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艘自主航行货船珠海首航
发布时间:2019-12-16 00:00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12月15日上午9点,随着一声汽笛响起,国内自主研发的首艘具备自主航行功能的“筋斗云0号”货船在珠海东澳岛正式启航,驶向港珠澳大桥1号码头,成功实现首次货物运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表示:““筋斗云0号”是推动智能船舶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此次成功实现载运货物自主航行首航,开启了自主航行的探索和实践。”
“筋斗云0号”从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自主航行系统部署的需求,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和电气化推进系统,整船具备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是典型的数字化船舶。自主航行系统的构建充分借鉴了“网络控制系统NCS”“信息物理系统CPS”“分布式计算DCS”等领域的成熟经验和技术,构建了以平台为基础,以算法为支撑的系统,可以进行船端的“感知”“决策”和“控制”,同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岸基控制中心实时监督和控制船舶,最终将实现IMO 海上水面自主船(MASS)四个等级的自主航行。
中国船级社科创试验中心主任蔡玉良表示:“筋斗云0号”的成功首航,对于船舶自主航行技术的研发、测试、规范标准制定有着极其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2017年12月,中国船级社、武汉理工大学、珠海市政府和云洲智能在上海国际海事展上联合发起“筋斗云”号小型无人货船项目。2019年11月,“筋斗云0号”下水交付,12月完成“筋斗云0号”远程遥控和自主航行试验。
云洲智能董事长张云飞透露,“筋斗云0号”除利用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展开自主航行技术开发、试验验证外,还将利用大湾区地缘优势逐步开展自主航行示范,积极探索自主航行船舶在运输补给及海洋领域的商业应用。
船舶自主航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减少驾驶员直至实现无人自主航行,可实现船舶设计建造的革命性突破,同样载重能力下节约超过20%的建造成本,20%的运营成本,减少15%的燃油消耗并大幅度降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