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草学博士”
发布时间:2023-10-08 20:11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初夏时节,乌兰察布农业领域传来好消息,自主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燕麦新品种“乌莜1号”在察右前旗大田进行推广种植。
科研梦圆时刻,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综合办公室主任徐振朋感慨:“在实验室和试验田苦干的这6年,值!”
从建立燕麦育种田选株、高代材料、品鉴材料3967份到先后对引进的174个燕麦新品种进行种植资源评价,从南繁基地育种到原生地试验播种,2000多个日日夜夜,徐振朋和科研团队成员最终选育出能良好生长的燕麦新品种。
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徐振朋的全心付出换来的是2000亩土地上的新绿和农牧民购种成本降低50%。
当然,他与草业的联结远不止于此,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印证着徐振朋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与家国情怀。
播下理想种子 寻梦科研之路
35岁的徐振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7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在地里除草,12岁已成为种田的老把式,播种、浇水、施肥、收割,样样精通。
正因如此,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早已在他脑海中定格。“顶着大太阳,父亲下地干活,汗珠子不停地往下流,有时候流在眼睛里,他就拿干毛巾使劲擦,眨巴眨巴眼又开始弯腰干活。”徐振朋回忆说,看看地里,同父亲一样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日复一日辛勤劳作,但每年的种粮收入只够勉强维持生计。
徐振朋说,儿时的梦想是发明机械,让种田更加便捷。后来,他认识到种子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业的命根子,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才能让更多人劳有所获,劳而多得,不负耕耘。
拥有信念,就拥有了向目标前行的动力!从考上大学到博士毕业,他勤耕不辍,阅读国内外草业科学刊物,向教授请教课业难题,在实验室里验证各类数据……9年知识积累、专业积淀,让徐振朋在科研育种上更有底气。“做育种工作,光靠吃苦和撞运气是行不通的,必须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徐振朋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1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工作。当时,乌兰察布饲草育种领域鲜有人涉足。想要开展草种业技术攻关,培育新品种,难度可谓不小。
对徐振朋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更是将理想付诸现实的重要机会。热爱与执着抵消了所有顾虑,他选择接受挑战,投入到选育燕麦草新品种的工作中。
选择燕麦草作为培育对象,徐振朋有自己的考量:乌兰察布是我国燕麦原粮的最好产地,且燕麦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生态功能,培育特色燕麦草新品种实属因地制宜。
开展种业攻关 回报一方热土
育种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明确了目标,工作才有章可循。徐振朋说,此次选育新品种,在兼顾饲草品质的同时,重点针对耐旱、抗倒伏和产量高的特点开展工作。
燕麦人工授粉是培育良种的重要环节。每年6月是燕麦开花的季节,开花散粉仅有关键的数天时间,如果错过了,一年的辛苦便会白费,这时候也是徐振朋和团队成员最忙的时候。
30多摄氏度的室外气温下,育种大棚内热气扑脸,一丝风都透不进来。徐振朋戴着帽子,认真地剪穗、套袋、采粉、授粉、挂牌、记录,即使在大棚里已经连续待了好几个小时,但为了确定燕麦最佳授粉温度和空气湿度,他仍然没有要休息的意思。“徐博士对待科研极为认真,严格把控育种细节,数据对比一轮接着一轮,下结论更是慎之又慎。”他的助手郑成忠说,这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干事劲头,让我们敬佩不已。
一次次鉴定、选配、杂交,他乐此不疲,哪怕有很多考验等待着他。有时候,一个选育的品种抗性确定了,第二年还要重复种植,确定是否适应种植环境;品质和抗性确定后,还要面临制种产量问题,每一关都是挑战。
最终,6年的潜心研究换来了喜人的结果:经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会议审定,“乌莜1号”登记为育成品种。目前,已在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化德县等7个旗县进行示范种植,开展良种扩繁2000亩。
如今“乌莜1号”作为草种表现优异:具有抗旱、耐瘠薄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的特点;在沙土、壤土、沙壤土、黑钙土上均能良好生长;含有粗蛋白、粗脂肪和钙等营养物质,牛羊吃了之后能促进生长,有育肥的作用;乳熟期每亩平均可生产鲜草3500公斤或青干草900公斤,量大质优的燕麦草成为重要的饲料资源。
当然,这个青年科技工作者回报这方土地的方式不只有育种。他开展的“燕麦产业加工系列品种选育、引进与推广”项目,累计在乌兰察布市及周边区域推广燕麦456.2万亩,该项技术成果获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无独有偶,他开展的“基于宽幅精播下的燕麦提质增效综合栽培模式的开发与推广”项目,累计在乌兰察布市10个旗县推广157.5万亩,与燕麦传统栽培技术相比亩产量提高38.4公斤,该项技术成果获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
因为深耕于土地,徐振朋的科研成果助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因为怀着一片深情,他的创新实践正在为更多农牧民带来实惠。
推进种养循环 实现绿色发展
在察右前旗玫瑰营镇原料鸡生态养殖供应基地,3000只绿壳蛋鸡正在食用“特殊”配方的饲料。这种饲料可不简单,由黑水虻虫和当地种植的燕麦为原材料,营养价值高,能够提高鸡的品质和价值。更不简单的是,基地采用了一套生态循环绿色种养模式,能够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然而,这样的模式在推行之初,却受到质疑。人们觉得循环过程复杂,专业性强,投入成本大,再加上是一个年轻后生来推广,心里直犯嘀咕。面对困难,徐振朋并不气馁。他说:“大家不接受,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这套模式的益处。于是,我拉着合作社负责人坐下来‘算账’,从购买原料到鸡粪处理,从经济效益到生态效益,一笔一笔给他们算清楚、讲明白,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基地的主要产品是鸡蛋和风干鸡,采用家传秘方和工艺进行制作,对鸡的品质要求非常高。经过徐博士的几次讲解,我们意识到调整饲料配方对增强鸡的抗病能力、改善肉质和风味具有重要作用,再加上他给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我对这套模式更有信心了。”基地负责人李杰说,该模式让基地年收入增加10万余元,带动周边50余户农牧民增收。今年,基地又购买了3000只绿壳蛋鸡,走生态循环绿色种养之路,带动大家持续增收。
这套生态循环绿色种养模式是近几年徐振朋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为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探索开发的重要发展模式。该模式用当地种植的燕麦为边鸡提供饲料,鸡粪用于养殖黑水虻虫,虫粪再为燕麦种植提供养料,将上一环节废弃物转化为下一环节资源,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徐振朋介绍,目前该模式已在察右前旗、察右后旗、商都等地进行应用推广,带动3家合作社、100余户农牧民增收致富,每户年增收5000到10000元。
近几年,徐振朋新组建了绿色种养循环团队,开展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对畜禽粪便、餐厨垃圾和秸秆等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构建了2套生态循环绿色种养模式,目前均处于中试阶段,正在为助推乡村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如果说每一次科学探索,都始于一束心中的光,那么,徐振朋的光源于对父辈辛苦劳动的体谅、对土地长出累累果实的期望,更源于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循着这束光,他正投入到苜蓿和饲草燕麦新品种选育研究中,继续做好草种业攻关。他坚信,在他和青年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带来新的科研成果,让更多绿色铺展大地、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