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14 09:4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黄河流经内蒙古800多公里,沿黄地区资源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相对较好,要统筹谋划发展。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区做好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针对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功能脆弱,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耕地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易退化、恢复难度大且过程缓慢问题,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推荐的“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通过开展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驱动机制、治理技术和沙产业产品研发,以科技创新发展沙产业逆向带动沙化土地治理,支撑引领北方风沙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是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项目之一。项目由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中国林科院、水利部牧区水利研究所、内蒙古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亿利集团、阿拉善盟林科所等20家单位共同实施。项目通过阐明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形成机制与演变趋势,形成沙化土地治理和退化植被恢复关键技术;评价沙产业发展潜力,集成生态农牧业、生态光伏、健康相关产品等产业技术;创新沙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并示范。
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农业大学汪季教授介绍说:“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以阿拉善为主的内蒙古干旱荒漠区,集中了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该区域土地沙化对绿洲、盐碱湖区、黄河等造成巨大危害,影响中国北方生态屏障建设、稳边固边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我们项目经过四年的实施,围绕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壤形成机制与演变机制、绿洲和盐碱湖区沙害防治、风沙入黄防治、特色沙生植物开发、退化荒漠植被恢复、光伏生态农牧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与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当地沙产业存在的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技术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目前,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共研发了64项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技术,在乌兰布和建立了300km²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为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阿拉善左旗格林滩绿洲“三带一网”防护体系示范区
项目构建了“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绿洲防护林网”三带一网的防护体系,并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建立示范区。示范区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等防沙治沙关键技术,集成机械沙障、植物措施、PLA新型材料固沙等综合治理技术,有效地解决荒漠绿洲、盐碱湖区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与沙害防治问题,为干旱荒漠区绿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项目研究建立了沙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地(原产地),开发了防粘壁高效减压浓缩技术,进行了特色沙生植物健康相关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研制出肉苁蓉、锁阳治疗骨质疏松蒙药组方及提取工艺,在阿拉善苁蓉集团建立了肉苁蓉功能性组分示范生产线(处理原料2000t/y),并进行了多糖及苯乙醇苷的投料生产,产能达到预期目标(苯乙醇苷100t/y,多糖200t/y,甘露醇150t/y)。
肉苁蓉功能性组分示范生产线
项目在光伏区适生沙生植物筛选及光伏与节水灌溉一体化技术研发方面,在智能光伏温室中进行无纺布发酵基质沙生植物(沙打旺与甘草)培育,同时在350亩光伏电站区域电池板下,铺设秸秆沙障,移植温室培育沙打旺、甘草、紫穗槐、冰草等沙生植物及牧草,移植成活率分别为:甘草77%,紫穗槐90%,沙打旺60.5%。
光伏电站区电池板下沙生植物移植效果
建造的奶山羊光伏一体化圈舍
项目建立了光伏一体化圈舍,为高纬度高寒地区成功开发适宜奶山羊过冬蓄热温舍。在室外温度-15℃时,光伏一体化圈舍内温度均维持在零度以上。采用该温舍饲养较传统羊舍饲养显著提高了奶山羊的养殖效益。
项目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模式示范方面,建立了不同材料、类型、规格和功能的机械沙障治沙示范区,以及不同材料化学固沙、荒漠藻固沙、可降解材料固沙示范区,通过对集成技术示范效益监测与评价,筛选优选集成技术配置参数。
同时,项目还提出了基于水资源承载力阿拉善盟特色沙生植物产业发展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编制了内蒙古阿拉善沙化土地治理对策、治理区划和沙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建立了荒漠绿洲、盐碱湖区和风沙侵入黄河段沙害防治人工植被防护体系结构优化配置模式,并针对性提出了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自治区科技厅围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部署了一批研发任务,深化开放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集成示范,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