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突围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区科技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4-04-26 22: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办公室
连日来,全区科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全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着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打造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创新路,谱写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自治区科技厅外国专家局(科技合作处)负责人史广旭
“抢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机遇,更加主动深化科技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务实创新之举助力科技突围。”自治区科技厅外国专家局(科技合作处)负责人史广旭表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持续巩固“4+8+N”合作机制,推动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走深走实,拓展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科技合作领域,引导创新要素向我区集成集聚、融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积攒强劲动力。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依托“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打造国际科技合作示范高地。
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处长宝伟君
“总书记为西部地区在新起点上乘势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指明了方向,创新跨地区产业协作,优化布局机制,激活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战略性新产业。”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处长宝伟君说,围绕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聚焦氢能、储能、可再生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稀土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加快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使其成为科技“突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自治区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处负责人齐鸣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更多科技创新‘塔尖重器’,以创新平台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自治区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处负责人齐鸣说,紧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这一重大历史性机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深化与“4+8+N”创新主体合作,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厚植战略科技力量,壮大“国家队”、做强“地方队”,在聚合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链条、改革体制机制方面持续发力,补短板、锻长板、强投入,提升创新平台开放合作水平。
自治区科技厅成果转化促进处处长金龙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我们要全力打造‘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深度融合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吸引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快成果转移转化,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自治区科技厅成果转化促进处处长金龙表示,充分运用“蒙科聚”“聚合”作用、释放“聚变”效应,让区外科创资源优势与我区场景、产业和市场优势深度融合,促进跨区域联动和协同创新,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牵引促进东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科技厅人事处处长王斯琴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自治区科技厅人事处处长王斯琴介绍,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以超常规举措引进国内最优科研团队开展研发,建立人才团队引育“带土移植”机制,实行“团队+项目”集成式引进,促进科创人才、成果资源和产业有效衔接。建立本土领军科技力量“厚土培植”机制,支持区内创新型领军企业、高能级科创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团队牵头承接重点“突围”任务,提升优势特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鼓励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科创飞地,引进更多的高水平的科创资源,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高效供给。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
“总书记为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科技管理工作者备受鼓舞。”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说,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呼和浩特坚持“首善之地”标准,立足“六大产业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科技“突围”塑造发展新优势,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竞逐新赛道,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包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
“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创新,核心动力在创新。”包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说,总书记把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排在“六个坚持”首位,我们要紧紧围绕“两个稀土基地”“世界绿色硅都”“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和“五大战新产业”,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坚持开放合作搞创新,全面落实科技“突围”工程,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育汇聚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