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人民防空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保局
  • 信访局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最新动态

自治区科技奖励大会获奖代表 系列电视访谈【第一期】 孙俊民:用科技之手点灰成“金”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发布日期:2021-10-27 09:34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0月9号在呼和浩特召开,对2019、2020两个年度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为宣传获奖人物,展示获奖成果,营造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了自治区科技奖励大会获奖代表系列电视访谈活动。

第一期《孙俊民:用科技之手点灰成“金”》,专访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和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讲述获奖者在自治区高铝煤炭领域科技创新、奋斗圆梦的精彩历程,共同探讨如何为自治区煤炭资源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节目于10月11日21:45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卫视频道《新闻再观察》栏目播出。


自治区科技奖励大会获奖代表系列电视访谈【第一期】孙俊民:用科技之手点灰成“金”-文字实录

解说词:在10月9号召开的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来自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的孙俊民被授予内蒙古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这份自治区科学技术领域分量最重的奖励,是对孙俊民在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研究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肯定,也是孙俊民十七年来攻坚克难潜心钻研的见证。

在位于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的国家能源高铝煤炭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我们看到粉煤灰从难以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变成了价值不菲的新矿藏。

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这种粉煤灰呢,是我们准格尔地区的煤炭燃烧以后所产生的高铝粉煤灰,通过我们十几年的科技开发,我们现在可以从这个煤灰当中提取出来十几种高附加值产品。这就是我们从粉煤灰当中提取出来的氧化铝产品,氧化铝经过电解以后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铝锭,通过铝锭再进一步加工成铝硅合金,这个铝硅合金就可以做成平常汽车所用的汽车轮毂。把铝提完以后,这些产品是我们开发出来的硅资源所生产的下游产品,我们用硅产品可以去造纸,代替传统的造纸填料,节约一部分木浆,减排二氧化碳,同时我们利用硅产品还可以做保温材料,并且十年之内它的性能不会衰减。我们把这些产品提出来以后,最后剩下的硅钙渣我们主要做建材方面的利用,同时我们还开发了生态修复材料,针对一些荒漠化的土地或盐碱地 ,我们用这些材料做成生态修复材料,来改善生态环境。也就说有机的部分发电了,无机的部分都变成产品了,最后剩下的材料让他又回到土里去,改善生态环境,回归自然,这样就实现了煤炭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的一个闭环。

解说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和消费国,粉煤灰排放量巨大,而铝土矿资源相对短缺。内蒙古煤炭资源富集,孙俊民从北京来到内蒙古深耕17载,带领团队开创了国内外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先河,获授权专利77项,制定国家技术标准一项。孙俊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01年,他从清华大学煤清洁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出站,进入清华同方从事环保产业相关工作。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离开首都,来到内蒙古研究粉煤灰呢?

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我觉得作为科技工作者,不能把你的工作一直停留在学校和科研院所这个层面上,我是搞煤炭的,我觉得就应该到煤炭最丰富的地方去,这样才有你的用武之地,这样才有产业化的平台。

解说词:孙俊民的研究方向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及解决铝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一个新的课题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必然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在孙俊民看来,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攻克多种难题的综合能力。

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过去在实验室你自己都可以控制,瓶瓶罐罐你自己都可以控制,到了产业化阶段是几千人参与的过程,几十个单位,甚至上百个单位参与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科技人员来说,你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跟随你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你的综合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从实验室这个设想,到实验室取得突破,到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这样把这条路走到完的时候,才真正有可能让这项技术发挥它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

视频解说词:经过多年的努力,孙俊民负责的研发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粉煤灰年产 50 万吨氧化铝多联产工艺技术包,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而他对内蒙古这片热土的感情也愈加深厚。

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我最大的收获我感觉到就是把我读博士期间的一些设想,真正在内蒙古大地上变成了现实。眼看着从煤当中一个个产品开发出来,并且大部分走向了产业化。我来到内蒙古已经十七年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已经是半个内蒙古人,以后只要工作需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根据事业的需要,我会一直把我的毕生所学贡献给内蒙古。

【演播室访谈】

主持人:欢迎回到演播室。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两位嘉宾分别是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孙俊民和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欢迎两位做客演播室。

孙主任,我们知道您是我们自治区煤炭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很多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大奖,那么到目前为止,哪一项科研成果您是最满意的?给我们讲一讲这其中的故事。

孙俊民:我最满意的成果就是我们利用内蒙古地区的高铝粉煤灰,一方面去生产氧化铝和金属铝,另一方面我们还把粉煤灰当中硅提出来去做成一种造纸填料,这种造纸填料它可以代替部分木浆,我们国家木浆资源也是比较短缺的,所以这项技术我认为是既解决了我们国家比较短缺的铝金属战略性资源,又解决我们造纸产业的节能减排问题和源头减排二氧化碳的问题,我觉得这项技术我是比较满意的。

主持人:这个确实挺超乎人想象的,那您是否做过这样一个测算,就是这项科研成果转化之后它的经济价值是怎么样的?或者说它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孙俊民:如果按照全产业链来测算的话,那么一吨高铝煤炭的价值可以增值十倍,初步测算如果按照准格尔煤田1亿吨高铝煤炭的量,我们全部按照这个技术进行全产业链利用的话,可以形成1500个亿的产值,带动六千到一万人的就业,所以它产生综合效益是非常巨大的。当然,其中节能减排的效益也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正是这样的综合效益,才是推动我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动力之一。

孙俊民:是,这就是创新驱动,这就是科技创新对现有的产业链提出了创新链,提出了一个从高铝煤炭源头的创新链,这个创新链的实施会带来从煤到电,到有色金属,到建材,到环保这样一个全产业链的创新。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目标。

主持人:能够感受到这种科技的力量确实是很神奇的,倪老师,您是专门研究固体废弃物的,在您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用的,或者说是没用的,它们只不过是可能被放错的地方的一种资源,在您看来,科技创新在推动能源产业迈向绿色化这个过程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倪文:从煤电这个行业的绿色发展看,我们急需有非常好的能够迅速推广的、并且利用量非常大的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地涌现出来,除了多创造社会价值之外,我们将来还一定要把处置和综合利用单位重量固废所消耗的能量大幅度地降低。如果我们的产品它本身还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消耗二氧化碳,比如说间接的,就像刚才孙主任说的,通过固废造纸产品开发,可以少砍树,当然我们固废里边的一些产品也可以导致我们多种树,这就是我们(内蒙古)这个煤电集中区将来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主持人:孙主任,无论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自治区实施“科技兴蒙”行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那么您对于我们自治区创新发展都有哪些新的期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您看来,我们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应该怎样抓住这些政策机遇?

孙俊民:最近,随着“科技兴蒙”行动的实施,自治区科技项目的评选方法有了重大改革,现在自治区正在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这种方法的实施使我们的科技项目进一步突出了市场化和以企业为主体。企业的科技投入都是面向市场的,与产业化的结合非常密切。在“揭榜挂帅”的过程中,你只要有这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区内的单位还是区外的单位,你只要有这个金刚钻,那你就可以去揽这个瓷器活,就可以去签这个合同,我能够保证通过我的科技研发达到你的这个目标需求。另一方面呢,我期待科技成果产出后,在推广应用形成产业链的过程中,自治区科技部门能够跟发改 、工信这些产业部门联动起来,使科技成果迅速地实现转化应用,使我们的产业链更加完善。

主持人:倪老师,在这一方面,您的建议是什么?

倪文:从工业上讲,国家对各个省的用能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指标,基本上处于逐年递减的趋势。我们既要减排,又要上新项目,增量从哪来?那么我们上的所有新项目,一定要考虑在我们替代传统产品、传统工艺技术方面要有直接或间接的、跨越式的超级减排,不仅仅是大气污染物,也包括二氧化碳。那么这个碳的问题,现在比我们其他环境污染,在我们国家所面临的环境可以说是更严峻。

主持人:在这个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会对相关的产业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孙俊民:从过去单一的固废综合利用,逐渐要发展到全产业的循环。比如说,像我过去从事的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在上游开采的时候、选矿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下游的问题。过去你比如说比较厚的镓矸,我剥离出去了,那这里面恰好可能是含铝比较多的东西啊!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可能从采选的方式上要进行创新。在下游也是一样……资源循环在各个行业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我认为在“十四五”期间这个肯定是要有大的发展,过去可能单纯搞煤炭就是搞煤炭,搞电力就是电力,搞农业就是搞农业,那么现在这种协同将会进一步地加强,这样的话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刚才我们说的纸的问题,再比如过去洗衣粉用磷酸钠,现在环保要求不能用了,我们把从粉煤灰当中提取的铝和硅做成分子筛,加到洗衣粉里边替代它,这个技术也实现了产业化,这些技术都会提高我们日常生活的品质,降低我们对原生资源的消耗,减排二氧化碳,起到这个效果。

主持人:感谢两位做客演播室带来的分析和解读。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自治区正在积极探索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的深入实施,内蒙古将搭建更好的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的领军人才,不断地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件:

上一篇: 今天,自治区隆重表彰!孙俊民 郭晋龙被授予内蒙古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下一篇: 自治区科技奖励大会获奖代表系列电视访谈【第二期】刘永斌:以科研成果造福牧民

中国政府网
国家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19004535号 呼和浩特市网监备:150105020008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自治区科技奖励大会获奖代表 系列电视访谈【第一期】 孙俊民:用科技之手点灰成“金”

发布时间:2021-10-27 09:1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0月9号在呼和浩特召开,对2019、2020两个年度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为宣传获奖人物,展示获奖成果,营造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了自治区科技奖励大会获奖代表系列电视访谈活动。

第一期《孙俊民:用科技之手点灰成“金”》,专访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和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讲述获奖者在自治区高铝煤炭领域科技创新、奋斗圆梦的精彩历程,共同探讨如何为自治区煤炭资源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节目于10月11日21:45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卫视频道《新闻再观察》栏目播出。


自治区科技奖励大会获奖代表系列电视访谈【第一期】孙俊民:用科技之手点灰成“金”-文字实录

解说词:在10月9号召开的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来自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的孙俊民被授予内蒙古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这份自治区科学技术领域分量最重的奖励,是对孙俊民在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研究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肯定,也是孙俊民十七年来攻坚克难潜心钻研的见证。

在位于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的国家能源高铝煤炭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我们看到粉煤灰从难以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变成了价值不菲的新矿藏。

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这种粉煤灰呢,是我们准格尔地区的煤炭燃烧以后所产生的高铝粉煤灰,通过我们十几年的科技开发,我们现在可以从这个煤灰当中提取出来十几种高附加值产品。这就是我们从粉煤灰当中提取出来的氧化铝产品,氧化铝经过电解以后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铝锭,通过铝锭再进一步加工成铝硅合金,这个铝硅合金就可以做成平常汽车所用的汽车轮毂。把铝提完以后,这些产品是我们开发出来的硅资源所生产的下游产品,我们用硅产品可以去造纸,代替传统的造纸填料,节约一部分木浆,减排二氧化碳,同时我们利用硅产品还可以做保温材料,并且十年之内它的性能不会衰减。我们把这些产品提出来以后,最后剩下的硅钙渣我们主要做建材方面的利用,同时我们还开发了生态修复材料,针对一些荒漠化的土地或盐碱地 ,我们用这些材料做成生态修复材料,来改善生态环境。也就说有机的部分发电了,无机的部分都变成产品了,最后剩下的材料让他又回到土里去,改善生态环境,回归自然,这样就实现了煤炭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的一个闭环。

解说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与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和消费国,粉煤灰排放量巨大,而铝土矿资源相对短缺。内蒙古煤炭资源富集,孙俊民从北京来到内蒙古深耕17载,带领团队开创了国内外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先河,获授权专利77项,制定国家技术标准一项。孙俊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01年,他从清华大学煤清洁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出站,进入清华同方从事环保产业相关工作。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离开首都,来到内蒙古研究粉煤灰呢?

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我觉得作为科技工作者,不能把你的工作一直停留在学校和科研院所这个层面上,我是搞煤炭的,我觉得就应该到煤炭最丰富的地方去,这样才有你的用武之地,这样才有产业化的平台。

解说词:孙俊民的研究方向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及解决铝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一个新的课题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必然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在孙俊民看来,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攻克多种难题的综合能力。

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过去在实验室你自己都可以控制,瓶瓶罐罐你自己都可以控制,到了产业化阶段是几千人参与的过程,几十个单位,甚至上百个单位参与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对科技人员来说,你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跟随你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你的综合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从实验室这个设想,到实验室取得突破,到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这样把这条路走到完的时候,才真正有可能让这项技术发挥它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

视频解说词:经过多年的努力,孙俊民负责的研发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粉煤灰年产 50 万吨氧化铝多联产工艺技术包,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而他对内蒙古这片热土的感情也愈加深厚。

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孙俊民:我最大的收获我感觉到就是把我读博士期间的一些设想,真正在内蒙古大地上变成了现实。眼看着从煤当中一个个产品开发出来,并且大部分走向了产业化。我来到内蒙古已经十七年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已经是半个内蒙古人,以后只要工作需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根据事业的需要,我会一直把我的毕生所学贡献给内蒙古。

【演播室访谈】

主持人:欢迎回到演播室。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两位嘉宾分别是大唐国际高铝煤炭研发中心主任,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孙俊民和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欢迎两位做客演播室。

孙主任,我们知道您是我们自治区煤炭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很多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大奖,那么到目前为止,哪一项科研成果您是最满意的?给我们讲一讲这其中的故事。

孙俊民:我最满意的成果就是我们利用内蒙古地区的高铝粉煤灰,一方面去生产氧化铝和金属铝,另一方面我们还把粉煤灰当中硅提出来去做成一种造纸填料,这种造纸填料它可以代替部分木浆,我们国家木浆资源也是比较短缺的,所以这项技术我认为是既解决了我们国家比较短缺的铝金属战略性资源,又解决我们造纸产业的节能减排问题和源头减排二氧化碳的问题,我觉得这项技术我是比较满意的。

主持人:这个确实挺超乎人想象的,那您是否做过这样一个测算,就是这项科研成果转化之后它的经济价值是怎么样的?或者说它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孙俊民:如果按照全产业链来测算的话,那么一吨高铝煤炭的价值可以增值十倍,初步测算如果按照准格尔煤田1亿吨高铝煤炭的量,我们全部按照这个技术进行全产业链利用的话,可以形成1500个亿的产值,带动六千到一万人的就业,所以它产生综合效益是非常巨大的。当然,其中节能减排的效益也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正是这样的综合效益,才是推动我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动力之一。

孙俊民:是,这就是创新驱动,这就是科技创新对现有的产业链提出了创新链,提出了一个从高铝煤炭源头的创新链,这个创新链的实施会带来从煤到电,到有色金属,到建材,到环保这样一个全产业链的创新。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目标。

主持人:能够感受到这种科技的力量确实是很神奇的,倪老师,您是专门研究固体废弃物的,在您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用的,或者说是没用的,它们只不过是可能被放错的地方的一种资源,在您看来,科技创新在推动能源产业迈向绿色化这个过程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倪文:从煤电这个行业的绿色发展看,我们急需有非常好的能够迅速推广的、并且利用量非常大的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地涌现出来,除了多创造社会价值之外,我们将来还一定要把处置和综合利用单位重量固废所消耗的能量大幅度地降低。如果我们的产品它本身还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消耗二氧化碳,比如说间接的,就像刚才孙主任说的,通过固废造纸产品开发,可以少砍树,当然我们固废里边的一些产品也可以导致我们多种树,这就是我们(内蒙古)这个煤电集中区将来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主持人:孙主任,无论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自治区实施“科技兴蒙”行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那么您对于我们自治区创新发展都有哪些新的期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您看来,我们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应该怎样抓住这些政策机遇?

孙俊民:最近,随着“科技兴蒙”行动的实施,自治区科技项目的评选方法有了重大改革,现在自治区正在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这种方法的实施使我们的科技项目进一步突出了市场化和以企业为主体。企业的科技投入都是面向市场的,与产业化的结合非常密切。在“揭榜挂帅”的过程中,你只要有这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区内的单位还是区外的单位,你只要有这个金刚钻,那你就可以去揽这个瓷器活,就可以去签这个合同,我能够保证通过我的科技研发达到你的这个目标需求。另一方面呢,我期待科技成果产出后,在推广应用形成产业链的过程中,自治区科技部门能够跟发改 、工信这些产业部门联动起来,使科技成果迅速地实现转化应用,使我们的产业链更加完善。

主持人:倪老师,在这一方面,您的建议是什么?

倪文:从工业上讲,国家对各个省的用能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指标,基本上处于逐年递减的趋势。我们既要减排,又要上新项目,增量从哪来?那么我们上的所有新项目,一定要考虑在我们替代传统产品、传统工艺技术方面要有直接或间接的、跨越式的超级减排,不仅仅是大气污染物,也包括二氧化碳。那么这个碳的问题,现在比我们其他环境污染,在我们国家所面临的环境可以说是更严峻。

主持人:在这个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会对相关的产业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孙俊民:从过去单一的固废综合利用,逐渐要发展到全产业的循环。比如说,像我过去从事的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在上游开采的时候、选矿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下游的问题。过去你比如说比较厚的镓矸,我剥离出去了,那这里面恰好可能是含铝比较多的东西啊!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可能从采选的方式上要进行创新。在下游也是一样……资源循环在各个行业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我认为在“十四五”期间这个肯定是要有大的发展,过去可能单纯搞煤炭就是搞煤炭,搞电力就是电力,搞农业就是搞农业,那么现在这种协同将会进一步地加强,这样的话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刚才我们说的纸的问题,再比如过去洗衣粉用磷酸钠,现在环保要求不能用了,我们把从粉煤灰当中提取的铝和硅做成分子筛,加到洗衣粉里边替代它,这个技术也实现了产业化,这些技术都会提高我们日常生活的品质,降低我们对原生资源的消耗,减排二氧化碳,起到这个效果。

主持人:感谢两位做客演播室带来的分析和解读。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自治区正在积极探索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的深入实施,内蒙古将搭建更好的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的领军人才,不断地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呼和浩特市网监备:150105020008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