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好“科”的TA,怎样帮内蒙古链接全国
发布时间:2024-09-20 22:00 来源:奔腾融媒
9月7日
“蒙科聚”雄安分中心
在河北雄安新区
举行揭牌仪式
“蒙科聚”雄安分中心
该中心旨在通过发挥成果飞地、人才飞地作用,服务雄安新区科技成果向内蒙古集聚转化,跟进服务全国科创人才,致力于打造全流程、全方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蒙科聚平台始终坚持发现
好技术、好项目
让更多研发和应用成果
在内蒙古开花结果
这样类似走出去的具体行动
也是内蒙古持续
聚焦“科技突围”工程
落实“1+15+27科创服务体系”
的具体实践
可以说
热情好“科”的蒙科聚平台
通过各种“走出去”的方式
为内蒙古链接全国新技术
沟通世界新信息
看“蒙科聚”平台
走出去
今年3月,“蒙科聚”首批3家协同创新合作机构先后挂牌落户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呼和浩特)和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这是“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跳出内蒙古,实现“网”随“才”走的重要举措。
目前,蒙科聚已在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11个科技合作地区,联合共建超过27家协同创新合作机构。
看“蒙科聚”平台
引进来
5月17日,“蒙科聚”携带8项化工领域亟待解决科技需求奔赴兰州大学,促进需求与成果的紧密对接,助力自治区产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合作研究成果:
“氨碱法制纯碱蒸氨钙液资源综合利用”
“高端阻燃剂、高效抗氧剂的开发研究”
“糠酸合成工艺开发及产业化研发”
“可见光催化反应研究”
......
这是“蒙科聚”首次走进区外高校
希望借助兰州大学在国内
化工领域优势的科研人才资源
促进需求与成果的紧密对接
助力自治区产业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5月24日,“蒙科聚”链接北京林业大学发布了草业、奶业、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的科研成果。
合作研究成果:
“基于生态系统长期连续观测的森林体验指数生态数字产品”
“新质生产力赋能野生动物智能监测与识别”
“北林苜蓿品种的培育与推广”
“可食用林业资源的低温冻干关键技术研发与风味营养双驱动型健康产品创制”
......
“蒙科聚”构建
以自治区应用场景驱动的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一公里
目前合作高校有:
区内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
区外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做生物发酵方面的实验。
“蒙科聚”
立足内蒙古、辐射全国
以“科技兴蒙”
4+8+N合作机制为主渠道
推进“蒙科聚”协同创新
合作机构不断扩展
通过“一拍即合”的战略合作
将科技成果
和产业发展相结合
把科研成果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蒙科聚”平台
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
人才链、信息链汇聚起来
把企业、高校、院所的
手牵在一起
进一步发挥聚合作用
释放聚变效应
热情好“客”的“蒙科聚”
如今正在不断实现
“网”随“人才”
“网”追“人才”
“网”服“人才”
将区外协同创新合作机构
融入科创“一张网”
使区外科创资源优势与我区场景
产业和市场优势深度融合
助力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