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畜禽良种化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
发布时间:2023-03-14 09:05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过去一年,锡林郭勒盟种业振兴实现新突破,通过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和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全盟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畜禽良种化率稳定在95%以上,农牧业发展生态效益、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基础稳步夯实。
强农强牧,种业先行。2022年底,锡林郭勒盟科技成果推介大会首次发布了“蒙古羊高繁多胎选育分子标记和基因芯片”创新科技成果,累计检测蒙古羊(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1万余只,为高繁多胎蒙古羊新品系培育提供了科技支持。位于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的知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芯片检测后选育的携带多胎基因的基础母羊就有200只,负责人朱勇说:“芯片检测认定后,双羔率第一年就提升了30%。”目前该项目作为盟本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相关成果已在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推广,进一步提升我国绵羊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能力。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去年,锡林郭勒盟肉羊良改化比重达到99.7%,已建成肉羊国家核心育种场1处,提升重点种羊场9处,扩繁场和核心群分别达到110处、1500群,优质种公羊年供给能力达到3.5万只,“种羊场+扩繁场+核心群”良种肉羊繁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肉牛方面累计引进优质良种肉牛10.5万头,年均完成黄牛改良85万头以上,安格斯等高端肉牛养殖规模达到12万头,居全区首位。同时,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蒙古牛、蒙古马、阿巴嘎黑马等5个地方品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划定6个保种场和保护区。已完成330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和系统调查及11个畜禽品种生产性能测定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主培育的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符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肉牛新品种华西牛在乌拉盖草原育成,截至2022年底,乌拉盖管理区华西牛存栏规模3.4万头,占全国华西牛总存栏量的64%,成为华西牛培育主要育种基地。今年,锡林郭勒盟将加快华西牛的选育推广,推广应用华西牛冻精10万枚,新增育种群规模达到3000头,打造全国最大的华西牛供种基地。此外,2023年,锡林郭勒盟还将抓好蒙古马、蒙古牛、苏尼特双峰驼等地方优良畜种资源保护,争取将地方品种全部纳入国家畜禽资源保护品种名录,同时农作物良种繁育面积将增至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