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弘扬科学家精神 讲述科学家故事 | 陈永福:以科技创新为翼 领“菌”突围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发布日期:2024-05-23 22:5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即将到来,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创新内蒙古将持续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 讲述科学家故事”系列报道,展现我区杰出科学家爱国为民的卓越品质,在实现科学梦想道路上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心路历程,讲述他们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故事,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前行,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今天让我们走近我区青年科学家陈永福——

“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分离保藏乳酸菌51286株……”每当谈起科研工作,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永福总是滔滔不绝,话语间蕴含着道不完的热情。

在乳酸菌与乳制品领域耕耘二十载,当初满腔热血的少年已经成长为研究员、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草原英才、自治区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授权专利15项,发表论文90篇,起草地方标准11项……

谈及获得的荣誉,陈永福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我很幸运赶上了科技创新的好时代!”

坚定信念 向“菌”而行

“要让中国酸奶用上中国菌种,关键技术是要不来、等不来、买不来的,要靠自立自强,导师张和平坚定的信念,深深触动了我。”陈永福说。

2004年,陈永福从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严格意义上说算是“外行”,从“外行”到“行业专家”,“我的恩师张和平给了我太多的帮助,他不仅是我学术生涯的导师,也是我人生路上的领路人,他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他的引领下,我开始踏上了寻菌之路。”陈永福说。

陈永福记得,刚接触乳酸菌研究的时候,由于当时我国乳酸菌资源缺乏有效的收集保护,筛选和加工技术也相对落后,菌种和产品几乎都被西方国家所垄断,加大原创性菌株的开发与应用迫在眉睫。

然而做科研并非一蹴而就,陈永福和他的团队二十年如一日的迎难而上和集智攻关就是最好的证明……

千帆竞发,乘风破浪。从采样艰难、经费紧张、人手不足到现在拥有6000平的实验室,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库,陈永福和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树立起了一座座里程碑,走出了科技自强的坚实步伐。

集智攻关 勇攀高峰

为了寻求优良菌种,挖掘中国特色菌株资源,陈永福和他的团队从海拔4000米以上的川藏高原到俄罗斯边境,从偏远的草原到深山牧场,在广袤土地上,探寻乳酸菌的足迹……经年累月,从未间断。

有一件事直到多年之后提起来,他依旧记忆犹新。“那次我们在四川藏区里采样,进入雪山后遇到了暗冰,突然车子开始不停地往下滑,下来推车时才发现旁边就是很深的沟壑,再慢一些我们就掉下去了。”缺氧、头晕头痛,高原反应让陈永福经常整夜难眠……“不能白来一趟,一定要采到菌,强大的使命感驱使着我”,最终陈永福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牧户家里采集到了很多样本,这些样本也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就是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陈永福表示。

“一定要研发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菌”,多年来,陈永福和他的团队奋战在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一线,建立了全球最大、种类最全的原创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并利用人工智能策略,建立了益生菌精准筛选模型及可视化平台iProbiotics。依托该技术筛选出植物乳杆菌P9、瑞士乳杆菌H9、发酵乳杆菌F6等15株优良益生菌,不仅改变了我国缺乏优良益生乳酸菌的现状,也丰富了国产益生乳酸菌的资源。

让乳酸菌跳出实验室,拥抱市场,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一步。陈永福所在团队集智攻关,致力于攻克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并开发了微包膜高效保护的冷冻干燥技术,有效解决了菌体存活率低等技术难题,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蒙牛优益C乳酸菌饮料、新希望初心酸奶、兰格格八旗菌凝酪、骑士益生菌酸奶等产品均使用了陈永福所在研究团队的相关技术,打破了国外菌种垄断的局面。

“人们常说搞科研是坐‘冷板凳’,但想要出成果就得沉得住气,‘钻’进去,敢于在科研中下‘真’功夫、‘细’功夫,要有勇于攀峰的精神,敢于闯新路。”谈及科研心得,陈永福如是说。

树德立教 铸魂育人

“做老师就是要甘为人梯,让学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更进一步”。陈永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己,育才先育心”的教育理念,让教育走进学生心灵,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讲论融合,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科研不停、育人不倦,带领团队取得新成果,是陈永福心中的“高光时刻”。

多年来,陈永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他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并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竞赛全国铜奖和“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首届“科拓生物杯”益生菌科普知识竞赛全国第一名。

“要做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20年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贯穿着陈永福的教学科研生涯。他教学科研每一步都深深根植于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他期待学生的进步,更欣喜于学生的超越。

年轻人要“挑大梁”“当主角”。对于新生科技力量,陈永福总是寄予厚望。他说:“年轻人要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科学问题,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附件:

上一篇: 汇“才”助“材”“蒙科聚”以“智”突围材料热制造

下一篇: 让“小土豆”长成“大产业”——“蒙科聚” 第十七期专题发布会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业科技创...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弘扬科学家精神 讲述科学家故事 | 陈永福:以科技创新为翼 领“菌”突围

发布时间:2024-05-23 22: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即将到来,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创新内蒙古将持续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 讲述科学家故事”系列报道,展现我区杰出科学家爱国为民的卓越品质,在实现科学梦想道路上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心路历程,讲述他们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故事,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前行,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今天让我们走近我区青年科学家陈永福——

“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分离保藏乳酸菌51286株……”每当谈起科研工作,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永福总是滔滔不绝,话语间蕴含着道不完的热情。

在乳酸菌与乳制品领域耕耘二十载,当初满腔热血的少年已经成长为研究员、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草原英才、自治区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授权专利15项,发表论文90篇,起草地方标准11项……

谈及获得的荣誉,陈永福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我很幸运赶上了科技创新的好时代!”

坚定信念 向“菌”而行

“要让中国酸奶用上中国菌种,关键技术是要不来、等不来、买不来的,要靠自立自强,导师张和平坚定的信念,深深触动了我。”陈永福说。

2004年,陈永福从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严格意义上说算是“外行”,从“外行”到“行业专家”,“我的恩师张和平给了我太多的帮助,他不仅是我学术生涯的导师,也是我人生路上的领路人,他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在他的引领下,我开始踏上了寻菌之路。”陈永福说。

陈永福记得,刚接触乳酸菌研究的时候,由于当时我国乳酸菌资源缺乏有效的收集保护,筛选和加工技术也相对落后,菌种和产品几乎都被西方国家所垄断,加大原创性菌株的开发与应用迫在眉睫。

然而做科研并非一蹴而就,陈永福和他的团队二十年如一日的迎难而上和集智攻关就是最好的证明……

千帆竞发,乘风破浪。从采样艰难、经费紧张、人手不足到现在拥有6000平的实验室,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库,陈永福和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树立起了一座座里程碑,走出了科技自强的坚实步伐。

集智攻关 勇攀高峰

为了寻求优良菌种,挖掘中国特色菌株资源,陈永福和他的团队从海拔4000米以上的川藏高原到俄罗斯边境,从偏远的草原到深山牧场,在广袤土地上,探寻乳酸菌的足迹……经年累月,从未间断。

有一件事直到多年之后提起来,他依旧记忆犹新。“那次我们在四川藏区里采样,进入雪山后遇到了暗冰,突然车子开始不停地往下滑,下来推车时才发现旁边就是很深的沟壑,再慢一些我们就掉下去了。”缺氧、头晕头痛,高原反应让陈永福经常整夜难眠……“不能白来一趟,一定要采到菌,强大的使命感驱使着我”,最终陈永福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牧户家里采集到了很多样本,这些样本也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就是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陈永福表示。

“一定要研发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菌”,多年来,陈永福和他的团队奋战在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一线,建立了全球最大、种类最全的原创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并利用人工智能策略,建立了益生菌精准筛选模型及可视化平台iProbiotics。依托该技术筛选出植物乳杆菌P9、瑞士乳杆菌H9、发酵乳杆菌F6等15株优良益生菌,不仅改变了我国缺乏优良益生乳酸菌的现状,也丰富了国产益生乳酸菌的资源。

让乳酸菌跳出实验室,拥抱市场,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一步。陈永福所在团队集智攻关,致力于攻克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并开发了微包膜高效保护的冷冻干燥技术,有效解决了菌体存活率低等技术难题,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蒙牛优益C乳酸菌饮料、新希望初心酸奶、兰格格八旗菌凝酪、骑士益生菌酸奶等产品均使用了陈永福所在研究团队的相关技术,打破了国外菌种垄断的局面。

“人们常说搞科研是坐‘冷板凳’,但想要出成果就得沉得住气,‘钻’进去,敢于在科研中下‘真’功夫、‘细’功夫,要有勇于攀峰的精神,敢于闯新路。”谈及科研心得,陈永福如是说。

树德立教 铸魂育人

“做老师就是要甘为人梯,让学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更进一步”。陈永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己,育才先育心”的教育理念,让教育走进学生心灵,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讲论融合,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科研不停、育人不倦,带领团队取得新成果,是陈永福心中的“高光时刻”。

多年来,陈永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他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并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竞赛全国铜奖和“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首届“科拓生物杯”益生菌科普知识竞赛全国第一名。

“要做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20年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贯穿着陈永福的教学科研生涯。他教学科研每一步都深深根植于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他期待学生的进步,更欣喜于学生的超越。

年轻人要“挑大梁”“当主角”。对于新生科技力量,陈永福总是寄予厚望。他说:“年轻人要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科学问题,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