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央媒聚焦内蒙古丨光明日报:“一湖两海”——璀璨明珠闪耀北疆大地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22-11-14 20:35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04版)

11月13日,《光明日报》4版刊发《“一湖两海”——璀璨明珠闪耀北疆大地》,具体内容如下:

乘车行驶在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不远处阳光照射的水面格外显眼,数百里静谧、清澈的呼伦湖呈现在记者面前。岸边,泛黄的芦苇随风摇曳;水中,成群的鸟儿翩跹嬉戏。

难以想象,有如此美景的呼伦湖也曾干枯,鱼类、鸟儿也曾消失不见。“通过及时的生态治理,才让水域、湿地得到恢复。”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兰诺尔管护站站长李国海感慨。

踏着松软的湖滩沿岸而行,只见呼伦湖东南部的浅水湖湾,几个身着醒目橙色救生服的工作人员正俯身忙碌。记者上前查看,一排排整齐的人工鱼巢映入眼帘。

“呼伦湖的土著鱼类资源退化严重,我们研发了适于湖水环境改善和土著鱼类适度恢复的水生生物操纵技术,并开展实验示范。”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望着眼前宽阔的湖面,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窦华山颇感欣慰:“这些年,呼伦湖逐渐恢复生机,湖水面积增加了近500平方公里,鱼类总量也增加了不少!”

还有更多变化让人欣喜!对症下药的精准治理,以科技为支撑的专项实验示范,不仅“治愈”了呼伦湖,也让乌梁素海、岱海重焕生机。如今,“一湖两海”这内蒙古三大淡水湖,犹如三颗闪耀的璀璨明珠镶嵌在北疆大地。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立新还记得“一湖两海”曾经的黯淡时光。“当时,湖泊普遍呈现快速萎缩、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等突出共性问题。”王立新回忆,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从那时起,王立新多了个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也是从那时起,王立新成日“泡”在“一湖两海”里。“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厘清了‘一湖两海’水生态退化机理,开展了呼伦湖污染源解析、生态安全评估和生态功能区划,提出了岱海生态补水方案,研发了‘一湖两海’内源和点源污染防控技术、河渠—湖泊连续体水质改善技术与水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等。”王立新说。

这次采访王立新时,他正在岱海忙活。秋风微拂,落日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旁水岸的草地上,岱海湖滨带控制实验正在进行。王立新指着眼前这块区域告诉我们:“为保证岱海的水质、不让湖面继续萎缩,我们的科研团队建立实验示范区,示范区内可实现农田亩均年用水量控制在110立方米以内,农田氮磷流失总量削减70%。”

正聊着,远处水面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两台挖泥机正在作业。“彻底解决岱海封闭性内陆湖问题,‘内治’只能治表,‘内治外引’才能标本兼治。目前,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也已完工。”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局凉城县分局副局长程凤岐介绍,一系列的治理保护措施,让岱海面积缩减呈放缓趋势,水质下降得到控制,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此时,在距岱海四百多公里的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早已在岸边架设好了专业设备,盐碱化导致的湖滨带植被严重退化、湿地生态功能减弱等问题正得到有效处理。澄澈的湖面上,鸟儿正沐浴着秋光嬉戏翱翔,好不惬意!


附件:

上一篇: 央媒聚焦内蒙古丨内蒙古大河湾:智能科技赋能黑土地 农业生产迈向智慧化

下一篇: 《“十四五”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出炉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央媒聚焦内蒙古丨光明日报:“一湖两海”——璀璨明珠闪耀北疆大地

发布时间:2022-11-14 20:00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04版)

11月13日,《光明日报》4版刊发《“一湖两海”——璀璨明珠闪耀北疆大地》,具体内容如下:

乘车行驶在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不远处阳光照射的水面格外显眼,数百里静谧、清澈的呼伦湖呈现在记者面前。岸边,泛黄的芦苇随风摇曳;水中,成群的鸟儿翩跹嬉戏。

难以想象,有如此美景的呼伦湖也曾干枯,鱼类、鸟儿也曾消失不见。“通过及时的生态治理,才让水域、湿地得到恢复。”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兰诺尔管护站站长李国海感慨。

踏着松软的湖滩沿岸而行,只见呼伦湖东南部的浅水湖湾,几个身着醒目橙色救生服的工作人员正俯身忙碌。记者上前查看,一排排整齐的人工鱼巢映入眼帘。

“呼伦湖的土著鱼类资源退化严重,我们研发了适于湖水环境改善和土著鱼类适度恢复的水生生物操纵技术,并开展实验示范。”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望着眼前宽阔的湖面,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窦华山颇感欣慰:“这些年,呼伦湖逐渐恢复生机,湖水面积增加了近500平方公里,鱼类总量也增加了不少!”

还有更多变化让人欣喜!对症下药的精准治理,以科技为支撑的专项实验示范,不仅“治愈”了呼伦湖,也让乌梁素海、岱海重焕生机。如今,“一湖两海”这内蒙古三大淡水湖,犹如三颗闪耀的璀璨明珠镶嵌在北疆大地。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立新还记得“一湖两海”曾经的黯淡时光。“当时,湖泊普遍呈现快速萎缩、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等突出共性问题。”王立新回忆,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从那时起,王立新多了个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也是从那时起,王立新成日“泡”在“一湖两海”里。“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厘清了‘一湖两海’水生态退化机理,开展了呼伦湖污染源解析、生态安全评估和生态功能区划,提出了岱海生态补水方案,研发了‘一湖两海’内源和点源污染防控技术、河渠—湖泊连续体水质改善技术与水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等。”王立新说。

这次采访王立新时,他正在岱海忙活。秋风微拂,落日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一旁水岸的草地上,岱海湖滨带控制实验正在进行。王立新指着眼前这块区域告诉我们:“为保证岱海的水质、不让湖面继续萎缩,我们的科研团队建立实验示范区,示范区内可实现农田亩均年用水量控制在110立方米以内,农田氮磷流失总量削减70%。”

正聊着,远处水面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两台挖泥机正在作业。“彻底解决岱海封闭性内陆湖问题,‘内治’只能治表,‘内治外引’才能标本兼治。目前,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也已完工。”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局凉城县分局副局长程凤岐介绍,一系列的治理保护措施,让岱海面积缩减呈放缓趋势,水质下降得到控制,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此时,在距岱海四百多公里的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早已在岸边架设好了专业设备,盐碱化导致的湖滨带植被严重退化、湿地生态功能减弱等问题正得到有效处理。澄澈的湖面上,鸟儿正沐浴着秋光嬉戏翱翔,好不惬意!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