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风采 | 王建国:在有机发光领域里追寻“光”
发布时间:2023-12-12 23:2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成果管理与转化处 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耕耘者最信得过自己的汗水,每一滴汗水都孕育着一颗希望的种子。”这是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国对自己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
他是一名年轻有为、修身立德的人民教师,他更是一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青年科研人员。近年来,王建国深耕有机发光材料激发态调控、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开发与应用、多模态生物成像、荧光介导光动力抗菌与抗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的突破,在国际有机发光材料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近日,王建国荣获2022年度自治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王建国是土生土长的内蒙人,父亲是乡村民办教师,从小在父母耳濡目染地熏陶下,他知道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性,从小就萌生了靠着读书改变命运,为自己的家乡服务和贡献的想法。
人生没有多走的弯路,脚下的每一步都算数。“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不仅培养了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系统地锻炼了我的科研思维,为以后走上科研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博士阶段,我的科研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系统地培养和提升,让我真正接触到了世界学术前沿。”谈及在外求学经历,王建国充满了感激,“非常庆幸自己在每一个阶段都能遇到很好的导师,从他们身上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最终实现年少时的梦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刚刚博士毕业的王建国正处于科研迷茫期,在机缘巧合下与聚集诱导发光结缘。由于聚集诱导发光不需要很昂贵的仪器设备,所以他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调整为聚集诱导发光研究。刚开始进行聚集诱导发光研究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
2019年,王建国正式加入内蒙古大学,快速组建科研团队,并带领团队致力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研究,他首次在国际上提出离子-π相互作用构建高效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新策略,所得到的发光材料实现了免洗涤的癌细胞靶向成像,还实现了可控的细菌、癌细胞程序性荧光介导光动力杀伤;同时,他提出离子-π相互作用调控三线态辐射跃迁,构建高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为深入理解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认识,实现了单组分白光的构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青年学生是科研创新的有生力量。多年来,王建国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始终坚持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他说:“上课时,我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同学参与其中,悟其原理。”
时间在走、环境在变,但对科研的热情却从未改变。对于热爱科研的王建国来说,科研本身就是给他最大的惊喜和最好的礼物:王建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创新性研究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1项,在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如今,王建国继续专注地从事心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怀着纯粹的心,在宁静生活中沉淀,对学术炽热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