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企业孵化器孕育科创“生力军”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5-02-28 22:5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自治区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管理办法》,持续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行动计划,引导“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增效,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体系化、市场化发展,助力小微企业从“幼苗”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9家,其中国家级14家、自治区级45家。这些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促进科技创业带动就业、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培养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1  异地孵化全周期服务劲更足

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京蒙高科)是自治区在北京设立的首个区外国家级异地孵化器,也是人才科创飞地建设“先行者”和综合样板。近年来,京蒙高科积极践行“引才在飞地,用才在内蒙古”“研发在飞地,转化在内蒙古”的人才飞地、科创飞地运营模式,将传统意义上柔性引才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升级为“既能所有,又能所用”,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飞地、科创飞地样本。

走进京蒙高科,“新”是最直观的感受。成果展示平台上,一股科技感扑面而来——不同企业在各自领域处于尖端地位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积极探索创业伴飞模式,为高校、科研院所早期创业项目团队配备项目经理或CEO,提供全周期‘精准滴灌’式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落地转化。”京蒙高科业务总监刘亚鹏介绍。

“简耘科技入驻京蒙高科后,在‘外部CEO’的帮助下,获得了京蒙高科平台各类资源支持,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推动入驻京蒙高科平台的投资机构坤辰资本,对公司进行了A轮千万级别投资;推动我们的马铃薯产业农服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项目落地呼和浩特市,并广泛对接各盟市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农业机构,为企业获取了优质应用场景及市场订单。”简耘科技董事长崔静波对创业伴飞模式赞不绝口。

京蒙高科团队赴简耘科技开展调研服务活动

从京蒙高科“毕业”的企业,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初创、成长、壮大的故事不断上演。

在第二届“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鄂尔多斯市嘉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恒科技)脱颖而出,荣获科创组(初创组)二等奖。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业伴飞模式的助力。

嘉恒科技是京蒙高科引入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小平博士为首的技术团队进行定向孵化并推动落地自治区的科技企业。“从技术路线、团队搭建到股权架构、项目落地,‘外部CEO’与项目团队共同解决了从创新想法到创办企业再到产业生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嘉恒科技总经理禹耀飞自豪地说,项目团队也没有辜负京蒙高科的期待。如今,公司已拥有专利4项、软著15项,获得个体化肿瘤疫苗IIT临床试验伦理批件9项,累计服务3000多名肿瘤患者,为优化内蒙古医疗资源、提升学术研究和诊疗水平作出了贡献。

一个创新企业的加速成长,便是一座创新之城的加速蝶变。截至目前,京蒙高科累计推动41个创新团队和项目在京蒙两地设立企业,其中落地呼和浩特地区15个、鄂尔多斯地区19个、包头地区3个、乌兰察布地区2个、通辽地区1个、呼伦贝尔地区1个,形成了对自治区现有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效应。

与此同时,京蒙高科建立了“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第一个区外分中心——“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北京分中心。2024年,北京分中心举办5场“蒙科聚”专题发布会,挖掘两院院士、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信息并入库531人,人才储备总数达到3210人;新增入库科技成果405项,储备总数达到82531项,并打通了与“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信息融通。

02  本地孵化各具特色结硕果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发布《关于公布备案2024年度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通知》,明确我区新备案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4家坐落于呼和浩特市,2家坐落于鄂尔多斯市,1家坐落于包头市,1家坐落于锡林郭勒盟。记者走进部分新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感受其强大的孵化能力。

走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现代化共享会议场地,富有科技感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空间让人耳目一新。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这里分享各自的奇思妙想,探索前沿科技的边界。“我们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将与各领域的创新资源深度合作,打造‘平台+资源+服务’的创新孵化生态,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该孵化基地由内蒙古升索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其负责人郭晓凡告诉记者,目前,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在孵企业总数已达到36家,其中自治区研发中心2家、呼和浩特市级研发中心3家、创新联合体2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

从少到多,“交创兴蒙”孵化器创新成果逐渐百花齐放:与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突破秸秆低碳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助力企业完成1条年生产1000吨生物炭基掺混肥生产线建设,为农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新路径;与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面向“一带一路”顶层战略规划重大契机,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基础,在呼和浩特市共同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在“交创兴蒙”孵化器内,52家入驻企业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的优质技术,实现换挡升级:3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成长为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80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高质量发展,正为呼和浩特市建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1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3家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达413家,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学生参观孵化基地

“飞出”园区,在更大的舞台翱翔,是孵化器和企业共同的愿望。

在包头市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包头市科普教育基地、包头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国稀土学会服务站、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一个个“金字招牌”格外抢眼。负责人陈相昶介绍:“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累计国内合作专家达5000余位,已形成规模化集聚化人才效应,依托完善的专家智库对包头地区进行辐射。”如今,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通过把脉问诊为53家入驻企业提供科学发展方案,将“毕业”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梳理归类,利用园区专家智库和大数据平台统筹各类科创资源,针对企业创新研发体系进行系统性诊断,提出涵盖人才引育、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技术发展方向、金融支持等多要素的规划建议,帮助“毕业”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在距离鄂尔多斯市国际机场19公里的鄂尔多斯高新区佳奇创新孵化中心内,11栋标准化钢结构生产厂房整齐排列,这些都是根据企业产业特点及生产需求,为入孵企业提供的定制化生产车间,形成“前店后厂”的建设运行模式,最大程度满足了企业产业化落地的硬件要求。内蒙古智盛达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孔玉磊高兴地说:“公司成立于2019年,在孵化中心的大力扶持下于2022年通过了自治区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并完成了2022年第1批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创业团队也扩大到14人。” 

鄂尔多斯高新区佳奇创新孵化中心远景图

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见证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强大力量和无限可能。展望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助力企业生根发芽,支撑“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评论

让科技企业孵化器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正逐步成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不可或缺的支持。在内蒙古,许多孵化器都为企业提供了共享办公空间,降低了创业成本,让初创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中。比如鄂尔多斯高新区佳奇创新孵化中心为入驻的内蒙古智盛达能源有限公司提供了办公场地和基础设备,帮助这家企业在成立初期顺利度过艰难阶段。同时,孵化器还提供了丰富的创业培训课程,涵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提升了创业者的综合能力。

对于内蒙古的产业发展而言,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发挥着重要的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通过吸引同类型或相关领域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内,聚集了多家从事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它们相互交流、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和市场信息,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带动了整个产业在内蒙古的快速崛起。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内蒙古的企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孵化器的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对接、融资渠道拓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一些孵化器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利用好智力资源。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内蒙古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同时,加强孵化器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此外,还应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摇篮”,承载着培育科技型企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任。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附件:

上一篇: 国际罕见病日:“孤儿药”ACT001在内蒙古生产,点亮全球患者希望之光

下一篇: 科普之窗 | 请收好这份春季防火“宝典”!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企业孵化器孕育科创“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5-02-28 22:00  来源:内蒙古日报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自治区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管理办法》,持续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行动计划,引导“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增效,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体系化、市场化发展,助力小微企业从“幼苗”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9家,其中国家级14家、自治区级45家。这些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促进科技创业带动就业、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培养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1  异地孵化全周期服务劲更足

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京蒙高科)是自治区在北京设立的首个区外国家级异地孵化器,也是人才科创飞地建设“先行者”和综合样板。近年来,京蒙高科积极践行“引才在飞地,用才在内蒙古”“研发在飞地,转化在内蒙古”的人才飞地、科创飞地运营模式,将传统意义上柔性引才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升级为“既能所有,又能所用”,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飞地、科创飞地样本。

走进京蒙高科,“新”是最直观的感受。成果展示平台上,一股科技感扑面而来——不同企业在各自领域处于尖端地位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积极探索创业伴飞模式,为高校、科研院所早期创业项目团队配备项目经理或CEO,提供全周期‘精准滴灌’式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落地转化。”京蒙高科业务总监刘亚鹏介绍。

“简耘科技入驻京蒙高科后,在‘外部CEO’的帮助下,获得了京蒙高科平台各类资源支持,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推动入驻京蒙高科平台的投资机构坤辰资本,对公司进行了A轮千万级别投资;推动我们的马铃薯产业农服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项目落地呼和浩特市,并广泛对接各盟市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农业机构,为企业获取了优质应用场景及市场订单。”简耘科技董事长崔静波对创业伴飞模式赞不绝口。

京蒙高科团队赴简耘科技开展调研服务活动

从京蒙高科“毕业”的企业,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初创、成长、壮大的故事不断上演。

在第二届“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鄂尔多斯市嘉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恒科技)脱颖而出,荣获科创组(初创组)二等奖。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业伴飞模式的助力。

嘉恒科技是京蒙高科引入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小平博士为首的技术团队进行定向孵化并推动落地自治区的科技企业。“从技术路线、团队搭建到股权架构、项目落地,‘外部CEO’与项目团队共同解决了从创新想法到创办企业再到产业生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嘉恒科技总经理禹耀飞自豪地说,项目团队也没有辜负京蒙高科的期待。如今,公司已拥有专利4项、软著15项,获得个体化肿瘤疫苗IIT临床试验伦理批件9项,累计服务3000多名肿瘤患者,为优化内蒙古医疗资源、提升学术研究和诊疗水平作出了贡献。

一个创新企业的加速成长,便是一座创新之城的加速蝶变。截至目前,京蒙高科累计推动41个创新团队和项目在京蒙两地设立企业,其中落地呼和浩特地区15个、鄂尔多斯地区19个、包头地区3个、乌兰察布地区2个、通辽地区1个、呼伦贝尔地区1个,形成了对自治区现有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效应。

与此同时,京蒙高科建立了“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第一个区外分中心——“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北京分中心。2024年,北京分中心举办5场“蒙科聚”专题发布会,挖掘两院院士、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信息并入库531人,人才储备总数达到3210人;新增入库科技成果405项,储备总数达到82531项,并打通了与“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信息融通。

02  本地孵化各具特色结硕果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发布《关于公布备案2024年度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通知》,明确我区新备案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4家坐落于呼和浩特市,2家坐落于鄂尔多斯市,1家坐落于包头市,1家坐落于锡林郭勒盟。记者走进部分新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感受其强大的孵化能力。

走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现代化共享会议场地,富有科技感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空间让人耳目一新。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这里分享各自的奇思妙想,探索前沿科技的边界。“我们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将与各领域的创新资源深度合作,打造‘平台+资源+服务’的创新孵化生态,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该孵化基地由内蒙古升索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其负责人郭晓凡告诉记者,目前,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在孵企业总数已达到36家,其中自治区研发中心2家、呼和浩特市级研发中心3家、创新联合体2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

从少到多,“交创兴蒙”孵化器创新成果逐渐百花齐放:与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突破秸秆低碳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助力企业完成1条年生产1000吨生物炭基掺混肥生产线建设,为农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新路径;与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面向“一带一路”顶层战略规划重大契机,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基础,在呼和浩特市共同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在“交创兴蒙”孵化器内,52家入驻企业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的优质技术,实现换挡升级:3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成长为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80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高质量发展,正为呼和浩特市建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1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3家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达413家,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学生参观孵化基地

“飞出”园区,在更大的舞台翱翔,是孵化器和企业共同的愿望。

在包头市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包头市科普教育基地、包头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国稀土学会服务站、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一个个“金字招牌”格外抢眼。负责人陈相昶介绍:“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累计国内合作专家达5000余位,已形成规模化集聚化人才效应,依托完善的专家智库对包头地区进行辐射。”如今,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通过把脉问诊为53家入驻企业提供科学发展方案,将“毕业”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梳理归类,利用园区专家智库和大数据平台统筹各类科创资源,针对企业创新研发体系进行系统性诊断,提出涵盖人才引育、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技术发展方向、金融支持等多要素的规划建议,帮助“毕业”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在距离鄂尔多斯市国际机场19公里的鄂尔多斯高新区佳奇创新孵化中心内,11栋标准化钢结构生产厂房整齐排列,这些都是根据企业产业特点及生产需求,为入孵企业提供的定制化生产车间,形成“前店后厂”的建设运行模式,最大程度满足了企业产业化落地的硬件要求。内蒙古智盛达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孔玉磊高兴地说:“公司成立于2019年,在孵化中心的大力扶持下于2022年通过了自治区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并完成了2022年第1批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创业团队也扩大到14人。” 

鄂尔多斯高新区佳奇创新孵化中心远景图

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见证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强大力量和无限可能。展望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助力企业生根发芽,支撑“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评论

让科技企业孵化器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正逐步成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不可或缺的支持。在内蒙古,许多孵化器都为企业提供了共享办公空间,降低了创业成本,让初创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中。比如鄂尔多斯高新区佳奇创新孵化中心为入驻的内蒙古智盛达能源有限公司提供了办公场地和基础设备,帮助这家企业在成立初期顺利度过艰难阶段。同时,孵化器还提供了丰富的创业培训课程,涵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提升了创业者的综合能力。

对于内蒙古的产业发展而言,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发挥着重要的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通过吸引同类型或相关领域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内,聚集了多家从事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它们相互交流、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和市场信息,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带动了整个产业在内蒙古的快速崛起。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内蒙古的企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孵化器的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对接、融资渠道拓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一些孵化器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利用好智力资源。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内蒙古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同时,加强孵化器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此外,还应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摇篮”,承载着培育科技型企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任。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