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人民防空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保局
  • 信访局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科技政声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新阶段

来源:江苏科技 发布日期:2023-02-24 17:29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前所未有,作用发挥前所未有,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图源:国新网发,徐想 摄

王志刚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自主创新到自立自强、从跟跑参与到领跑开拓、从重点领域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这十年是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最快的十年,也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发挥最为彰显的十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过去十年,我国科技实力跃升,在全球创新版图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预计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引用排名前千分之一的世界热点论文占全球总量的41.7%,高被引论文占27.3%。我国不仅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成为了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同时,科技全面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源头供给。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在若干重要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坚持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积极布局新赛道,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加快场景应用。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有力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为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更加精准而全面的支撑。

“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充分显现,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发展质量和持久动力,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加广阔的新愿景、带来更加美好的新期待。”王志刚表示。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图源:国新网发,刘健 摄

此外,改革攻坚发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一轮中关村先行先试在基础研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先试用后付费等方面率先开展,23家国家自创区和177家国家高新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社会支持创新、投入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扩大开放合作,积极打造有利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创新生态。王志刚介绍道,我们坚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新冠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开展联合资助。“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成果丰硕,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重点领域搭建更多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为来华工作的各国人才提供广阔发展舞台,让中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的沃土。

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捷报频传,天和、问天、梦天三舱齐聚天宇,中国空间站傲立太空,夸父探日、青藏科考、微纳卫星、量子传输、质子治疗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新步伐,“科技冬奥”保障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高水平参赛,科研攻关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李艳茹

校对:薛晓明

初审:赵月

终审:李杰


附件:

上一篇: 国新办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举行发布会

下一篇: 科技部召开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会

中国政府网
国家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19004535号 呼和浩特市网监备:150105020008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科技政声
科技政声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3-02-24 17:23  来源:江苏科技

“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前所未有,作用发挥前所未有,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图源:国新网发,徐想 摄

王志刚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自主创新到自立自强、从跟跑参与到领跑开拓、从重点领域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这十年是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最快的十年,也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发挥最为彰显的十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过去十年,我国科技实力跃升,在全球创新版图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预计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引用排名前千分之一的世界热点论文占全球总量的41.7%,高被引论文占27.3%。我国不仅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成为了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同时,科技全面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源头供给。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在若干重要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坚持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积极布局新赛道,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加快场景应用。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有力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为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更加精准而全面的支撑。

“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充分显现,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发展质量和持久动力,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更加广阔的新愿景、带来更加美好的新期待。”王志刚表示。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图源:国新网发,刘健 摄

此外,改革攻坚发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一轮中关村先行先试在基础研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先试用后付费等方面率先开展,23家国家自创区和177家国家高新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社会支持创新、投入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扩大开放合作,积极打造有利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创新生态。王志刚介绍道,我们坚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新冠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开展联合资助。“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成果丰硕,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在重点领域搭建更多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为来华工作的各国人才提供广阔发展舞台,让中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的沃土。

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捷报频传,天和、问天、梦天三舱齐聚天宇,中国空间站傲立太空,夸父探日、青藏科考、微纳卫星、量子传输、质子治疗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新步伐,“科技冬奥”保障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高水平参赛,科研攻关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李艳茹

校对:薛晓明

初审:赵月

终审:李杰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呼和浩特市网监备:150105020008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