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主动融入科技强国战略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2022-12-26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

从科技大国跨向科技强国 跟着总书记走一走“创新路”

来源:红网 发布日期:2022-10-24 15:4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作报告,创新与科技再次成为高频热词。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再次印证了习近平的创新情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科技与强国关系的深刻洞察,跃然纸上、直抵人心。

“科技是国之利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到科研机构考察,在“科技三会”上作重要指示,给科学家回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有机会就为“科技强国”建设加油鼓劲、谋划部署。

“在党中央工作的前五年,我每年都去港澳组,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

2013年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的开场白是对科技工作者的礼敬,也是对科技战线的千钧重托。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科技三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并明确了中国科技发展三步走目标。

2016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再度强调,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念兹在兹,期盼梦圆。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21年“科技三会”,习近平总书记再发号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作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

神舟十号、十一号、十二号,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天地通话”,多次亲切会见航天工作者。

如今,可上九天揽月成为现实,“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太空家园”建成、 北斗在天巡游,航天强国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未停止过对科技的思考,以深厚的情怀和紧迫的使命感,推动中国科技跨越式发展。

从高新技术企业到高校、科研院所,从冶炼工厂到田间地头、制造车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深深的科技情怀,一次次深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一次次用鲜活的比喻,指引科技强国建设的路径。

镜头回到2013年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比喻、一句反问形象地阐释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考察对烽火科技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点头赞许,勉励企业加快步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武汉的企业调研再度强调:“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

一次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既为科技工作者思想松绑,也为科技创新指点迷津。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渴求人才、关心人才、尊重人才,多次就“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部署,多次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者——93岁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和82岁的“当代愚公”黄大发被总书记拉着坐到自己身边合影留念。

这一幕引爆了热烈的掌声,这一帧定格的画面,暖心感人。

“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动情追思已逝世的科学家和其他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感情真挚又浓烈。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并用实际行动不断温暖、激励着他们。

从国家政策层面鼓励创新提升对科学家的回报,让科研人员安心坐热“冷板凳”。

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繁重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松绑解忧 减负“赋能”。

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看到这所千年学府依然焕发生机,青年学子朝气蓬勃,总书记非常高兴,感慨“你看,人才济济啊!”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5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重要论断。

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定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历史反复证明总是模仿没有出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山西太钢,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2017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走进这家企业考察调研。第一次考察时,“85后”技术员廖席正在进行新项目,“手撕钢”的艰难探索,平均每两天失败一次。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让他鼓足创新勇气。

三年后,太钢涅槃重生。全球最薄“手撕钢”研制成功,再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生产车间,廖席紧张又兴奋,拿起一片“手撕钢”。总书记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说:“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长沙山河智能公司考察调研,听说企业成功研发2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产品。总书记高兴地对企业员工说:“今天天气虽冷,但我心里是热乎的,你们的创新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不忘叮嘱企业:“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

2022年5月14日,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圆满完成首飞试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大飞机制造被列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成果之一。

八年前的这一幕,人们记忆犹新: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登上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详细了解有关设计情况。

“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一句句叮嘱如今犹在耳畔。

壮阔东方潮,创新强国路。十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激励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奋力攻关世界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以“科技强国梦”铸“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前的视野、科学的谋划作出了战略指引,新时代科技创新事业书写了砥砺奋进的绚丽华章。

(作者/张俊 蒋可意 李美燕 成静岚)



附件:

上一篇: (现场实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下一篇: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
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

从科技大国跨向科技强国 跟着总书记走一走“创新路”

发布时间:2022-10-24 15:26  来源:红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作报告,创新与科技再次成为高频热词。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再次印证了习近平的创新情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科技与强国关系的深刻洞察,跃然纸上、直抵人心。

“科技是国之利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到科研机构考察,在“科技三会”上作重要指示,给科学家回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有机会就为“科技强国”建设加油鼓劲、谋划部署。

“在党中央工作的前五年,我每年都去港澳组,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

2013年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的开场白是对科技工作者的礼敬,也是对科技战线的千钧重托。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科技三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并明确了中国科技发展三步走目标。

2016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再度强调,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念兹在兹,期盼梦圆。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21年“科技三会”,习近平总书记再发号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作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

神舟十号、十一号、十二号,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天地通话”,多次亲切会见航天工作者。

如今,可上九天揽月成为现实,“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太空家园”建成、 北斗在天巡游,航天强国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未停止过对科技的思考,以深厚的情怀和紧迫的使命感,推动中国科技跨越式发展。

从高新技术企业到高校、科研院所,从冶炼工厂到田间地头、制造车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深深的科技情怀,一次次深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一次次用鲜活的比喻,指引科技强国建设的路径。

镜头回到2013年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比喻、一句反问形象地阐释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考察对烽火科技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点头赞许,勉励企业加快步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武汉的企业调研再度强调:“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

一次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既为科技工作者思想松绑,也为科技创新指点迷津。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渴求人才、关心人才、尊重人才,多次就“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部署,多次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者——93岁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和82岁的“当代愚公”黄大发被总书记拉着坐到自己身边合影留念。

这一幕引爆了热烈的掌声,这一帧定格的画面,暖心感人。

“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动情追思已逝世的科学家和其他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感情真挚又浓烈。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并用实际行动不断温暖、激励着他们。

从国家政策层面鼓励创新提升对科学家的回报,让科研人员安心坐热“冷板凳”。

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繁重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松绑解忧 减负“赋能”。

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看到这所千年学府依然焕发生机,青年学子朝气蓬勃,总书记非常高兴,感慨“你看,人才济济啊!”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5年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重要论断。

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定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历史反复证明总是模仿没有出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山西太钢,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2017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走进这家企业考察调研。第一次考察时,“85后”技术员廖席正在进行新项目,“手撕钢”的艰难探索,平均每两天失败一次。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让他鼓足创新勇气。

三年后,太钢涅槃重生。全球最薄“手撕钢”研制成功,再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生产车间,廖席紧张又兴奋,拿起一片“手撕钢”。总书记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说:“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长沙山河智能公司考察调研,听说企业成功研发2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产品。总书记高兴地对企业员工说:“今天天气虽冷,但我心里是热乎的,你们的创新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不忘叮嘱企业:“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

2022年5月14日,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圆满完成首飞试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大飞机制造被列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成果之一。

八年前的这一幕,人们记忆犹新: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登上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详细了解有关设计情况。

“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一句句叮嘱如今犹在耳畔。

壮阔东方潮,创新强国路。十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激励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奋力攻关世界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以“科技强国梦”铸“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前的视野、科学的谋划作出了战略指引,新时代科技创新事业书写了砥砺奋进的绚丽华章。

(作者/张俊 蒋可意 李美燕 成静岚)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