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科聚”搭台,兴安盟“稻”来,“金种子” 播撒“富民粮”
发布时间:2025-05-16 22:10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 兴安盟科学技术局
“当寒地黑土遇见生物育种,当科技创新邂逅生态优势,‘中国草原生态稻米之都’的兴安盟正以‘蒙科聚’平台为支点,撬动起粮食安全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杠杆……”
5月16日,由自治区科技厅指导,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兴安盟科学技术局主办的2025年第20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兴安盟生物育种水稻领域科技成果发布会在蒙科聚创新生态馆桃李厅举行。
此次发布会聚焦兴安盟农牧研究院生物育种新品种,集中发布了“兴粳9号”“兴粳6号”“兴粳19号”“兴粳10号”“兴隆56号”“兴隆244号”等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生物育种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示了兴安盟在水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活动现场,兴安盟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兴安盟农牧科学院进行签约,双方将联合开展“品种 + 技术”集成服务,有力推动兴安盟水稻产业向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迈进,真正实现“一粒种子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我们脚下的黑土地,既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科技创新的试验田。运用‘蒙科聚’平台,我们正加速把实验室里的‘金种子’播撒到黑土地上。”兴安盟农牧科学院钱晓影表示,将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让科研人员更有动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企业更有信心“把资金投在田地里”。
从“一粒种子”到“一碗好米”,兴安盟正在用科技力量书写“中国碗装中国粮”的时代答卷。下一步,兴安盟科技局将持续聚焦办好“两件大事”,以科技“突围”工程为抓手,落实好“助企行动”,紧密围绕平台与载体的创建、科技领域交流合作的深化、创新主体的精心培育、研发投入的强力攻坚以及科技人才的全面引育等方面,精准施策,集中发力,积极培育并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更多兴安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