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科技政声

加强科技创新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访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4-04-01 23:29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深化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怎样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如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

科技创新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改造,从本质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

人民日报

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阴和俊

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改造,增强劳动者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劳动对象种类和形态,创造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拓展生产新边界,塑造发展新动能,从本质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

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随着科技创新带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升级、拓展,新型劳动者需要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掌握先进设备以适应新型生产模式。同时,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5G通信、智能网联、无人工厂、智慧港口等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消除或弱化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

科技创新能够极大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类别,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广阔空间。一方面,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元宇宙、脑机接口、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对象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劳动资料革新升级,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孕育出一大批具有更高科技属性的新型劳动资料,推动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不断提高,生产过程向平台化、网络化、协作化转变。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形态重塑升级,推动生产力不断进步。


抓好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活水”,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人民日报

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阴和俊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抓好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活水”,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立足当下,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问题;面向未来,着力加速未来科技突破、构筑未来产业先发优势,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先手棋”。

一是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趋势研判。密切关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先进能源等科技前沿突破方向和最新趋势,强化对科技变革性、苗头性态势分析,研判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技术和技术群。持续开展常态化技术预测,针对重点前沿领域和未来竞争热点开展动态监测,加强多元布局和并行推进。

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加快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优势,集成各方面创新资源,开展“大兵团”作战,加快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

三是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快研发攻关。从国家紧迫需求出发,举全国之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突破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等瓶颈制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是加快实施引领未来的重大科技项目。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需求,凝练部署一批能够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突出前沿技术交叉融合,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

如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阴和俊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转化成为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和发展。

科技部将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各环节,依托我国广阔市场空间和丰富场景优势,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二是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大需求,强化系统观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谋划、一体设计,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协调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试点示范,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是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两大需求为牵引,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综合运用信贷、基金、债券以及科技保险等金融手段,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灵活充足的资金供给,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人民日报

如何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阴和俊

改革的过程就是生产关系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需要通过改革形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是释放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的有效手段。

下一步,按照党中央部署,科技部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是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统筹健全科技政策体系,针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新技术研发应用的法律制度,优化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土壤。


附件:

上一篇: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求是》撰文:让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下一篇: 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公开课”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科技政声
科技政声

加强科技创新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访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

发布时间:2024-04-01 23:46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深化了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怎样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如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

科技创新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改造,从本质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

人民日报

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阴和俊

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改造,增强劳动者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劳动对象种类和形态,创造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拓展生产新边界,塑造发展新动能,从本质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

科技创新能够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随着科技创新带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升级、拓展,新型劳动者需要具备更多专业知识、掌握先进设备以适应新型生产模式。同时,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5G通信、智能网联、无人工厂、智慧港口等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消除或弱化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

科技创新能够极大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类别,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广阔空间。一方面,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元宇宙、脑机接口、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对象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劳动资料革新升级,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孕育出一大批具有更高科技属性的新型劳动资料,推动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不断提高,生产过程向平台化、网络化、协作化转变。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形态重塑升级,推动生产力不断进步。


抓好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活水”,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人民日报

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阴和俊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抓好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活水”,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立足当下,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问题;面向未来,着力加速未来科技突破、构筑未来产业先发优势,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先手棋”。

一是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趋势研判。密切关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先进能源等科技前沿突破方向和最新趋势,强化对科技变革性、苗头性态势分析,研判可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技术和技术群。持续开展常态化技术预测,针对重点前沿领域和未来竞争热点开展动态监测,加强多元布局和并行推进。

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加快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优势,集成各方面创新资源,开展“大兵团”作战,加快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

三是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快研发攻关。从国家紧迫需求出发,举全国之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突破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等瓶颈制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是加快实施引领未来的重大科技项目。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需求,凝练部署一批能够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突出前沿技术交叉融合,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

如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阴和俊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转化成为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和发展。

科技部将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各环节,依托我国广阔市场空间和丰富场景优势,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二是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大需求,强化系统观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谋划、一体设计,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协调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试点示范,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是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两大需求为牵引,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综合运用信贷、基金、债券以及科技保险等金融手段,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灵活充足的资金供给,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人民日报

如何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阴和俊

改革的过程就是生产关系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需要通过改革形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是释放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的有效手段。

下一步,按照党中央部署,科技部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是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统筹健全科技政策体系,针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完善新技术研发应用的法律制度,优化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土壤。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