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科技“突围”新赛道丨张和平:寻菌30年 让世界看到中国菌
发布时间:2024-06-27 23:34 来源:奔腾融媒
在6月24日公布的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张和平主持完成的“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等奖。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张和平30多年坚持不懈的寻“菌”之路。
6月26日,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刚从北京领奖回来的张和平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今年,在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中,张和平团队主持参与了乳酸菌资源挖掘产业化示范项目。项目将通过创建高通量乳酸菌精准筛选技术,解决我国乳酸菌筛选技术落后和菌株匮乏难题,进一步实现乳酸菌菌种的自有化。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和平 筛选一些有价值的益生菌和乳酸菌,计划在一些养猪场、(治疗)奶牛的腹泻上,筛选一些新的菌株,进入产业化,为动物健康养殖,再增添一些新的功能、新的菌株。在人(用乳酸菌)的方面,围绕肠道菌群和健康,再做一些研究。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对乳酸菌资源还缺乏收集保护,没有自主研发乳酸菌的技术与能力。当时有关乳制品发酵剂的研发技术、知识产权以及菌种和产品几乎都被西方国家所掌控。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和平 那时候做的人几乎很少,我们就算是做得比较早的,困难很多,人少、钱少、条件差。
张和平暗下决心,要建立我们国家自己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打破西方国家对优良菌种的垄断。1989年,硕士毕业后,张和平留校任教,将乳酸菌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行程上百公里到偏远的牧区,只为采集一碗牧民自制的酸奶;走泥泞的山路、住漏风的窑洞,只为给村民家灶台上的一壶酸粥采样。有一次,他在青海采样时,遇到下雨,道路泥泞、湿滑,差点就掉入深坑,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赶往基层牧民家里采样。就这样,张和平带领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地收集、分离、鉴定,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保藏51286株乳酸菌。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焦杨波 有时候尤其是受到一些环境的变化,比如说下雨 阴雨天,或者说到海拔高的地方会有高原反应。张老师经常就是说,做一件事情就要干好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地把它干好,干完美。
“让中国酸奶用上中国菌种”,是张和平投身乳酸菌行业研究的初衷。张和平团队将科学研究与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开发了适合于奶牛养殖的乳酸菌制剂和青贮发酵剂,提升奶牛绿色养殖水平,还创建了国内最大的原料菌粉生产基地。近3年重点应用的企业产生效益175.42亿元,打破国外菌株、技术和产品垄断,扭转了我国乳酸菌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石磊 我公司将实现乳酸菌制品在食品、乳品和活菌药物等全产业链的创新应用。
6月24日,张和平主持的“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等奖。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杨建军 张老师取得的这么多成绩的原因就是一种坚守和坚持,30多年一直从事乳酸菌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带领团队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做人踏实、认真,科研方面也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和平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每天去围绕你的工作去做就行了。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科研是需要积累的,大的科研成果可能是需要几代人去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