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科技厅就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答记者问

来源:创新内蒙古 发布日期:2020-03-25 00:0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副巡视员云涛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区有关工作部署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国家层面上迅速启动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在加快科技研发攻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自治区发挥了哪些作用? 

云涛: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持、科技保障。疫情发生后,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自治区科技厅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当前科技战线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紧急与自治区卫健委、疾控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联系,征求各方建议,围绕新冠肺炎防控提出科研需求,经研究决定与自治区卫健委协同紧急启动实施应急防控新冠肺炎科技攻关行动,并与财政厅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采用“定向委托+绿色通道”的支持方式,针对新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史调查、临床表现、传播动力学、危险因素及其流行特征研究和患者的连续影像学特征数据筛选与临床疗效判断,以及防治新冠肺炎的蒙药筛选与临床治疗研究等方面,组织自治区科研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现已批复下达资金800万元、实施了5个应急防控新冠肺炎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安排中注重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把蒙西医结合、蒙西药并用作为重点。目前,这批项目正在有序实施,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先期进展。例如:国际蒙医院、内蒙古民大附属医院筛选的蒙药,通过蒙医辨证分期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治疗,快速改善了患者症状,阻止了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有效避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在治疗中,通辽市7例、包头市2例确诊病例,以及8例疑似病例,通过蒙西医结合治疗现已全部顺利出院。

国际蒙医医院筛选的蒙药香囊,在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和新冠肺炎病毒密切接触者的干预预防中发挥了明显的预防作用,佩戴者均无感染。

同时,还组织调动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研发社区防疫应急管理系统,即免接触式“社区应急管理系统”。截至目前,自治区以及湖南省、甘肃省等地区的近8500个小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00多万人使用该系统。“免接触社区应急系统”已经被新华社、科技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网等十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记者:

科技研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疫情防控强大的支撑。请问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作为科技主管部门在有序推进自治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同时,如何做好科研人员的相关服务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云涛:

科技厅一手抓防控,一手有序推进重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做好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相关服务工作,自治区科技厅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迟内蒙古科技厅所属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工作公告》、《关于2020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延期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等,对相关工作和自治区科技项目的项目申报时限、验收时间和实施周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关于调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于实施期结束时间在2020年12月底前的在研项目,实施期自动延长6个月。对于实施期已结束的项目,验收期可延长至9个月,及时为承担科研项目的广大科研人员切实进行减负,确保广大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开展疫情防控。疫情期间,恰是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申报阶段,为做好疫情防控和减少科研人员申报的负担,我厅及时发布《关于2020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征集延期的通知》,一方面将征集期延长1个月,给予申报科研人员充足申报时间,另一方面简化申报材料并全面实行线上申报、推荐和受理,减少人员聚集。《致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在防控疫情战役中争做先锋表率。同时,向科技部推荐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中南医院托珠单抗药物应用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该项目已于2月20日通过并取得武汉大学中南医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可以正式用于武汉中南医院及雷神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治疗。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保证2020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按照自治区政府的统一安排,筹备召开了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二是按照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20年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围绕农牧业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转化引导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后补助、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等方面,正在对接自治区财政厅拟下达科技专项资金3.2亿元,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作用,助力各创新主体早日复工。三是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 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通知》,围绕农牧业发展一线技术需求,动员全区农牧业科技力量,通过扎实开展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农业科技园区等工作,积极推进先进适用成果转化示范和科技服务工作,助力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记者:

新冠新冠肺炎疫情后,国家十分重视在华工作外国专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保障,自治区在外国专家疫情防控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和便利?

云涛:

谢谢这位记者对我区外国专家疫情防控工作的关注。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蔓延,我厅紧急组织开展外国专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服务工作,建立外国专家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截至目前,在我区工作的508位外国专家,无一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情绪稳定,健康状况良好。

在具体工作措施上,我厅按照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外国专家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急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做好在内蒙古工作外国专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服务工作的通知》。首先统一认识,增强信心。向外国专家及时传递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防控疫情安排部署,坚定外国专家坚定打赢疫情防控信心。二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时关注在我区工作外国专家身体情况,实行统一联动的外国专家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三是加强排查力度,摸清底数,及时统计相关数据。认真排查管辖区域和部门外国专家工作情况,特别是切实落实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公告要求,对近期从境外区外(包括疫情高发区)返回工作地的外国专家要重点筛查,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按要求于上报自治区有关防控部门。四是行踪明了,做好服务。实时动态掌握在我区工作外国专家相关情况,对外国专家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实际需求,协同卫生等部门解决防护、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做好对外国专家的提醒、关心、服务工作。五是优化流程,因地制宜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按照科技部相关要求,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受理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各许可受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全程网上受理,减少现场办理。六是有效引导,提振信心。根据卫生部门发布的有关疫情防护相关信息,我们即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向外国专家转发了中英文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致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的外国专家的温馨提示》。根据官方权威信息通报全国和我区疫情等情况,工作群中每天发布蒙语、英语、俄语三个语种的疫情通报,并设立24小时应急联系电话,增强外国专家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疫情期间,我厅采取不见面审批,网上全程办理,容缺办理的方式,为内蒙古高校及培训机构的外籍教师办理来华工作许可等工作,有效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正常运行。

       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也受到相应的影响,请问科技对农牧业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采取了什么样的助力和服务?

云涛:

疫情发生以后,各地农牧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央和自治区针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的春耕备耕问题做出决策部署,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分类分区精准施策,推动恢复农牧业生产。我厅于2月24日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工作的通知》,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同时,制定了五项具体措施推进农牧业科技工作,一是组织科技特派员等农牧业科技人员做好技术服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技培训、指导、咨询服务,使用“星火科技12396”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对符合条件的地区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有序开展现场科技指导。二是依托星创天地为农村牧区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综合服务,鼓励返乡农牧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就地开展自主创业。三是为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促进企业开展农牧业科技创新、技术示范和成果转化。四是指导协调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和成果示范应用。五是各地科技部门组织保障科技抗疫助农工作,发掘典型案例做好宣传报道。积极引导科技力量下沉春耕备耕及农牧业产业化一线,深入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开展科技助农兴农工作,助力春耕备耕和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实施。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分区分类有序开展,“星火科技12396”在线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组织各盟市“12396”指挥中心和全区科技特派开展助农科技服务,其中“12396”接受电话咨询672人次,通过线上平台答疑1669人次,各盟市共计开展线上培训150多场次,网络上传培训视频63次,浏览观看视频的农牧民15.4万人次。

各盟市也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服务工作,解决农牧业生产中的困难问题。例如,呼和浩特市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科技特派员专家农业技术微课堂,通过视频培训形式解决农牧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目前已推送培训视频24期,累计浏览量近2.4万次。同时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保障疫情期间市民对农产品需求,依托“科农优品”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共销售地产优质农产品47146件。通辽市运用微信群、公众号、快手、抖音等信息平台,发布玉米良种选择、优质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等实用技术103条,为农牧民备春耕提供科技支撑。锡林郭勒盟开通了蒙汉双语的“12396”服务热线,解答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技术问题,为农牧民提供了及时的服务。呼伦贝尔市组织协调专家进行线上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培育,促进马铃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园区的科技示范作用。 


附件:

上一篇: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科技兴蒙”政策新闻发布会(实录)

下一篇: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新闻发布会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科技厅就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0-03-25 00:00  来源:创新内蒙古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副巡视员云涛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区有关工作部署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国家层面上迅速启动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在加快科技研发攻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自治区发挥了哪些作用? 

云涛: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持、科技保障。疫情发生后,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自治区科技厅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当前科技战线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紧急与自治区卫健委、疾控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联系,征求各方建议,围绕新冠肺炎防控提出科研需求,经研究决定与自治区卫健委协同紧急启动实施应急防控新冠肺炎科技攻关行动,并与财政厅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采用“定向委托+绿色通道”的支持方式,针对新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史调查、临床表现、传播动力学、危险因素及其流行特征研究和患者的连续影像学特征数据筛选与临床疗效判断,以及防治新冠肺炎的蒙药筛选与临床治疗研究等方面,组织自治区科研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现已批复下达资金800万元、实施了5个应急防控新冠肺炎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安排中注重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把蒙西医结合、蒙西药并用作为重点。目前,这批项目正在有序实施,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先期进展。例如:国际蒙医院、内蒙古民大附属医院筛选的蒙药,通过蒙医辨证分期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治疗,快速改善了患者症状,阻止了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有效避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在治疗中,通辽市7例、包头市2例确诊病例,以及8例疑似病例,通过蒙西医结合治疗现已全部顺利出院。

国际蒙医医院筛选的蒙药香囊,在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和新冠肺炎病毒密切接触者的干预预防中发挥了明显的预防作用,佩戴者均无感染。

同时,还组织调动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研发社区防疫应急管理系统,即免接触式“社区应急管理系统”。截至目前,自治区以及湖南省、甘肃省等地区的近8500个小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00多万人使用该系统。“免接触社区应急系统”已经被新华社、科技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网等十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记者:

科技研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疫情防控强大的支撑。请问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作为科技主管部门在有序推进自治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同时,如何做好科研人员的相关服务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云涛:

科技厅一手抓防控,一手有序推进重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做好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相关服务工作,自治区科技厅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迟内蒙古科技厅所属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工作公告》、《关于2020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延期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等,对相关工作和自治区科技项目的项目申报时限、验收时间和实施周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关于调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于实施期结束时间在2020年12月底前的在研项目,实施期自动延长6个月。对于实施期已结束的项目,验收期可延长至9个月,及时为承担科研项目的广大科研人员切实进行减负,确保广大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开展疫情防控。疫情期间,恰是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申报阶段,为做好疫情防控和减少科研人员申报的负担,我厅及时发布《关于2020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征集延期的通知》,一方面将征集期延长1个月,给予申报科研人员充足申报时间,另一方面简化申报材料并全面实行线上申报、推荐和受理,减少人员聚集。《致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在防控疫情战役中争做先锋表率。同时,向科技部推荐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中南医院托珠单抗药物应用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该项目已于2月20日通过并取得武汉大学中南医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可以正式用于武汉中南医院及雷神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治疗。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保证2020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按照自治区政府的统一安排,筹备召开了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二是按照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20年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围绕农牧业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转化引导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后补助、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等方面,正在对接自治区财政厅拟下达科技专项资金3.2亿元,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作用,助力各创新主体早日复工。三是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 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通知》,围绕农牧业发展一线技术需求,动员全区农牧业科技力量,通过扎实开展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农业科技园区等工作,积极推进先进适用成果转化示范和科技服务工作,助力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记者:

新冠新冠肺炎疫情后,国家十分重视在华工作外国专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保障,自治区在外国专家疫情防控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和便利?

云涛:

谢谢这位记者对我区外国专家疫情防控工作的关注。为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蔓延,我厅紧急组织开展外国专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服务工作,建立外国专家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截至目前,在我区工作的508位外国专家,无一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情绪稳定,健康状况良好。

在具体工作措施上,我厅按照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外国专家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急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做好在内蒙古工作外国专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服务工作的通知》。首先统一认识,增强信心。向外国专家及时传递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防控疫情安排部署,坚定外国专家坚定打赢疫情防控信心。二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时关注在我区工作外国专家身体情况,实行统一联动的外国专家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三是加强排查力度,摸清底数,及时统计相关数据。认真排查管辖区域和部门外国专家工作情况,特别是切实落实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公告要求,对近期从境外区外(包括疫情高发区)返回工作地的外国专家要重点筛查,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按要求于上报自治区有关防控部门。四是行踪明了,做好服务。实时动态掌握在我区工作外国专家相关情况,对外国专家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实际需求,协同卫生等部门解决防护、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做好对外国专家的提醒、关心、服务工作。五是优化流程,因地制宜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按照科技部相关要求,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受理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各许可受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全程网上受理,减少现场办理。六是有效引导,提振信心。根据卫生部门发布的有关疫情防护相关信息,我们即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向外国专家转发了中英文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致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的外国专家的温馨提示》。根据官方权威信息通报全国和我区疫情等情况,工作群中每天发布蒙语、英语、俄语三个语种的疫情通报,并设立24小时应急联系电话,增强外国专家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疫情期间,我厅采取不见面审批,网上全程办理,容缺办理的方式,为内蒙古高校及培训机构的外籍教师办理来华工作许可等工作,有效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正常运行。

       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农牧业生产经营秩序也受到相应的影响,请问科技对农牧业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采取了什么样的助力和服务?

云涛:

疫情发生以后,各地农牧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央和自治区针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的春耕备耕问题做出决策部署,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分类分区精准施策,推动恢复农牧业生产。我厅于2月24日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工作的通知》,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同时,制定了五项具体措施推进农牧业科技工作,一是组织科技特派员等农牧业科技人员做好技术服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技培训、指导、咨询服务,使用“星火科技12396”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对符合条件的地区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有序开展现场科技指导。二是依托星创天地为农村牧区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综合服务,鼓励返乡农牧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就地开展自主创业。三是为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促进企业开展农牧业科技创新、技术示范和成果转化。四是指导协调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和成果示范应用。五是各地科技部门组织保障科技抗疫助农工作,发掘典型案例做好宣传报道。积极引导科技力量下沉春耕备耕及农牧业产业化一线,深入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开展科技助农兴农工作,助力春耕备耕和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实施。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分区分类有序开展,“星火科技12396”在线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组织各盟市“12396”指挥中心和全区科技特派开展助农科技服务,其中“12396”接受电话咨询672人次,通过线上平台答疑1669人次,各盟市共计开展线上培训150多场次,网络上传培训视频63次,浏览观看视频的农牧民15.4万人次。

各盟市也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服务工作,解决农牧业生产中的困难问题。例如,呼和浩特市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科技特派员专家农业技术微课堂,通过视频培训形式解决农牧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目前已推送培训视频24期,累计浏览量近2.4万次。同时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保障疫情期间市民对农产品需求,依托“科农优品”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共销售地产优质农产品47146件。通辽市运用微信群、公众号、快手、抖音等信息平台,发布玉米良种选择、优质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等实用技术103条,为农牧民备春耕提供科技支撑。锡林郭勒盟开通了蒙汉双语的“12396”服务热线,解答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技术问题,为农牧民提供了及时的服务。呼伦贝尔市组织协调专家进行线上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培育,促进马铃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园区的科技示范作用。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