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草开出“致富花”——“三区”科技人才为产业添“智”更添“质”
发布时间:2024-12-14 22: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 赤峰市科技局
走进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北虫草产业园区,工人们正在忙着日常管护,新接菌的北虫草长势良好。
北虫草产业作为当地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园区辐射周边农户近400户,棚体规模400余栋,年产鲜虫草6500吨,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年产值达1.1亿元。
“专家手把手教我们先进技术,以前每盆虫草产量也就一斤左右,现在能稳稳地到一斤二两,每年收入增加了上万元!”太平地镇种植户宋晓慧喜笑颜开地说道,种植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专家指导,大家对种植北虫草信心更足了。
范文丽现场指导种植技术
宋晓慧口中说的专家,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赤峰人。2023年,沈阳农业大学教授范文丽作为自治区“三区”科技人才被选派到太平地镇,组成常驻科研团队,为当地引进4种新菌种,使产量增加百分之二十,通过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帮助农户提升种植管理水平,推动北虫草产业科学化、标准化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添智增力,成为强镇富民的“新兴样本”。“不仅要将技术带到家乡,更要把它留在家乡。”范文丽坚信,要用技于地,更要授技于人。针对栽培户、企业人员、对北虫草栽培有意向的农户等不同主体,范文丽组织多场培训,面对面教授栽培技术,内容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制作、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及采收等,推广北虫草规范化种植。
一年来,范文丽带领常驻科研团队以现场技术服务和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完善生产流程、规范生产环境条件、改进生产设施,解决了虫草菌种因环境因素造成的生长过旺、生长停滞等现象,大幅降低种植环节的污染率,虫草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
“在常驻科研团队牵线搭桥下,促成汇融生物公司和沈阳农业大学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专家工作站。”赤峰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该站以北虫草产业化发展为基础,构建以“北虫草培育—饲料(有机肥)—有机养殖(种植)—虫草原料—虫草培育”为核心的有机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产品生态绿色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今年,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沈阳农业大学将选派“三区”科技人才增至6人。依托沈阳农业大学人才和学科优势以及太平地镇虫草产业优势,园区成功获批松山区首家国家级“科技小院”——内蒙古松山北虫草科技小院。
内蒙古松山北虫草科技小院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精心组织、积极推进“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计划实施,聚焦全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定位,围绕“三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