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稀土高新区:锚定全国最大、全球领先 向“世界级稀土产业”迈进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3-08-15 21:24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时间刻写奋斗的辉煌,记录勇毅前行的脚步。

从1794年芬兰化学家加多林发现第一个稀土元素钇,到1947年美国人马林斯克在原子反应堆铀废料中分离出最后一个稀土元素钷,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整整用了153年,才给稀土作出了准确定义:它是镧、铈、镨、钕、铽、钆等17种元素的统称。

从1927年我国地质学家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到1933年何作霖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白云鄂博矿中存在稀土,再到1959年中国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在包钢第二选矿厂出炉,中国的科学家们历时33年,把中国稀土搬上“世界舞台”,为成就其“辉煌之势”筑牢根基。

方毅副总理曾八年七下包头主持白云鄂博矿攻关;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曾提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近十年多次围绕“稀土资源、现代能源、绿色发展”等对内蒙古作出重要指示。包头稀土从未离开过每一代党和国家领导的视线和关注。

从“挖土卖土”到“点土成金”再到 “两个稀土基地”建设,2023年,从建区之日就肩负着打造以稀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稀土高新区,携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携着时代赋予的使命重任,以全新的起点、更高的站位、奋进的姿态,做稳做精原材料,做大做强新材料,大力发展稀土应用终端产业,以更大的雄心壮志,奋力向着“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迈进!

围绕“全国最大” 

画好项目招引“地图”

稀土新材料是指稀土永磁、储氢、催化、抛光、合金等材料的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李卫认为,稀土是新材料之母,可广泛应用于军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光学、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抢抓包头打造“两个稀土基地”的有利契机,抢占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全球领先供应商地位和市场,今年,包头金力永磁年产20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二期项目建设正快马加鞭、如火如荼。目前,企业已建成15个自动化、数字化生产车间,300多台套智能化设备已经全线运转,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的烧结钕铁硼工厂。

▲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

“依托技术的领先优势和生产的规模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前10大生产商有8家是金力永磁客户。在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全球前10大生产商有7家是金力永磁客户。在风电领域,全球前5大风电整机厂商有4家是金力永磁客户,我们的产品已牢牢占据国内外市场。”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权说。

近年来,从本土销售逐步迈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全球十大著名汽车品牌供应商、全球大型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重稀土扩散创新技术,成功进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开发出45SH无重稀土,开创了高牌号零重稀土的先河。

据2021年数据显示,全国稀土生产企业产值约为2000亿元,仅磁材企业产值便占据“半壁江山”。突出主业,聚焦“高新”,把“磁材”作为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的重中之重,全力开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是稀土高新区承担“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战场肩负的重要使命!

博弈之事,高者取势;顺势而为,大事可成。今年,稀土高新区全速推进金力永磁、天和磁材等头部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增加订单,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快推进韵升科技、科田磁业、安泰北方科技、大地熊等在建重点磁材项目建设,扩大高端磁材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比;大力对接引进中科三环、正海磁材、中元磁业、中钢天源等实力雄厚企业,壮大磁材产业规模。

与此同时,包头稀土高新区统筹抓好储氢、合金、抛光、催化、光功能等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壮大产业规模。高效发展稀土储氢材料和抛光材料,推动国瑞科创全国首创的固态储氢装置、天骄清美二期6000吨抛光粉项目、金蒙汇通高性能抛光粉和抛光液项目、中科蒙稀药用催化剂项目扩能提效,向高端应用突破;加大特殊稀土功能材料、高纯金属和化合物、金属靶材等特种材料投入力度,支持中科再生、三隆新材料、明芯稀土、新雨稀土等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生产,快速把稀土特殊功能材料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包头稀土高新区已集聚了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盛和资源等8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天和磁材已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英思特已提交深交所申请上市。该区已建成稀土永磁材料产能10.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储氢产能1.1万吨、抛光材料产能3.7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实现稀土工业总产值480亿元。

参与见证包头稀土产业发展15年,天和磁材副总经理袁易对包头打造“两个稀土基地”信心满满。他表示:“包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以及适宜钕铁硼材料发展的气候环境条件,正源源不断吸引国内众多大型稀土企业投资落户,建成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指日可待。”


聚力“全球领先” 

破解产业终端“密码”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包头稀土高新区127家稀土企业争相竞逐、全速奔跑的强劲势头同样火热。

走进包头中车电机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分门别类组装一台台白色圆形底座,这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永磁发电机。

“今年,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转为以生产半直驱永磁发电机为主。与相同25功率的直驱发电机相比,原材料使用减少了近3/4,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品不仅实现了轻量化,运输和吊装也更加方便。”企业总经理蔡敏说。

掌握创新命脉,瞄准前沿领域。在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数字化生产车间,数十米的生产线上鲜有工人作业,替代的是随处可见的AI智能机器人。

这是一家专业从事微型摄像头自动变焦马达(VCM)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是稀土产业的终端应用企业。目前,该企业正在全速运行的“双轨道VCM全自动生产线”,是全球唯一一条“双轨”产线,拥有核心技术专利77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通信器材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微电机领域。

如果说磁材是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那么永磁电机无疑是当下发展稀土应用产业的核心产品。

▲包头江馨微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线

立足优势、深入研判,全力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今年,稀土高新区重点做优现有永磁电机产业,支持中车电机、北科交大机器人进一步扩大产品规模;鼓励英思特、江馨微电机、金蒙汇磁等提升生产装备和工艺,继续在永磁消费电子产业方面扩大高端市场份额;推动北方中加特、北方嘉轩、金风电机等项目尽早达产创效;持续招引国内头部永磁电机、微特电机项目入驻,打造伺服电机、新能源车用电机、风力发电机、工业节能电机等中高端电机全链发展、百花齐放的全新局面。

“国家双碳政策出台后,耗电量最大的就是电机。我们企业生产的一台‘6KV500KW永磁直驱变频调速一体机’可替换3台‘315KW电机+液力耦合器+减速机’,节电率达到33%。同时,企业还可以定制功率500KW以上机型,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真正实现了永磁电机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包头北方中加特电气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马丽佳说。

据了解,包头稀土资源储量全球第一,拥有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占全国的50%以上,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领域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最大的稀土原材料供应基地、功能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和研发应用基地,被誉为“稀土之都”。

突破稀土关键材料与终端产品技术瓶颈,抢占全球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包头满弓发力、“抢”势开局。

作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在“创新”上谋跨越,在“特色”上做文章,依托“一国重四中心”,即“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功能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和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等6家院士工作站为支撑,不断将稀土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围绕新能源的产、储、运、用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开展固态储氢装置及制造开发、储能及辅助电源电池制造技术,推动储氢材料、镍氢电池在氢燃料汽车、加氢站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推动稀土钢、稀土铝(镁)合金等技术取得新突破,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合金应用产业基地。

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包头稀土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的制胜法宝,为稀土高新区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稀土应用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完善“服务体系” 

打造一流产业“生态”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也是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打造最优产业生态,关键是要实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一体推进、一体发展;大力发展稀土相关生产性服务业,让企业在包头就能实现相关配套服务。

连日来,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向银行提交材料,申请追加贷款额度,用于生产研发。2022年,企业使用知识产权向3家银行机构累计贷款5500万元,有了资金护航,企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多元。

“去年,稀土高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我们讲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并提供全流程一对一指导服务,企业7个实用新型专利贡献了1.2亿元的产值。我们享受‘知识产权’红利的同时,继续加大专利申报力度,今年,企业专利数量急剧增加,已达到22个。”企业总经理孙喜平高兴地说。

优化服务举措,助力企业发展。在包头市第十二场政商恳谈早餐会现场,稀土高新区驻区企业包头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计平感触良多。“企业现场提出棘手问题,市领导当场指定专人负责,最快当天就能落实解决,速度之快,让来包头投资的企业家无不惊叹。”

目标昭示方向,使命催生力量。近年来,为加快打造稀土产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稀土高新区着力加强产业、科技、人才、金融、交易五方面服务力度,形成了稀土原料生产、新材料产业集聚、技术研发、人才保障、检验检测、信息交流、电子交易平台等配套完善的产业格局。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所言:“推动稀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并积极联合全球稀土科技创新力量,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效应,才能有效促进稀土原创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稀土新材料领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积极落实《包头市促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包头市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惠企政策,实施重点项目领导包联负责制度,落实“拿地即开工”“容缺预审+企业承诺”等举措,指派专人负责项目跟踪服务。

“政府彰显出的满满诚意给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作为华为、联想等企业稀土磁性材料应用器件的主要供应商,包头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立忠说:“一流的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今年企业产值预计增幅30%-40%。”

理念决定行动。在深入研究优化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包头稀土高新区制定了稀土产业链招商方案,重新对尚未落地稀土企业进行梳理,继续对稀土新材料及相关产业开展招商对接,探索开展多途径招商;强化人才要素保障,采取“带土移植”“候鸟式”聘任、“飞地式”引才等方式,培育引进各级各类人才,着力解决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问题,打造各类人才心生向往、近悦远来的“强磁场”;打造全国唯一以各类稀土产品为交易品种的现货交易平台——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在“稀土+”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定价中心、融资中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稀土产品交易所完成交易量15万吨,完成交易额240亿元。

“下一步,包头稀土高新区将切实发挥、彰显全国稀土产业发展‘主力军’‘先行区’的优势主导作用,紧抓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大功率节能电机市场需求扩张等机遇,勇担使命、铆足干劲、埋头苦干,不断推动稀土产业向宽领域、长链条,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为包头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贡献高新力量。”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邬军军表示。

●●●●●

(摘自内蒙古日报)


附件:

上一篇: 算好美丽内蒙古的大账长远账 用活“加减乘” 解好“双碳”题

下一篇: 全国生态日,超应景的纪录片刷起来!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稀土高新区:锚定全国最大、全球领先 向“世界级稀土产业”迈进

发布时间:2023-08-15 21:30  来源:内蒙古日报


时间刻写奋斗的辉煌,记录勇毅前行的脚步。

从1794年芬兰化学家加多林发现第一个稀土元素钇,到1947年美国人马林斯克在原子反应堆铀废料中分离出最后一个稀土元素钷,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整整用了153年,才给稀土作出了准确定义:它是镧、铈、镨、钕、铽、钆等17种元素的统称。

从1927年我国地质学家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到1933年何作霖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白云鄂博矿中存在稀土,再到1959年中国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在包钢第二选矿厂出炉,中国的科学家们历时33年,把中国稀土搬上“世界舞台”,为成就其“辉煌之势”筑牢根基。

方毅副总理曾八年七下包头主持白云鄂博矿攻关;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曾提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近十年多次围绕“稀土资源、现代能源、绿色发展”等对内蒙古作出重要指示。包头稀土从未离开过每一代党和国家领导的视线和关注。

从“挖土卖土”到“点土成金”再到 “两个稀土基地”建设,2023年,从建区之日就肩负着打造以稀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稀土高新区,携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携着时代赋予的使命重任,以全新的起点、更高的站位、奋进的姿态,做稳做精原材料,做大做强新材料,大力发展稀土应用终端产业,以更大的雄心壮志,奋力向着“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迈进!

围绕“全国最大” 

画好项目招引“地图”

稀土新材料是指稀土永磁、储氢、催化、抛光、合金等材料的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李卫认为,稀土是新材料之母,可广泛应用于军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光学、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抢抓包头打造“两个稀土基地”的有利契机,抢占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全球领先供应商地位和市场,今年,包头金力永磁年产20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二期项目建设正快马加鞭、如火如荼。目前,企业已建成15个自动化、数字化生产车间,300多台套智能化设备已经全线运转,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的烧结钕铁硼工厂。

▲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

“依托技术的领先优势和生产的规模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前10大生产商有8家是金力永磁客户。在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全球前10大生产商有7家是金力永磁客户。在风电领域,全球前5大风电整机厂商有4家是金力永磁客户,我们的产品已牢牢占据国内外市场。”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权说。

近年来,从本土销售逐步迈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全球十大著名汽车品牌供应商、全球大型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重稀土扩散创新技术,成功进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开发出45SH无重稀土,开创了高牌号零重稀土的先河。

据2021年数据显示,全国稀土生产企业产值约为2000亿元,仅磁材企业产值便占据“半壁江山”。突出主业,聚焦“高新”,把“磁材”作为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的重中之重,全力开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是稀土高新区承担“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战场肩负的重要使命!

博弈之事,高者取势;顺势而为,大事可成。今年,稀土高新区全速推进金力永磁、天和磁材等头部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增加订单,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快推进韵升科技、科田磁业、安泰北方科技、大地熊等在建重点磁材项目建设,扩大高端磁材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比;大力对接引进中科三环、正海磁材、中元磁业、中钢天源等实力雄厚企业,壮大磁材产业规模。

与此同时,包头稀土高新区统筹抓好储氢、合金、抛光、催化、光功能等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壮大产业规模。高效发展稀土储氢材料和抛光材料,推动国瑞科创全国首创的固态储氢装置、天骄清美二期6000吨抛光粉项目、金蒙汇通高性能抛光粉和抛光液项目、中科蒙稀药用催化剂项目扩能提效,向高端应用突破;加大特殊稀土功能材料、高纯金属和化合物、金属靶材等特种材料投入力度,支持中科再生、三隆新材料、明芯稀土、新雨稀土等企业转型升级、扩大生产,快速把稀土特殊功能材料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包头稀土高新区已集聚了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铜业、安泰科技、盛和资源等8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天和磁材已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英思特已提交深交所申请上市。该区已建成稀土永磁材料产能10.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储氢产能1.1万吨、抛光材料产能3.7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实现稀土工业总产值480亿元。

参与见证包头稀土产业发展15年,天和磁材副总经理袁易对包头打造“两个稀土基地”信心满满。他表示:“包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材料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以及适宜钕铁硼材料发展的气候环境条件,正源源不断吸引国内众多大型稀土企业投资落户,建成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指日可待。”


聚力“全球领先” 

破解产业终端“密码”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包头稀土高新区127家稀土企业争相竞逐、全速奔跑的强劲势头同样火热。

走进包头中车电机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分门别类组装一台台白色圆形底座,这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永磁发电机。

“今年,企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转为以生产半直驱永磁发电机为主。与相同25功率的直驱发电机相比,原材料使用减少了近3/4,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品不仅实现了轻量化,运输和吊装也更加方便。”企业总经理蔡敏说。

掌握创新命脉,瞄准前沿领域。在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数字化生产车间,数十米的生产线上鲜有工人作业,替代的是随处可见的AI智能机器人。

这是一家专业从事微型摄像头自动变焦马达(VCM)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是稀土产业的终端应用企业。目前,该企业正在全速运行的“双轨道VCM全自动生产线”,是全球唯一一条“双轨”产线,拥有核心技术专利77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通信器材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微电机领域。

如果说磁材是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那么永磁电机无疑是当下发展稀土应用产业的核心产品。

▲包头江馨微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线

立足优势、深入研判,全力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今年,稀土高新区重点做优现有永磁电机产业,支持中车电机、北科交大机器人进一步扩大产品规模;鼓励英思特、江馨微电机、金蒙汇磁等提升生产装备和工艺,继续在永磁消费电子产业方面扩大高端市场份额;推动北方中加特、北方嘉轩、金风电机等项目尽早达产创效;持续招引国内头部永磁电机、微特电机项目入驻,打造伺服电机、新能源车用电机、风力发电机、工业节能电机等中高端电机全链发展、百花齐放的全新局面。

“国家双碳政策出台后,耗电量最大的就是电机。我们企业生产的一台‘6KV500KW永磁直驱变频调速一体机’可替换3台‘315KW电机+液力耦合器+减速机’,节电率达到33%。同时,企业还可以定制功率500KW以上机型,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真正实现了永磁电机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包头北方中加特电气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马丽佳说。

据了解,包头稀土资源储量全球第一,拥有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占全国的50%以上,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领域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最大的稀土原材料供应基地、功能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和研发应用基地,被誉为“稀土之都”。

突破稀土关键材料与终端产品技术瓶颈,抢占全球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包头满弓发力、“抢”势开局。

作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在“创新”上谋跨越,在“特色”上做文章,依托“一国重四中心”,即“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功能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和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等6家院士工作站为支撑,不断将稀土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围绕新能源的产、储、运、用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开展固态储氢装置及制造开发、储能及辅助电源电池制造技术,推动储氢材料、镍氢电池在氢燃料汽车、加氢站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推动稀土钢、稀土铝(镁)合金等技术取得新突破,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合金应用产业基地。

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包头稀土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的制胜法宝,为稀土高新区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稀土应用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完善“服务体系” 

打造一流产业“生态”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也是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打造最优产业生态,关键是要实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一体推进、一体发展;大力发展稀土相关生产性服务业,让企业在包头就能实现相关配套服务。

连日来,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向银行提交材料,申请追加贷款额度,用于生产研发。2022年,企业使用知识产权向3家银行机构累计贷款5500万元,有了资金护航,企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多元。

“去年,稀土高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我们讲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并提供全流程一对一指导服务,企业7个实用新型专利贡献了1.2亿元的产值。我们享受‘知识产权’红利的同时,继续加大专利申报力度,今年,企业专利数量急剧增加,已达到22个。”企业总经理孙喜平高兴地说。

优化服务举措,助力企业发展。在包头市第十二场政商恳谈早餐会现场,稀土高新区驻区企业包头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计平感触良多。“企业现场提出棘手问题,市领导当场指定专人负责,最快当天就能落实解决,速度之快,让来包头投资的企业家无不惊叹。”

目标昭示方向,使命催生力量。近年来,为加快打造稀土产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稀土高新区着力加强产业、科技、人才、金融、交易五方面服务力度,形成了稀土原料生产、新材料产业集聚、技术研发、人才保障、检验检测、信息交流、电子交易平台等配套完善的产业格局。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所言:“推动稀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并积极联合全球稀土科技创新力量,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效应,才能有效促进稀土原创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稀土新材料领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积极落实《包头市促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包头市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惠企政策,实施重点项目领导包联负责制度,落实“拿地即开工”“容缺预审+企业承诺”等举措,指派专人负责项目跟踪服务。

“政府彰显出的满满诚意给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作为华为、联想等企业稀土磁性材料应用器件的主要供应商,包头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立忠说:“一流的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今年企业产值预计增幅30%-40%。”

理念决定行动。在深入研究优化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包头稀土高新区制定了稀土产业链招商方案,重新对尚未落地稀土企业进行梳理,继续对稀土新材料及相关产业开展招商对接,探索开展多途径招商;强化人才要素保障,采取“带土移植”“候鸟式”聘任、“飞地式”引才等方式,培育引进各级各类人才,着力解决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问题,打造各类人才心生向往、近悦远来的“强磁场”;打造全国唯一以各类稀土产品为交易品种的现货交易平台——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在“稀土+”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定价中心、融资中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稀土产品交易所完成交易量15万吨,完成交易额240亿元。

“下一步,包头稀土高新区将切实发挥、彰显全国稀土产业发展‘主力军’‘先行区’的优势主导作用,紧抓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大功率节能电机市场需求扩张等机遇,勇担使命、铆足干劲、埋头苦干,不断推动稀土产业向宽领域、长链条,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为包头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贡献高新力量。”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邬军军表示。

●●●●●

(摘自内蒙古日报)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