作与招商职能,2022年全市开展招商873次、对接企业4000余家。推动赤峰商会、协会以商招商,聘请32名国内行业精英、领军人才担任“招商大使”,与12家外埠商会开展委托招商。

聚焦“怎么招”,创新工作方式。创建“投资赤峰·共赢未来”招商品牌,推行“春夏秋冬”集中签约、重点项目随时签约模式,形成“长流水、不断线”签约的招商格局。2022年集中签约6次,签约项目629个,总投资3565亿元。特别是围绕现代农牧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瞄准龙头,主动出击,相关签约项目占比近1/5。强化跟踪招商,深圳正威国际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锲而不舍跟踪4年,最终成功落地,将有力带动铜产业整链推进。

聚焦“如何落”,营造一流环境。2022年初制定的优化营商环境100条举措全部落实,58项许可事项“市县同权”,119项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容缺受理、极简审批、净地政策、拿地即开工等广泛推行,审批事项全程网办比例达62.6%,塑造“蒙速办·赤诚办”政务服务品牌。针对招商项目配备“项目管家”,推行“百日落地”模式。2022年7月引进的投资50亿元的宏福农业项目,从洽谈到落地用时2个多月,对于推动赤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投资15亿元的钨钼高端合金材料项目,从接洽到落地仅用41天。

聚焦“怎么看”,强化衡量标准。以项目落地论英雄,把项目落地纳入督考联动,对落地率超80%的地区和部门,年度评优比例由25%上调到30%,并在干部提拔、职级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对成效不佳的,评优比例分别下调5%和10%,排名后三位的地区和后五位的部门,由市领导约谈。2022年大张旗鼓表彰招商引资先进个人44名,奖励3名社会引资者每人100万元,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2023年,赤峰市将继续在农牧业领域保持招商优势,同步推动工业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招商取得更大突破。一是坚持差异化招商,按照自治区明确的招商重点,立足赤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不断招大引强。二是坚持精准化招商,聚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绿色冶金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优势产业,开展链式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不招什么”“慎招什么”“大招什么”,依据产业政策和发展所需开展招商,决不搞“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四是打造高水平招商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域飞地经济政策,有效整合市内各类园区资源,加强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集聚。五是继续深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六是优化招商组织,继续实行主要领导带头、四大班子参与的招商机制;大力统筹商会协会、专业团队等社会资源,组织网签大会、举办招商专场、拓展“赤子峰会”、采取委托招商等方式,拓宽渠道、丰富手段,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促进赤峰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