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8-03-23 00:00 来源:中国科技网
企业的创新创业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提速按需精准对位服务,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个窗口“搞定”企业开办
3月20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石景山分局的企业开办大厅一开门,专为科技型创新企业做孵化服务的“创业公社”的闵歆迪女士前来办理业务,当仅在一个小时内就把所有事情办妥,她感到特别舒心。
“今天我是来帮一家创业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的,整个过程都很省心。而之前,要跑公安、国地税等好几个地方,到一个部门还要经过好多窗口,前前后后得花20多天。现在可好了,仅需在柜台企业开办窗口递交所需材料,后面的事就都不用操心啦。”闵歆迪女士微笑着告诉记者。
首个“咨询帮办”窗口上岗的工作人员冯卫霞向记者表示,她已从事相关工作11年,根据新的要求,她会将每个企业递交的所有材料都先认真审核一遍,按需交由后台相应的“帮办”团队处理。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石景山分局副局长刘学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近日新设立的企业开办大厅约600平方米,通过对内部功能有效区分,从软件和硬件上提供良好的办事环境和便利设施保障。目前,工商、公安、法人一证通、国地税等相关部门已完成集中入驻、独立运行,实现了新开办企业“只进一门、只对一窗”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大厅的服务更趋人性化。现场设有自助设备和联网电脑供申办人使用,来办理事务的企业会拿到一份企业开办告知书以及《服务需求确认表》,只见上面有“您在领取营业执照后是否需要立即刻制公章?”“您是否同意在提交材料的同时,由帮办团队为您提供全程办理?”等一系列贴心问题,提供按需精准对位的服务。
此外,该局全力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推出“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1小时执照快发和2小时直核发照”“24小时无间断咨询服务”“石景山工商微信公众号工商知识库”等登记注册便利化多项组合套餐。通过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多措并举,积极提高企业开办效率,预计3月底将实现企业开办“5天全办好”。
一揽子新政激发企业活力
放眼望去,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石景山分局北面坐落着中关村石景山科技园、不远处是创业公社孵化器总部,据说附近马上要建成北京保险产业园。
记者了解到,据统计,今年1月-2月,石景山区新引进企业598家,注册资金95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5家,注册资金64亿元,同比增长575%,其中科技创新型企业占70%。
石景山区的举措可谓是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几年工商部门全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从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各环节入手,市场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涉企证照大幅精简,登记便利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市场活力充分激发。
3月18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委、市城管委等多家部门联合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在行动”一揽子新政。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改革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为原则,精准制定了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形成了“9+N”的政策体系,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相关部门表示,此次一揽子举措的发布,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首善标准、坚持改革创新,围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精准发力,减环节、缩时限、降成本,真抓实干解决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市场主体总量超过210万户,较五年前增长47.52%,其中企业达到155.05万户,较五年前增长104.71%。全市科技类企业50.3万户,较5年前增长121.39%。而截至3月中旬,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了一亿户,其中企业超过了3100万户,五年增加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