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弘扬科学家精神 讲述科学家故事 | 王蕾:做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力和毅力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发布日期:2024-05-26 22:5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已经到来,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创新内蒙古将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 讲述科学家故事”系列报道,展现我区杰出科学家爱国为民的卓越品质,在实现科学梦想道路上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心路历程,讲述他们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故事,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前行,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今天让我们走近我区青年科学家王蕾——

“稍微等下,我去一趟实验室马上就回来。”王蕾急忙打了一个招呼后,又风风火火赶去实验室。

笔者按照约定时间到达她办公室,百无聊赖环顾四周,桌面上的咖啡机引起好奇。“她从2007年出国后便不再午休,这台咖啡机快要和实验仪器使用率看齐了。”王蕾学生打趣说道,她总说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不能停下来休息,困的时候就磨一杯咖啡提神醒脑。

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王蕾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材料设计、光电催化及电催化材料研究和开发新型清洁能源。争分夺秒,不断刷新科研时速,她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为使命和担当,为社会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自2007年起,王蕾从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进修后,毅然回到国内,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两年后,她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来到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继续科研事业。

“搞基础研究需要耐力和毅力,可能需要坚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有重大发现或者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起早贪黑是王蕾的工作常态,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当中,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处理各种事宜、辅导科研论文,确保每一次新的发现都能及时跟进,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纠正。

沉心静气、埋头深耕、不务空名。王蕾对科研的不懈追求与满怀热爱让她一路坚持,带领团队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

在当今能源行业转型不断加速下,氢能凭借零污染、能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等优点,发展呼声不断高涨,很多人甚至将氢能视为通向未来绿色能源的钥匙。

“我们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的太阳能作为氢能形成过程中的一次能源,是绿色制取氢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光电催化制氢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有益性。”王蕾与团队从光电催化制氢入手,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在国际催化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今年1月,团队在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合成氨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为从富含硝酸盐的废水中PEC合成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技术为走向实用化、使太阳能光解水制氢产业成为现实、带给人类使用能源的革命性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非常理解大家周末想玩一玩的心理,坐在这整理数据、论文的确有点枯燥,但如果想到能尽快出成果,可能就是完全不一祥的感受了,要引导他们主动学,知道怎么学。”王蕾非常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学科思维的培养和考察,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大作业,让他们学会全面地查阅文献,对一个领域进行细化,从中找到突破点。

“因为这关乎到学生在毕业之后的道路,她认为终身学习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在博士生任世杰眼中,王蕾老师不仅是他们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实验室的“大家长”。

植根北疆,立德树人。正是因为这样的用心与细致,王蕾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主力军。其团队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十人次,在Sci Adv,PNAS和Nat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王蕾始终在践行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对于学术的执着追寻,也通过实际行动给后续之人讲述着生动无比的人生课程。

当笔者问到对未来的规划时,她笑着说道,希望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推动社会进步。自己将带领着团队攻克更多难关,做出业界认可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为能源领域添砖加瓦。

王蕾

内蒙古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以一作/通讯作者在Sci. Adv.、PNAS、Nat. Commun.、Matter、Angew. Chem. Int. Ed. (5)、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 (2)、ACS Nano、Adv. Funct. Mater. (3)等期刊发表论文77篇,ESI高被引6篇,单篇最高引用555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入选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自治区杰青培育计划及内蒙古大学乌可力优秀青年教师奖。现为EcoEnergy,《物理化学学报》和《结构化学》青年编委。近5年,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0人次;1人获中国化学会第五届菁青化学星火奖。


附件:

上一篇: 科技服务下沉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2024年内蒙古科技活动周在乌海市启动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弘扬科学家精神 讲述科学家故事 | 王蕾:做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力和毅力

发布时间:2024-05-26 22: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已经到来,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创新内蒙古将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 讲述科学家故事”系列报道,展现我区杰出科学家爱国为民的卓越品质,在实现科学梦想道路上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心路历程,讲述他们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故事,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前行,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今天让我们走近我区青年科学家王蕾——

“稍微等下,我去一趟实验室马上就回来。”王蕾急忙打了一个招呼后,又风风火火赶去实验室。

笔者按照约定时间到达她办公室,百无聊赖环顾四周,桌面上的咖啡机引起好奇。“她从2007年出国后便不再午休,这台咖啡机快要和实验仪器使用率看齐了。”王蕾学生打趣说道,她总说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不能停下来休息,困的时候就磨一杯咖啡提神醒脑。

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王蕾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材料设计、光电催化及电催化材料研究和开发新型清洁能源。争分夺秒,不断刷新科研时速,她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为使命和担当,为社会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自2007年起,王蕾从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进修后,毅然回到国内,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两年后,她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来到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继续科研事业。

“搞基础研究需要耐力和毅力,可能需要坚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有重大发现或者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起早贪黑是王蕾的工作常态,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当中,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处理各种事宜、辅导科研论文,确保每一次新的发现都能及时跟进,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纠正。

沉心静气、埋头深耕、不务空名。王蕾对科研的不懈追求与满怀热爱让她一路坚持,带领团队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

在当今能源行业转型不断加速下,氢能凭借零污染、能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等优点,发展呼声不断高涨,很多人甚至将氢能视为通向未来绿色能源的钥匙。

“我们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的太阳能作为氢能形成过程中的一次能源,是绿色制取氢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光电催化制氢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有益性。”王蕾与团队从光电催化制氢入手,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在国际催化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今年1月,团队在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合成氨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为从富含硝酸盐的废水中PEC合成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技术为走向实用化、使太阳能光解水制氢产业成为现实、带给人类使用能源的革命性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非常理解大家周末想玩一玩的心理,坐在这整理数据、论文的确有点枯燥,但如果想到能尽快出成果,可能就是完全不一祥的感受了,要引导他们主动学,知道怎么学。”王蕾非常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学科思维的培养和考察,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大作业,让他们学会全面地查阅文献,对一个领域进行细化,从中找到突破点。

“因为这关乎到学生在毕业之后的道路,她认为终身学习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在博士生任世杰眼中,王蕾老师不仅是他们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实验室的“大家长”。

植根北疆,立德树人。正是因为这样的用心与细致,王蕾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主力军。其团队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十人次,在Sci Adv,PNAS和Nat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王蕾始终在践行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对于学术的执着追寻,也通过实际行动给后续之人讲述着生动无比的人生课程。

当笔者问到对未来的规划时,她笑着说道,希望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推动社会进步。自己将带领着团队攻克更多难关,做出业界认可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为能源领域添砖加瓦。

王蕾

内蒙古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以一作/通讯作者在Sci. Adv.、PNAS、Nat. Commun.、Matter、Angew. Chem. Int. Ed. (5)、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 (2)、ACS Nano、Adv. Funct. Mater. (3)等期刊发表论文77篇,ESI高被引6篇,单篇最高引用555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入选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自治区杰青培育计划及内蒙古大学乌可力优秀青年教师奖。现为EcoEnergy,《物理化学学报》和《结构化学》青年编委。近5年,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0人次;1人获中国化学会第五届菁青化学星火奖。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