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外招内孵并重 构建科技创新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12-18 00:00 来源: 科技日报
12月17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科技璧山 创新璧山”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区长秦文敏透露,位于璧山的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的P0.375全球首个玻璃基板上最小间距的MicroLED显示屏将于18日进行全球首发。
强化龙头示范引领科技创新
秦文敏介绍,璧山区按照“招引并购”与“孵化培育”并重的思路,着力构建“一轮明月、满天繁星”的科技创新工作格局,全力推动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建设。
目前,璧山正在全力推动MicroLED和前瞻性光电科技的研究,并着力促进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开展光电技术的基础性研究;聚集超千人的半导体光电研发团队,打造全球领先的MicroLED全产业链,形成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价值链最高端的智能终端高清显示技术产业集群。
位于璧山的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汇集欧阳钟灿院士、江风益院士等世界顶尖专家团队近200人,完成600余项专利申请,诞生多项全球“首创”技术,并成功研发P0.375全球首个玻璃基板上最小间距的Micro LED显示屏,业界量产芯片尺寸1/4的Micro LED超小尺寸芯片。目前是全球最顶尖的一种技术,将18日进行全球首发。
秦文敏表示,璧山区一直致力于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顶级专家、研究院,强化龙头示范引领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依托比亚迪、康佳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和光电信息千亿级产业集群。
比亚迪汽车动力电池生产项目总投资100亿,一期工程于去年2月动工,今年3月“刀片电池”全球发布、正式投产,“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被评为年度7项“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之一。当前,璧山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已经达到20GWh生产能力,不久还将新增15GWh的生产线,把“刀片电池”的产能扩大到35GWh。
比亚迪将在璧山成立电池研究总院公司,3000余人科研团队将迁入璧山,计划把电池研究总院公司建设成为国家级电池研发创新示范基地,建成全球领先的比亚迪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研究中心。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最高可获1000万元
如何帮助企业创新发展?秦文敏介绍,璧山在创立、整合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流动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八大资金池”方面,融资31.6亿元,支持企业305家。出台《璧山区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试行)》,从优化创新生态,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了奖励措施,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励。在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平台建设方面,最高可获得200万元奖励。
据了解,璧山区制定了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在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高端人才和核心研发团队不断在璧山聚集,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更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进入全市,乃至于全国的第一方阵。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要达到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全社会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争取达到1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