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新成效——“电磁定位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助力肺癌早诊早治
发布时间:2024-03-21 22: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外国专家局) 赤峰市科技局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肺癌是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国每天约有2000余人死于肺癌。
“肺癌唯一的防治路径就是早筛、早诊、早治,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项目,成功完成18例电磁导航机器人肺穿刺手术,开创了赤峰医疗领域先河。”
近日,在赤峰市协同创新平台科技合作项目交流座谈会上,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就“癌症早诊早治电磁定位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改良及临床转化研究”项目中期成果进行展示,该技术实现了人工智能引导下对肺结节的精确穿刺,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CT扫描辐射计量,对推动赤峰地区肺癌的精准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水平科技成果临床转化,为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也为医院提高科研创新水平提供有利契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韩旭晨表示,依托上海交大内蒙古研究院(赤峰)协同创新中心,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共同开展临床转化研究及临床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不仅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让更多的肺结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带来的益处,对于赤峰地区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
该项目整合上海交通大学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精准、安全优势,通过开展前瞻性、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研究以期降低肺部结节穿刺定位的难度,提供手术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并减少对手术经验的依赖。目前,项目已解决电磁定位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智能手术路径规划、电磁导航、安全防范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核心功能和技术改良,完善了临床场景和流程,验证使用方法和规程,实现在临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向基层医院的层级推广,使更多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治,进一步推动赤峰乃至内蒙古地区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为我市医疗科研提档升级开辟了有效途径,也为连接不同领域、构建新型科技合作模式打开新路径。”赤峰市科技局副局长王亚军表示,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人们的健康和福祉贡献更多的力量。下一步,科技局将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上海交大内蒙古研究院(赤峰)协同创新中心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实现优质创新资源“先聚合、再聚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