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包县 农业增效
发布时间:2023-03-23 21:23 来源:奔腾融媒
内蒙古创新“科技包县”模式,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粮食增产综合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高效高质发展。
李少昆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栽培中心主任
“你要密植的话推荐这个品种,种植面积大的话,你种两三个品种也挺好。”
“在种植密度上,它跟选择滴灌带出水株距是不是有关系?”
“它主要是根据滴量和滴水的时间来控制灌溉的均匀度。”
这两天,在通辽市开鲁县,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领域的两位专家正在给农牧民进行玉米种植培训。全县各乡镇近100名科技人员、合作社负责人、科技示范户面对面听“国家队”专家讲技术。
202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开鲁县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推进玉米密植滴灌高产关键技术转化应用。
李少昆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栽培中心主任
针对去年生产中整个环节问题的分析,提出今年我们推广这项技术要注意的事项 。
引进科研院所,带动县域产业发展,这种被称为“科技包县”的模式,是内蒙古“科技兴蒙”行动“4+8+N”合作机制的新模式。2022年,在专家指导下,当地示范田平均亩产达1227.58公斤,刷新东北春玉米区千亩大面积高产纪录;全县180多万亩玉米,亩均增产约260斤,总增产玉米约4.7亿斤。
史广旭 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处长
我们先后开展了“科技包县”“科技小院”以及“创新驿站”等一系列的创新合作的模式,扩大“4+8+N”合作的覆盖面,把像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这样的一些创新主体吸引到自治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