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引领绿色发展新纪元:耕作模式的革命性转变
发布时间:2024-06-25 22:00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成果转化促进处、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在辽阔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一个前所未有的绿色耕作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它带来了农田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实现了耕地产能的稳步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这一模式源于一项名为“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的重大科研项目,该项目近日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路战远研究员继2010年后,时隔14年再次主持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北方农牧交错区,这片承载着我国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和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区域,长期以来却饱受干旱多风、沙尘暴频发以及耕地退化等问题的困扰。面对这一挑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研究员带领团队瞄准这一重大难题,一步一个脚印,破解了系列科技难题,探索出一条农田生态保护、生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协同发展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项目团队历经数年艰辛探索,联合了内蒙古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乌兰浩特顺源农牧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创新团队,重点针对农田风蚀防治、地力定向培育和作物增产增效三大生产生态难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必须结合区域条件和特点,研发出便于操作的技术体系和模式,对耕地资源进行保护,更为生态环境构建起坚实牢固的防线。”路战远表示,项目以破解保护性耕作在农牧交错区发展的适应性难题为突破口,在阐明农田表土颗粒风蚀释放规律基础上,揭示农田退化风蚀作用机理,突破了“茬、秆、垡”多方式阻风控蚀关键技术与装备系统,实现了农田地力止损的新突破,农田风蚀减少35%~72%,探索出了世界同类农牧交错区农田风蚀防治的新途径,成为让土地得到“休养”的同时,又减轻人们劳作的耕地保护与利用的新方式。
在农田地力退化机理研究基础上,该项目创建了农牧交错区退化耕地质量评价与差异化利用新方法,重点研创多路径有机质提升、养分调盈补亏等地力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革新传统耕作模式,创新了以秸秆还田和免少耕为主体、少免交替定期松翻的轮耕沃土新制度;集成创建不同等级农田“保-养-用”协同的地力培育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3至5年地力提升0.5个等级以上,作物平均增产9%~23%,破解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用、养”失衡的重大难题。
为了推广这一成果,项目团队依托试验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构建了“研究—熟化—示范—推广”一体化科技创新与应用平台。他们建立了从省级推广单位到乡镇、示范户的立体技术扩散网络,确保了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截至目前,成果入选农业农村部和省级主推技术24项、编制标准63项,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兴安盟等盟市大面积推广,并在山西、河北、甘肃、宁夏、吉林等农牧交错区示范应用。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产粮食200多亿斤,农业增收节支230多亿元,有力支撑了农牧交错区耕地保护与利用,实现了区域农田地力和产能双提升。
同时,该成果“农田风蚀防治”“实施保护性耕作”等核心内容写入了《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冬季免耕留茬制度”写入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16号文件,率先在省级层面将农田风蚀防治纳入法治轨道,开启了绿色发展新纪元。
这一项“让大地和农民都开心”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国农学会等第三方组织专家组评价认为“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不仅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国家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重大工程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也为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随着这一绿色耕作新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北方农牧交错区将迎来更加繁荣和绿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