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韬: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聚力“突围”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4-11-30 22:00 来源:内蒙古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面对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自治区科技厅聚力抓好关键领域改革,研究制定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科技基础条件、深化成果转化机制、最大限度赋予科研团队自主权等13项重点改革政策措施,引领改革向纵深推进,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的作用,为闯新路进中游注入强大动力,为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坚强支撑。记者日前采访了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韬。
内蒙古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结合实际提出我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举措和要求。自治区科技厅如何以强化科技领域改革顶层设计激发创新体系活力?
张文韬
自治区党委着力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自治区党委科技委统筹领导作用,为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把方向、定目标、谋全局,出台“科技兴蒙”升级版政策措施。自治区科技厅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一是坚持规划政策措施一体化,推动各类科技创新规划、意见方案、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等保持政策一致性,推动财政、金融、产业、教育、人才等工作相互协调。二是坚持创新资源要素布局一体化,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统筹布局科技创新各类任务、工程、计划、平台,避免出现重复、分散等问题。三是坚持创新人才培育考评一体化,建立和完善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优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为科研人员减少工作量70%以上。
内蒙古日报
科技“突围”工程是自治区党委着眼以点带面、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治区科技厅如何聚焦科技“突围”工程精准发力?
张文韬
以深入推进科技“突围”工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我们全面启动“4+1”个突围点位,部署了36项重点任务,合计投入28.17亿元,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集聚11位院士领衔的19个专家团队牵头组队开展攻关,各盟市积极跟进,形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新局面。坚持自治区党委科技委统筹谋篇,以“领域突围、点位突破”,布局新点位新领域新赛道,打好有组织科研“组合拳”,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强化党委科技办协调职能,加强各部门协同联动,完善科技创新多点“突围”攻坚机制,在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方面同向发力,建立以产业落地为导向的过程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自治区科技咨询委作用,提高重大项目布局科学性,降低技术路线试错风险。强化“突围”工程与自治区重点产业链、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的衔接,努力通过一个重大项目、引进一个龙头企业、形成一条产业链,推动实现科技“突围”工程效益最大化。
内蒙古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自治区科技厅在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过程中,如何创新举措形成创新合力和创新氛围?
张文韬
以狠抓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升创新辐射带动能力。紧密结合国家所需、我区所能,打造富有内蒙古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应用场景、区域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我区布局。创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围绕基础研究打造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围绕技术应用构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布局建设一批自治区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融合新路径,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机制。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先后获批国家乳创中心、稀土制造业中心,特种车辆和白云鄂博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鄂尔多斯、巴彦淖尔2个国家级示范区,持续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申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园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着力提升县域创新能力,补齐发展短板。
以加强技术转移和企业培育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产出力。充分发挥“蒙科聚”引领带动作用,出台积分奖励政策,对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给予资金支持,定期向全社会征集科技成果和创新需求,推动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充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今年前10个月,通过平台带动全区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4.73%、52.32%。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探索“先使用后付费”转化模式,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成效显著,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年均增长率分别达50%以上、20%以上,持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支持政策,落实好普惠性措施,培育更多科技型企业实现“微升小”“小进高”“高变强”。突出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总抓手地位,强化以“链”带“面”,带动院士专家工作站、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向重点产业链集聚,形成创新合力和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