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经验大起底 | 专家带来“新”技术 农民过上“甜”日子——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赋能玉米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4-06-19 22: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外国专家局(科技合作处)
夏意渐盛,绿意正浓。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区,静享微雨浸润,默默孕育希望。驻足田间,放眼望去,片片绿野,根壮叶茂,舒展出一片辽阔的好“丰”景。
“要想玉米更健壮,苗期管理一定要注意,现在正是玉米7-8叶的展叶期,要进行第一次化控。等长到9-10展叶时,实施第一次给水给肥,解决小喇叭口期穗分化的问题,大约每亩地20-25方水就可以。”在示范区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入驻团队首席王克如研究员冒着酷暑站在地里观察玉米的长势,一边观察一边给大伙讲解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全力实施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取得丰硕成果。借助“北京智力”,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应用,实现了无地膜玉米高产,破解了玉米覆膜种植地膜残留污染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具体技术方案,进行大面积推广,为农业高质量发展铺就一条“黄金路”。
模式探索,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连日来,行走在通辽市开鲁县乡间小道,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在生机勃勃的大地上蓄势待发。开鲁县以“科技包县”为依托,在当地开展玉米密植高产种植示范,当地示范田平均亩产达1227.58公斤,刷新东北春玉米区千亩大面积高产纪录;全县180多万亩玉米,亩均增产约260斤,总增产玉米约4.7亿斤。
“通过合理密植与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融合运用,显著提高了当地玉米生产水平,没有增加水肥投入量,实现了产量、效率与效益的协同提升,形成了东北补充灌溉区的节水增粮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道出了玉米增产增收的“科研秘籍”。
在京蒙科技合作牵引下,2019年,通辽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深入合作,进行玉米技术攻关、集成示范。202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开鲁县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推进玉米密植滴灌高产关键技术转化应用,共同探索“科技包县”模式,有效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
2023年2月,北京市政协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签署“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组织实施,持续加强优势互补,全面深化科技合作。
“乘借‘京蒙协作’东风,今年4月,我们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共同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围绕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专用化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沙区耕地增粮保育以及旱作区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等合作研究与全域推广,共同创建中国玉米生产与科技创新高地。”通辽市科技局局长白斯勤说,今年通辽市各旗县区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应用已初步完成,推动全市1000万亩灌溉玉米全面应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实现全市节水增粮20亿斤。
突破单产,提供丰产澎湃动力
“以‘科技创新倍增计划’为契机,自治区科技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共建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旨在推动京蒙之间科技资源信息互通以及推动人才、成果供需对接,深化两地科技协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林波介绍道,让“技术”与“需求”的“双向奔赴”转变为“多向赋能”,把更多符合内蒙古发展实际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广袤的田野上,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提供生产力。
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推动京蒙科技协作的“前沿阵地”,发挥专业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建设研发平台,启动实施了“玉米密植滴灌高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基础研发和成果转化,持续对玉米高植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玉米高效增产的种植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高植技术的步伐稳步加快。
“玉米单产突破1400公斤大关,植保贡献率17.5%!”2023年,巴彦淖尔市在玉米稳产高产成绩单上取得傲人成绩。
“我种了多少年地了,玉米每年的产量也就是1200公斤(每亩),去年产量是最高的,每亩地产量达1421.5公斤。这个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真是好,不哄人,实实在在有产量。”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南苑村村民对“高科技”种植赞不绝口。
“通过‘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户’模式,推广单产提升技术由示范区向周边农户扩展,辐射带动全市建设‘吨粮田’。”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局长张涛表示,我市将继续抓好大面积单产提升这个头号工程,积极创建整建制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市,力争到2030年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亩均增产200公斤;“吨粮田”推广区达到 400万亩以上,亩均增产150公斤,实现多增产16亿斤。
推广应用,助力农业升级迭代
2023年,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南苑村亩产1421.5公斤,通辽市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南珠日和嘎查亩产1439.40公斤,均突破自治区玉米亩产1400公斤大关。开鲁县开鲁镇小城子村,千亩方亩产1246.65公斤;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前西艾力村,万亩方亩产1183.47公斤,再次刷新了东北春玉米区千亩方和万亩方纪录。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内蒙古秉持着“挖潜力、提单产、增总产”的战略目标,引进北京“智囊团”的玉米种植新技术,摒弃了传统玉米种植方式,有效解决了投入成本高、劳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多等问题,玉米产量大幅提升,实现了玉米种植稳产高产。
经过时间的积淀,京蒙协作形成了紧密互动、共赢合作的关系。2024年,巴彦淖尔市全力建设200万亩“吨粮田”,赤峰市推广100万亩“示范田”,呼和浩特市建立130亩“示范区”……
内蒙需求,北京技术。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迅速在内蒙古通辽、赤峰、巴彦淖尔、呼和浩特等地区掀起了一场玉米大面积推广种植“热潮”,推广使用面积达900多万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用最好的实践,通过种植技术创新,逐步实现玉米绿色生产、智慧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带着内蒙古农民走出一条玉米种植增产增收之路。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治区科技厅外国专家局(科技合作处)负责人说,未来,自治区科技厅将强化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从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深化京蒙科技合作,统筹区域特色和应用场景,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拓宽合作渠道,探索更多合作机制模式,谱写开放合作新篇章,为自治区“闯新路 进中游”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