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内蒙古: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科技“突围”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处 社会发展科技处 农村科技处 基础研究处 发布日期:2024-02-02 22:05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科技创新、平台先行。科技创新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聚创新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营造创新生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2023年,自治区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攻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区域创新平台载体提质行动,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在做优做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整体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科技投入再加大

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落成启用并投入实体化运营

2023年,自治区对标国家级创新平台要求,举全区之力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与科技部共同印发的《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将重大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列为重点任务之首。

自治区科技厅围绕乳业、草业、稀土、能源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高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创新平台的支持,2023年科技支持力度之强、经费之高前所未有。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发布青年科技基金项目

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奶牛繁育与养殖、营养与健康、乳品工艺与装备等领域开展26项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围绕“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建设主题,在种业振兴、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实施54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围绕“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主题,开展“五大行动”,实施18个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筹)布局启动了7个科研项目;支持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通过揭榜挂帅、委托研发、青年开放基金等方式实施21个项目;推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内蒙古农牧业提质增效重大需求,启动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类项目20项。

同时,积极推动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深入实施高新区“提质进位”“促优培育”行动,布局建设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

创新平台再加码

持续向高能级挺进

已建成的草业技术创新中心中试馆

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打破壁垒,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是自治区在乳业领域打造的“国字号”创新平台,中心聚焦“中国牛、中国养殖模式、中国原料、中国装备、中国标准”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乳业科技创新中枢,构筑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生态圈。依托“一网络、四中心、三平台”协同创新网络,吸纳了100家多家成员单位,集聚10名院士、100多名高级行业专家和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累计启动科研项目140多项,取得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技术、全球首创易吸收乳化包埋稳态钙技术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助推我国乳业从大向强迈进。

巴彦淖尔农高区万亩硬质小麦喜获丰收

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深入实施“五个十”重点任务,打造河套灌区现代农业创新高地,示范引领自治区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筹)、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现已进入实体化运营。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获批建设,填补了省实验室空白,全国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三级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2023年,呼包鄂3市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在自治区科技厅的积极推动下,高能级创新平台的聚集效能进一步彰显,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澎湃“合”力。

核心攻坚再强化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高性能钐钴永磁材料产业示范线

高能级创新平台既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又是创新成果产出的集中营。在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的加持下,一批让行业兴奋、让地区振奋的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助力内蒙古在现代农牧业、乳业、草业、稀土、能源等领域实现多点“突围”。

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通过核心技术攻关,产出“巴麦13号”小麦新品种、“华蒙肉羊”新品种、北斗GPS牧场巡检机器人、河套灌区信息化新技术等十余项创新成果,为打造河套灌区现代农业创新高地,示范引领自治区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闫文芝研究员介绍说:“2023年,‘巴麦13号’小麦新品种,在巴彦淖尔市最高亩产达1366.92斤,创自治区小麦产量新高!随着新品种在内蒙古、甘肃等多个地区的示范推广,意味着中国碗将盛更多的‘河套粮’。”

与此同时,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益生菌菌株研究及高效筛选平台,开启了“中国菌株”资源快速筛选及应用新篇章;全球首创常温活菌包埋技术,实现了活菌在高水活度常温产品中稳定存活。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实现了全球首套电石法聚氯乙烯无汞化生产;建成投产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构建了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

国际首创费托合成α-烯烃分离提纯千吨级示范装置在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成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在苜蓿和乡土草新品种(系)选育、优良性状基因挖掘、育种新材料创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款苜蓿60K液相芯片。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筹)年产百吨级高性能高铈双主相磁体智能流程中试示范线启动建设;年产千吨级稀土助剂中试生产线落地建设;成功研制热压/热变形永磁产品并开展中试示范。

回首2023年,成绩令人鼓舞;展望2024年,蓝图催人奋进。新的一年,自治区科技工作将围绕“五大领域”“八大方向”,在乳业、稀土、草业、新能源等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持续建强用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国家队”“地方队”在科技创新中找准点位、找好团队、找对模式,实打实干出名堂来,为自治区以“科技突围”赋能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

上一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优秀成果推介

下一篇: 壮大“国家队” !做强“地方队”!我区创新平台科研人员热议自治区两会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内蒙古: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科技“突围”

发布时间:2024-02-02 22: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处 社会发展科技处 农村科技处 基础研究处

科技创新、平台先行。科技创新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聚创新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营造创新生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2023年,自治区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攻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区域创新平台载体提质行动,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在做优做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整体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科技投入再加大

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落成启用并投入实体化运营

2023年,自治区对标国家级创新平台要求,举全区之力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与科技部共同印发的《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将重大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列为重点任务之首。

自治区科技厅围绕乳业、草业、稀土、能源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高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创新平台的支持,2023年科技支持力度之强、经费之高前所未有。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发布青年科技基金项目

支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奶牛繁育与养殖、营养与健康、乳品工艺与装备等领域开展26项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围绕“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建设主题,在种业振兴、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实施54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围绕“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主题,开展“五大行动”,实施18个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筹)布局启动了7个科研项目;支持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通过揭榜挂帅、委托研发、青年开放基金等方式实施21个项目;推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内蒙古农牧业提质增效重大需求,启动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类项目20项。

同时,积极推动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深入实施高新区“提质进位”“促优培育”行动,布局建设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

创新平台再加码

持续向高能级挺进

已建成的草业技术创新中心中试馆

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实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打破壁垒,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是自治区在乳业领域打造的“国字号”创新平台,中心聚焦“中国牛、中国养殖模式、中国原料、中国装备、中国标准”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乳业科技创新中枢,构筑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生态圈。依托“一网络、四中心、三平台”协同创新网络,吸纳了100家多家成员单位,集聚10名院士、100多名高级行业专家和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累计启动科研项目140多项,取得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技术、全球首创易吸收乳化包埋稳态钙技术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助推我国乳业从大向强迈进。

巴彦淖尔农高区万亩硬质小麦喜获丰收

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深入实施“五个十”重点任务,打造河套灌区现代农业创新高地,示范引领自治区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筹)、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现已进入实体化运营。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获批建设,填补了省实验室空白,全国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三级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2023年,呼包鄂3市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在自治区科技厅的积极推动下,高能级创新平台的聚集效能进一步彰显,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澎湃“合”力。

核心攻坚再强化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高性能钐钴永磁材料产业示范线

高能级创新平台既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又是创新成果产出的集中营。在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的加持下,一批让行业兴奋、让地区振奋的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助力内蒙古在现代农牧业、乳业、草业、稀土、能源等领域实现多点“突围”。

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通过核心技术攻关,产出“巴麦13号”小麦新品种、“华蒙肉羊”新品种、北斗GPS牧场巡检机器人、河套灌区信息化新技术等十余项创新成果,为打造河套灌区现代农业创新高地,示范引领自治区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闫文芝研究员介绍说:“2023年,‘巴麦13号’小麦新品种,在巴彦淖尔市最高亩产达1366.92斤,创自治区小麦产量新高!随着新品种在内蒙古、甘肃等多个地区的示范推广,意味着中国碗将盛更多的‘河套粮’。”

与此同时,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益生菌菌株研究及高效筛选平台,开启了“中国菌株”资源快速筛选及应用新篇章;全球首创常温活菌包埋技术,实现了活菌在高水活度常温产品中稳定存活。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实现了全球首套电石法聚氯乙烯无汞化生产;建成投产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构建了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

国际首创费托合成α-烯烃分离提纯千吨级示范装置在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成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在苜蓿和乡土草新品种(系)选育、优良性状基因挖掘、育种新材料创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款苜蓿60K液相芯片。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筹)年产百吨级高性能高铈双主相磁体智能流程中试示范线启动建设;年产千吨级稀土助剂中试生产线落地建设;成功研制热压/热变形永磁产品并开展中试示范。

回首2023年,成绩令人鼓舞;展望2024年,蓝图催人奋进。新的一年,自治区科技工作将围绕“五大领域”“八大方向”,在乳业、稀土、草业、新能源等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持续建强用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国家队”“地方队”在科技创新中找准点位、找好团队、找对模式,实打实干出名堂来,为自治区以“科技突围”赋能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