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优势
发布时间:2022-09-20 11:00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强化企业需求导向,打造“包你满意”营商环境的品牌;
“包你满意”就是让企业满意、让企业家满意,就是为企业办实事;
发自内心地跟着项目跑、围着企业转,用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和创建国资敢干、民资敢闯、外资敢投的发展高地的关键之举,积极解决企业落地过程中存在的用地、用水、用工、能耗等要素制约问题,实打实将政府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等政策红利直抵市场主体……包头正在通过不断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传递出亲商安商敬商的发展理念。
近日,稀土高新区开展2022年企业创建研发平台奖励资金兑现工作,对2021年升级为自治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以及2022年获评高新区级研发中心和创新联合体的企业进行奖励。内蒙古中铁轨枕制造有限公司、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地熊(包头)永磁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将获得共计225万元奖励资金。目前,资金各项审批手续正在办理中,奖励资金到账后,将用于企业开发新产品、研发新工艺等技术创新工作,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积极兑现各项惠企政策,包头也在通过“包你满意”的“包头服务”, 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在包头,我们的项目从落地到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比同行快2-6个月。”特变电工新特能源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总工程师范协诚感慨地说。
我市工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一张表单,一次受理,同步办结”的办事流程加快了项目落地开工速度。“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极大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增设企业专席,安排专人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解决,各级干部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跟进服务、精准精细服务,积极为项目招引“铺路架桥”,带给企业满满的“获得感”。
同时,我市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特别是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生产物料和产品运输,发放通行证1.4万个,确保生产和防疫“两不误”,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家在包扩大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让企业在包头安心发展、专心发展,让企业家在包头工作顺心、生活舒心,中秋节期间,石拐区邀请民营企业家齐聚包头古城过中秋,让企业家们在异乡感受到了包头热情。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要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守法诚信经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作出新贡献。”民营企业家代表、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腾表示。石拐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彤说,工商联作为企业“娘家人”,将不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全力开展“我为企业找资源”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头亲商安商敬商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作为企业我们只有加大工程建设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才能不负这份期待与努力。”内蒙古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海龙说。
全力推进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早达效,全市秉承“强化增量意识,坚持‘两新’导向,用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衡量和检验招商引资是不是抓实了,用新增规上企业衡量项目建设是不是抓成了”的理念,正在以攻坚克难、抓紧快办的行动,把更多的项目抓成企业、抓成产业。今年前8月的数据显示,全市落地项目占签约企业总数的71.8%,同比提升 33.5%。
坚持结果导向,全市上下对招商引资重要性和责任担当的清醒认知正在转化为争取更好成果的行动力——
“城市与企业荣辱与共,一个城市有没有希望就是看有没有企业聚集。”
“包头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产业这个关键,牢固树立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全力以赴抓投资、抓项目、抓企业,尽快把新增量做起来。”
围绕这一共识,我市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形成发展合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线下招商受到很大冲击的情况下,我市创新和丰富招商形式,采取线上谈、线下签,线上谈、线上签等多种形式,保证招商引资力度不降、势头不减。
在高强度、高难度、高密度的招商引资工作实践中,一批干部能力得到锻炼,视野更加开阔、技术更加纯熟,工作更加自信,产生了一批优秀招商书记、招商区长、招商局长和招商团队,全市招商引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培育和打造新增长点?我们的增长点在哪,新动能在哪,新增量在哪?这些问题还需要全市上下一起去思考和解决。目前距离年底只剩不到4个月的时间,让我们只争朝夕,强化绩效量化理念,做好今年后几个月的工作,争取更好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