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激增156.72%!2024年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亮点都在这→
发布时间:2025-01-22 22: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发布《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登记成果统计分析报告》,全区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2012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达1557项,产出经济效益2307亿元,较上年增加156.72%。
看数量
连续三年递增!
据报告统计分析显示,近三年来,自治区应用类技术成果登记数量逐年递增,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2024年自治区登记成果2012项,成果总量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达1557项,基础理论类成果417项,软科学类成果38项。
在2012项登记科技成果中,由企业完成科技成果1006项,占成果总数50%;企业科技成果产出知识产权3239项,占比达67.68%,已授权专利占比69.49%;企业完成成熟应用阶段性成果794项,占比达50.10%,各项明显高于其他分类。表明我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投入科研开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得到增强,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专院校完成科技成果433项,其中基础理论217项,分别占成果总数的21.52%和基础理论总数的52.04%,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高等院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看转化
经济效益激增156.72%!
2024年,登记的1557项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仍以原始创新成果为主,达到1246项;这些成果产出的经济效益达2307亿元,较上一年增加156.72%。
这些数据表明,我区科技成果创新形式主要表现为对科学技术开发的扩展与补充、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原始创新能力是科技人才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根本保证,科技人才只有具备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在科学研究的创新办法及创新思维上,具有超前性、前瞻性;在科研课题选择上,敢于选择具有风险性的重大科研课题,因而能够取得较大的原创性、突破性的科技成就。
在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共232项,占总数14.90%,国内领先、国内先进806项,占总数的51.77%,充分说明我区科技创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看人才
科研人员向年轻化方向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保障,自治区科技厅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出台一系列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政策举措,形成减负、培养、使用等多方面、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成长条件。
在2024年我区登记成果中,35岁以下科研人员3998人, 占成果登记人员23.26%;36~45岁科研人员7417人次,占成果登记人员43.15%;46~55岁科研人员3818人次,占成果登记人员22.21%;56~65岁科研人员1801人次,占成果登记人员10.48%;65岁以上科研人员153人次,占成果登记人员0.90%。
根据统计,55岁以下的完成人员有15233人次,占登记人员总数的88.63%,中青年是科技项目研究人员的主体,科研人员向年轻化方向发展,也使得中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逐步成为全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科技激励政策供给,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加强科技成果管理,规范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加大绩效跟踪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作用,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