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呼和浩特市:科技帮扶见实效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23-05-06 20:22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塞北四月春来早。正值春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蔬菜育苗和温室早春茬茄果类蔬菜管理进入关键期,在当地的田间地头和设施农业大棚里,科技特派员的身影开始活跃起来。

作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法人科技特派员团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也开始了密集的组团下基层工作安排。短短几天,全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就走遍了全市各旗县区。在呼和浩特赛罕区曙光村蒙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与企业负责人共同调查了年初示范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自育番茄品种“内番四号”、辣椒品种“星火一号”“北星六号”的出芽情况。

从多年前严格的“能者上,庸者下”的聘用制度,到如今稳定保持在500人左右的优秀团队,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运行已经日趋成熟,技术帮扶转化为农牧业生产力,最终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科技特派员的成绩正在愈发凸显。

01  点对点服务:送农技 暖民心

近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草莓种植技术服务小队的4名科技特派员如约来到村民石利俊大娘家的草莓种植大棚,一边仔细查看草莓的生长情况,一边和大娘拉着家常,耐心细致地强调接下来的种植注意事项。

石大娘笑着告诉记者:“今年我的草莓又能卖个好价钱,多亏了这4个好娃娃。”

去年这个时候,村民们的草莓都挂上了又大又红的果,石大娘家的草莓长势却没有起色,她急得团团转。在村民的建议下,石大娘联系到了草莓种植技术服务小队。石大娘回忆说,起初,她还将信将疑:“上门送技术,还免费,这年头还有这好事?”

一通电话,4名队员齐上门。通过实地查看、详细询问种植过程,队员们指出大娘在草莓前期种植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手把手地教大娘如何改进。凭借一系列补救措施,他们成功挽回了石大娘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自此,4个“娃娃”成了石大娘最信任的人。

“这4个娃娃隔三差五就来看看我,给我说道说道草莓咋种,现在啊,看不见他们我还心慌哩。”石大娘说出了心里话。

刚从石大娘家回来,队员乔永生又被草莓种植户张国林拉到了自家的种植大棚。“让乔大哥看上一眼,我心里就放心。”张国林说,2019年刚开始种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彻底的门外汉,种植草莓的技术都是跟乔永生学的。

4名队员说,成为科技特派员以后,他们参加了很多实用的培训,自己的种植水平提高后,他们又通过各种形式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其他草莓种植户。一年来,4人小队跑遍了赛罕区大部分草莓种植户的大棚,看到大家的草莓越长越好,他们由衷地感到自豪。

2022年至今,呼和浩特市共培养农村科技人才1000余名,带动3万多人就业,6家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获得备案,2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被评定为自治区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9个旗县区共组织30多期大规模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2000余人;呼和浩特市通过科技特派员开展了3000多场次小型现场技术指导,受益农民达2万多人次,实现了农技与需求的点对点对接。

02  组团大作战:盯产业 促振兴

呼和浩特市境内阴山山脉北麓的积雪还未消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研究员徐利敏就驱车来到武川县增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月虎家中,就今年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与他进行探讨与规划。

雷月虎介绍,合作社现有耕地1700多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葫芦和燕麦。徐利敏详细询问了马铃薯种植情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把自己编辑的《马铃薯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书籍送给合作社,便于他们在生产中精确识别病虫草害并准确用药。

“内蒙古科研机构的专家来指导种植,让我们心里有了底,技术指导和理论指导会成为今后我们种植过程中强有力的保障。”雷月虎说。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泰佳源牧场,居高不下的饲养成本一直是场长郝睿敏的心病。不久前,他拨通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奶牛高效养殖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求助电话,3名科技特派员组团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给出了综合建议——改建牧场。

改建后的新牧场里,犊牛日增重明显增长,发病率、死淘率都被控制在4%以内,新产牛状态得到很大的改善。郝睿敏高兴地说:“多亏了这些科技特派员,专业又负责,帮了我大忙!”

近年来,随着呼和浩特市养殖业、草种业的蓬勃发展,经营者对相关技术支持的需求也日渐多样化、高端化。如何为农民进行全方位服务成为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创新方向。

2021年,呼和浩特市开始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形式,充分挖掘驻呼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资源,将原来科技特派员单兵作战、单一服务的形式,改变为组团作战、全方位服务,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建起了首支法人科技特派员队伍。紧接着,又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相继建起了两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法人科特派专业团队数量达18个,专家人数达155 人,覆盖范围涉及奶牛、肉牛、生物饲料、特色果树、设施农业、食用菌等当地农牧业重点发展产业领域。

“我们基本可以做到大的农业园区基地都有固定的专家到位,小的园区基地可随时联系专家到位,普通农户可通过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及旗县区科技部门统筹安排实现技术服务和需求及时到位,共享科研资源。”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农村科技科科长刘博说。

03  打造产业链:严制度 见长效

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塔利园区的花卉基地,日光温室内玫红、淡粉、纯白、纯黄、青绿等数十种颜色的蝴蝶兰竞相绽放,远远看去,犹如一只只蝴蝶。穿梭其间的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包装作业,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制作盆景。

“呼和浩特的气候非常适宜花卉生长,温度不冷不热、光照强。因此花卉色泽鲜艳,抗病虫害能力强,鲜花存放时间长,当地的花卉有的已销往南方。”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郭燕忠告诉记者。

新城区塔利村现有高标准日光温室20栋,每栋配有独立加温设备,种植分布有高档花卉种植区和优质苗木繁育区,主要品种包括蝴蝶兰、火鹤、仙客来、君子兰、多肉植物等60余种。除供应本地市场外,产品还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西北等地市场。

目前,花卉基地的管护人员基本来自新城区的塔利村、讨思浩村等附近农村,这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还让这些村民从以前的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逐渐致富增收。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科技特派员为技术班底,以技术服务和科学种植为主要突破口,在农区建设了以花卉种植、优质苗木繁育及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基地。呼和浩特市将产品种植、服务和销售有机结合,小生产与大市场联合对接,形成了一条“种植户—基地—市场”的快捷产业链,产品销售方式以线上批发为主,产品主要批发到市内外各个大型花卉市场及超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和呼和浩特市农牧业产业化技术需求,改进科技特派员的选拔考核机制,在减人增效上作出实质性的改进;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把现有的学历低、技术差的科技特派员淘汰出局;强化对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的文化层次和技术能力要求,让更多既有学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充实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带动更多农民走上依靠科学增收致富的路子。”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附件:

上一篇: 习近平“典”亮新时代|科技创新篇

下一篇: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 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呼和浩特市:科技帮扶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3-05-06 20:45  来源:科技日报

塞北四月春来早。正值春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蔬菜育苗和温室早春茬茄果类蔬菜管理进入关键期,在当地的田间地头和设施农业大棚里,科技特派员的身影开始活跃起来。

作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法人科技特派员团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也开始了密集的组团下基层工作安排。短短几天,全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就走遍了全市各旗县区。在呼和浩特赛罕区曙光村蒙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与企业负责人共同调查了年初示范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自育番茄品种“内番四号”、辣椒品种“星火一号”“北星六号”的出芽情况。

从多年前严格的“能者上,庸者下”的聘用制度,到如今稳定保持在500人左右的优秀团队,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运行已经日趋成熟,技术帮扶转化为农牧业生产力,最终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科技特派员的成绩正在愈发凸显。

01  点对点服务:送农技 暖民心

近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草莓种植技术服务小队的4名科技特派员如约来到村民石利俊大娘家的草莓种植大棚,一边仔细查看草莓的生长情况,一边和大娘拉着家常,耐心细致地强调接下来的种植注意事项。

石大娘笑着告诉记者:“今年我的草莓又能卖个好价钱,多亏了这4个好娃娃。”

去年这个时候,村民们的草莓都挂上了又大又红的果,石大娘家的草莓长势却没有起色,她急得团团转。在村民的建议下,石大娘联系到了草莓种植技术服务小队。石大娘回忆说,起初,她还将信将疑:“上门送技术,还免费,这年头还有这好事?”

一通电话,4名队员齐上门。通过实地查看、详细询问种植过程,队员们指出大娘在草莓前期种植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手把手地教大娘如何改进。凭借一系列补救措施,他们成功挽回了石大娘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自此,4个“娃娃”成了石大娘最信任的人。

“这4个娃娃隔三差五就来看看我,给我说道说道草莓咋种,现在啊,看不见他们我还心慌哩。”石大娘说出了心里话。

刚从石大娘家回来,队员乔永生又被草莓种植户张国林拉到了自家的种植大棚。“让乔大哥看上一眼,我心里就放心。”张国林说,2019年刚开始种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彻底的门外汉,种植草莓的技术都是跟乔永生学的。

4名队员说,成为科技特派员以后,他们参加了很多实用的培训,自己的种植水平提高后,他们又通过各种形式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其他草莓种植户。一年来,4人小队跑遍了赛罕区大部分草莓种植户的大棚,看到大家的草莓越长越好,他们由衷地感到自豪。

2022年至今,呼和浩特市共培养农村科技人才1000余名,带动3万多人就业,6家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获得备案,2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被评定为自治区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9个旗县区共组织30多期大规模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2000余人;呼和浩特市通过科技特派员开展了3000多场次小型现场技术指导,受益农民达2万多人次,实现了农技与需求的点对点对接。

02  组团大作战:盯产业 促振兴

呼和浩特市境内阴山山脉北麓的积雪还未消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研究员徐利敏就驱车来到武川县增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月虎家中,就今年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与他进行探讨与规划。

雷月虎介绍,合作社现有耕地1700多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葫芦和燕麦。徐利敏详细询问了马铃薯种植情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把自己编辑的《马铃薯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书籍送给合作社,便于他们在生产中精确识别病虫草害并准确用药。

“内蒙古科研机构的专家来指导种植,让我们心里有了底,技术指导和理论指导会成为今后我们种植过程中强有力的保障。”雷月虎说。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泰佳源牧场,居高不下的饲养成本一直是场长郝睿敏的心病。不久前,他拨通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奶牛高效养殖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求助电话,3名科技特派员组团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给出了综合建议——改建牧场。

改建后的新牧场里,犊牛日增重明显增长,发病率、死淘率都被控制在4%以内,新产牛状态得到很大的改善。郝睿敏高兴地说:“多亏了这些科技特派员,专业又负责,帮了我大忙!”

近年来,随着呼和浩特市养殖业、草种业的蓬勃发展,经营者对相关技术支持的需求也日渐多样化、高端化。如何为农民进行全方位服务成为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创新方向。

2021年,呼和浩特市开始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形式,充分挖掘驻呼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资源,将原来科技特派员单兵作战、单一服务的形式,改变为组团作战、全方位服务,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建起了首支法人科技特派员队伍。紧接着,又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相继建起了两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法人科特派专业团队数量达18个,专家人数达155 人,覆盖范围涉及奶牛、肉牛、生物饲料、特色果树、设施农业、食用菌等当地农牧业重点发展产业领域。

“我们基本可以做到大的农业园区基地都有固定的专家到位,小的园区基地可随时联系专家到位,普通农户可通过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及旗县区科技部门统筹安排实现技术服务和需求及时到位,共享科研资源。”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农村科技科科长刘博说。

03  打造产业链:严制度 见长效

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塔利园区的花卉基地,日光温室内玫红、淡粉、纯白、纯黄、青绿等数十种颜色的蝴蝶兰竞相绽放,远远看去,犹如一只只蝴蝶。穿梭其间的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包装作业,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制作盆景。

“呼和浩特的气候非常适宜花卉生长,温度不冷不热、光照强。因此花卉色泽鲜艳,抗病虫害能力强,鲜花存放时间长,当地的花卉有的已销往南方。”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郭燕忠告诉记者。

新城区塔利村现有高标准日光温室20栋,每栋配有独立加温设备,种植分布有高档花卉种植区和优质苗木繁育区,主要品种包括蝴蝶兰、火鹤、仙客来、君子兰、多肉植物等60余种。除供应本地市场外,产品还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西北等地市场。

目前,花卉基地的管护人员基本来自新城区的塔利村、讨思浩村等附近农村,这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还让这些村民从以前的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逐渐致富增收。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科技特派员为技术班底,以技术服务和科学种植为主要突破口,在农区建设了以花卉种植、优质苗木繁育及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基地。呼和浩特市将产品种植、服务和销售有机结合,小生产与大市场联合对接,形成了一条“种植户—基地—市场”的快捷产业链,产品销售方式以线上批发为主,产品主要批发到市内外各个大型花卉市场及超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和呼和浩特市农牧业产业化技术需求,改进科技特派员的选拔考核机制,在减人增效上作出实质性的改进;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把现有的学历低、技术差的科技特派员淘汰出局;强化对呼和浩特科技特派员的文化层次和技术能力要求,让更多既有学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充实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带动更多农民走上依靠科学增收致富的路子。”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