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强化政策落地、优化创新生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5-02-18 22:4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实现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内蒙古深刻认识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和科技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出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化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精准支持,启动实施“助企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新春伊始,自治区科技厅抢抓“1+7”科技政策体系出台契机,聚焦政策落实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听取各类创新主体意见,持续强化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引导与精准支持,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为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更好更充分享受科技创新政策红利,科技厅全面梳理科技领域的惠企政策,不断增强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进行细致分类,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政策宣传方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详细阐释政策要点,并入园进企开展政策宣讲,确保每家民营企业都能精准对接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近年来,自治区积极营造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特别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郝喜红表示,好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自治区科技厅今年将实施“科技政策落地强化年”活动,按照自治区“助企行动”要求,以民营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增强研发投入,推动项目、人才、成果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支持民营企业强化协同创新,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参与重大创新。同时,强化自治区党委科技委的统筹作用,推动各部门协同落实企业创新激励政策,持续聚焦民营企业所需所盼,在惠企政策供给精准度、宣传知晓度和落实执行力上打好“组合拳”。
内蒙古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引导,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促使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2024年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13万亿元,资产总额为1.58万亿元。截至目前,全区200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88%。
近日,位于呼和浩特市的“蒙科聚”创新生态馆一期建设已经完成,该馆以“创新・聚合・聚变”为主题,对来自在“蒙科聚”注册的区内民营企业300余项国内外领先高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展览推介。
“‘蒙科聚’作为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总枢纽,将充分发挥科创服务‘一张网’、供需对接‘一座桥’和科创生态‘一张图’作用,推动区内外科技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资本运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服务资源向民营企业集聚,推动创新要素在民营企业这个‘熔炉’里产生聚变。”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三级调研员杨勇说。
据介绍,今年“蒙科聚”牵头实施“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和“创新积分制”等重大科技改革任务。其中,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实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对试点范围内的区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先尝后买”,有望改善和解决民营企业缺乏资金开展成果转化活动的问题。同时,“蒙科聚”平台通过创新积分支持,鼓励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研发、孵化、转化、金融与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项目在“蒙科聚”平台孵化为企业,创新型企业在“蒙科聚”平台获得成长的,都将获得“创新积分”奖励支持。
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下的良性循环。近期,因应杭州“六小龙”的爆火出圈现象,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在系统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围绕杭州“六小龙”的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杭州‘六小龙’的崛起从根本上来自于杭州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执着,对未来产业、前沿科技产业的追求,以及企业创新生态的持续耕耘。”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表示,学习杭州“六小龙”模式,首先要优化企业创新生态环境,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切实提升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其次要结合本市实际,精准选择赛道,打造特色产业高地,不断推出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还要接续实施科技突围战略,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合成生物、工业芯片等前沿领域谋划一批科技“突围”点位,协同打造一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应用场景,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为呼和浩特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营企业的需求所在之处,就是政策的着重点所在。在内蒙古,随着多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以及民营经济利好政策的精准直达,民营企业将进一步享受政策红利,在稳就业、促增收中大显身手,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势成为促进创新的强引擎,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