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技厅:精准施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助力“助企行动”纵深推进
发布时间:2025-04-18 22:4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规划与重大任务处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
2025年是自治区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六个行动”的关键之年。4月17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入开展‘六个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助企行动”专场,自治区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池波系统介绍了以“科技兴企”为核心的支持举措,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引导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集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01/
政策先行
激活企业创新“源头活水”
自治区科技厅立足“1+7+N”科技政策体系,不断优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按照企业研发投入增量给予后补助支持。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支持范围,对所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科研经费奖励。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对在自治区科创版挂牌企业给予资金奖补。
“政策的关键在于‘穿透力’。”池波表示,自治区科技厅以“科技政策落地强化年”为契机,推动各部门协同落实企业创新激励政策,持续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在惠企政策供给精准度、宣传知晓度和落实执行力上打好“组合拳”,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包,让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创新动力。
加大对企业金融支持,注入“源头活水”,不仅是稳定经济增长关键举措,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自治区科技厅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速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会同自治区金融办、财政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突围工程的意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打通“科—企—金”链条,破解融资“最后一公里”。
02/
梯次培育 打造“中小—高新—标杆”创新企业矩阵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探索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夯实创新根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题中之义。
2025年,自治区科技厅将针对企业成长不同阶段,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标杆企业”三级培育链,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新格局。
“不仅注重数量,更强调质量。”池波介绍,深入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组织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惠企政策解读,为企业提供科技项目申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合作、科技型企业申报等“一对一”创新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培育效率。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和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持续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391家。2025年,下达高新技术企业奖补经费8865万元,激发企业更大创新活力。
03/
科技“突围” 让企业接好科技创新“第一棒”
企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科技“突围”的“中流砥柱”。
为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点位项目全部由企业“出题”,共发布37项“揭榜挂帅”技术需求,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出题、能者解题,让研发更贴近产业需求。”池波介绍,通过鼓励企业牵头承担科技“突围”工程、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计划等各类科技攻关任务,推动技术研发从“实验室导向”转向“市场导向”,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外,自治区科技厅全力推动“蒙科聚”创新平台建设, 为企业与创新资源“架桥铺路”,加速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2025年以来,通过平台已举办蒙科聚发布会8期、发布科技成果及需求43项、转化科技成果39项、转化金额9128万元,为科技企业融资4616万元。
助企行动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政策供给到生态构建,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自治区科技厅将继续深入落实助企行动实施方案,以“科技兴企”为支点,全面深化科技机制体制改革,在创新主体培育、加大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创新能力,推进助企行动向纵深发展,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撬动全域创新能级加速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