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新闻再观察:“揭榜挂帅”助力种业攻坚克难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22-09-23 09:30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主持人

今年3月,自治区科技厅发布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榜单,面向全国范围遴选科研团队解决我区种业发展的12项重大科技难题。通过政府张榜的这种创新制度,把项目交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手中。前不久有14个项目团队成功接榜,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样的科技悬赏制是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界的潜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应用。

这几天正是马铃薯的收获期,四字王旗的郭文元是当地的马铃薯种植大户。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万亩良田合作社负责人  郭文元

大家捡仔细点啊,捡那种形状好的,有瑕疵的、有虫眼的就别拾进去了,做种子必须选优质的种子。

郭文元种了八年马铃薯,和前些年不同,今年他家收获的马铃薯一部分供应市场。另一部分作为原种销售。

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广晶

你看咱们这个品种这么大,没有空心吧!芯儿还挺黄,像这种品种将来市场生命力是特别强的,损失率也低,好好种吧!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万亩良田合作社负责人  郭文元

只要给我提供好的品种我就种不怂。

郭文元因为马铃薯和刘广晶结缘,他总是戏称眼前这位马铃薯育种科研人员是土豆媒人,因为他总能从成堆的马铃薯中找到最好的两颗,然后再进行基因配对,培育出更优质的后代。通过这样的种质优选,郭文元家的马铃薯品质一年比一年高,都卖到了上海、三亚、深圳等地,转走高端市场。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万亩良田合作社负责人  郭文元

种进去好的种子,哪怕水欠缺点儿但总的收成把握已经占到一半了,你再好的经验、技术平台,如果没好的种子,缺了苗了、烂了种了,去哪找产量?

阴山脚下、海拔1400米、北纬41度是马铃薯黄金产区,因为土壤沙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孕育了绵沙可口的乌兰察布马铃薯。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有300万亩,年产量达到了35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内蒙古的近1/2,占全国的近5%。如今在乌兰察布市种植的马铃薯有15个品种,销售到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在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温室里,一株株马铃薯在科研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正健康茁壮地成长,作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团队,刘广晶告诉记者,从种薯研发培育、扩繁生产到产业推广,一棵好马铃薯是炼出来的。

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广晶

咱们老乡经常有句话叫有花就有豆,现在底下已经开始结薯了,我们要配置两百多个杂交种子,然后找到最佳的一个后代,那就是最优的品种。

老家沈阳的刘广晶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内蒙古,一头扎进田地里和马铃薯打了八年交道,怎么提高马铃薯种植资源,让优选的好品种提高产量,进而提高农民收入?这一直是刘广金团队的研究方向。就在前几天,由内蒙古马铃薯种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揭榜的种业揭榜挂帅项目“马铃薯优异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正式启动,作为项目揭榜方,内蒙古马铃薯种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由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15家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部门、企业共同建设,这给刘广晶和他的小伙伴们带来了育种的新动力。

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广晶

育出一个好的品种首先要有优秀的种质资源,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建立了种质资源库,对于未来我们新品种选育有很大地促进作用。此外,资源和基因型的多样性让育出优秀品种成为可能,育出多个行业领域适用品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广晶和队友们将研究自主育成的高产抗旱和抗病耐蛀的加工专用马铃薯品种,并进行扩繁生产,调整当地马铃薯种植结构,提升加工转化能力,有效提高马铃薯产业供给质量与综合效益。

除了马铃薯,今年3月内蒙古围绕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等优势产业和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其他产业启动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行动,有12家创新联合体成功揭榜首批种业科技创新项目榜单。

由草原和牛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元牛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内蒙古大学等9家单位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现代种业育种创新联合体,揭榜“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项目,在和林格尔县内蒙古元牛基因研发中心实验室,我们见到了项目主持人何牧仁博士。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

项目负责人  何牧仁

种业就是畜牧业的芯片,以前的做法就是从国外引种,不进行选育它就退化,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引进退化再引进的恶性循环。我们要把种业这个芯片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必须要有自己的能力和团队去培育自己的品种。

何牧仁说,种业作为畜牧业转型发展的源头动力,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传承保护好三河牛、蒙古牛等岌岌可危的传统黄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善其品种特质,成为何牧仁团队的初心和信念。在蒙德隆牧场里,何牧仁告诉记者,这五百多头母牛正孕育着通过全基因组选种选育的小牛犊,这些即将出生的小牛犊都是通过基因重组后更适合北方地区养殖的和牛。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

项目负责人  何牧仁

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去挖掘蒙古牛遗传特点,比如说抗病能力,还有适应性,并且蒙古牛的肉味好,我们想把这种遗传优势应用到培育的新品种中。

这次的种业振兴揭榜挂帅行动12个榜单方向14个项目,自治区将注入73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项目研发,预计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5亿元以上。资金的注入让何牧仁的科研团队开展技术合作、联合攻关更有底气。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

项目负责人  何牧仁

这个肉牛新品种选育项目政府投资1800万,我们自筹3600万,加大了投资额度,使我们更快地去完成研发项目。

何牧仁介绍,在揭榜之前政府就已经通过广泛地调研和征集,提出自治区畜牧业种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凝练出瓶颈问题、专项目标和揭榜条件,并向社会发布榜单。这样企业、政府、专家联合出题,可以充分调动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力量,共同分析种业产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这也是何牧仁这些年一直想做的事情。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

项目负责人 何牧仁

国外工作了好多年有积累,一直有一个情怀,就是我们内蒙古地区特别是牧区没有自己特别好的肉牛品种,回到家乡把自己学到的、多年积累的这些经验带回来,为家乡做新品种肉牛培育。

主持人

欢迎回到演播室。今天做客演播室的两位嘉宾是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潍和蒙草集团副总经理王媛媛。

揭榜挂帅这个名词本身,就有一种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的含义。同时也要求揭榜方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在您看来,它解决了过去哪些我们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于潍

揭榜挂帅可以用“三个精准”来归纳。首先是精准出题,我们由企业、政府、科学家联合,共同研究“卡脖子”问题,精准对标了产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其次,大家都知道自治区创新的一个最大短板就是人才,如何能够集聚科技要素把区内外的优秀团队、人才和其他科技资源调动起来,揭榜挂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式。第三,企业有需求,区内外的很多优秀团队有成果,但是缺乏中间的对接渠道,通过揭榜挂帅实现了精准的对接。另外我们也通过这种科技协作,使自治区的问题和困难得到了全国的支持。

主持人

当这种新机制出现的时候,企业的第一反应和状态是什么?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媛媛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过去我们先后与三十多家科研院所有过不同程度的项目科研合作,但一般3-5年项目结束合作关系就暂告一段落。这次的揭榜挂帅项目要求采取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攻关形式,恰恰解决了资源优势互补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机制问题,通过科技厅搭台,我们企业牵头组建了内蒙古草种业创新联合体,已经进入联合体的有9个科研院所、5所高校、6个事业单位和相关的企业,集聚了国内最具优势的草种业创新资源,真正实现了产学研融合和产业化推广。

主持人

揭榜单位必须是创新联合体这样一个基本要求的设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于潍

这是落实企业是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投入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一个具体举措。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承担的作用不仅仅是市场作用,源头创新也应该依靠企业。如果没有企业对市场的研究分析和产品开发,科学家与市场就不能进行有效地衔接。创新联合体就是要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这样一套机制,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上下游各端重点企业注册紧密型的公司,用股份制的方式紧密联合起来,也可以采取责权利明晰,用法律条文的形式、签署协议的方式进行结合,形成要素集聚功能。

主持人

经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创新联合体,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揭榜挂帅这样一种新的机制,通过课题倒逼的方式使我们在困难面前变得更加强大。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媛媛

自治区这次揭榜挂帅榜单中设置了3个草种业揭榜挂帅榜单,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企业的目标是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发挥科研院所的牵头作用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作作用,种源自主可控就一定要发挥我们企业产业化示范推广的作用,在快速的2-3年内,把我们内蒙古主要的乡土草种繁育优质推广做起来。

主持人

在未来,我们还有哪些更多更好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塞外好粮装进中国碗?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于潍

一方面要补我们自己的短板,我们现在在种质资源发掘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卡脖子”问题,要想办法补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自己的优势,把我们自治区地方特色的产业做起来,通过3-5年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使我们自治区种业打一个翻身仗。

主持人

感谢两位嘉宾带来的分析和解读。种业振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创新出榜机制、强化研发投入、突出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让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推广示范系统布局形成了链条,内蒙古将牢牢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立足自治区农牧业基础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紧扣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畜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需求,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附件:

上一篇: 冯家举在自治区高校院所调研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工作

下一篇: 我区科研团队在生物质吸附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为解决重金属危险废弃物污染问题提供新途径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新闻再观察:“揭榜挂帅”助力种业攻坚克难

发布时间:2022-09-23 09:39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主持人

今年3月,自治区科技厅发布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榜单,面向全国范围遴选科研团队解决我区种业发展的12项重大科技难题。通过政府张榜的这种创新制度,把项目交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手中。前不久有14个项目团队成功接榜,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样的科技悬赏制是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界的潜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应用。

这几天正是马铃薯的收获期,四字王旗的郭文元是当地的马铃薯种植大户。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万亩良田合作社负责人  郭文元

大家捡仔细点啊,捡那种形状好的,有瑕疵的、有虫眼的就别拾进去了,做种子必须选优质的种子。

郭文元种了八年马铃薯,和前些年不同,今年他家收获的马铃薯一部分供应市场。另一部分作为原种销售。

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广晶

你看咱们这个品种这么大,没有空心吧!芯儿还挺黄,像这种品种将来市场生命力是特别强的,损失率也低,好好种吧!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万亩良田合作社负责人  郭文元

只要给我提供好的品种我就种不怂。

郭文元因为马铃薯和刘广晶结缘,他总是戏称眼前这位马铃薯育种科研人员是土豆媒人,因为他总能从成堆的马铃薯中找到最好的两颗,然后再进行基因配对,培育出更优质的后代。通过这样的种质优选,郭文元家的马铃薯品质一年比一年高,都卖到了上海、三亚、深圳等地,转走高端市场。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万亩良田合作社负责人  郭文元

种进去好的种子,哪怕水欠缺点儿但总的收成把握已经占到一半了,你再好的经验、技术平台,如果没好的种子,缺了苗了、烂了种了,去哪找产量?

阴山脚下、海拔1400米、北纬41度是马铃薯黄金产区,因为土壤沙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孕育了绵沙可口的乌兰察布马铃薯。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有300万亩,年产量达到了35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内蒙古的近1/2,占全国的近5%。如今在乌兰察布市种植的马铃薯有15个品种,销售到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在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温室里,一株株马铃薯在科研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正健康茁壮地成长,作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团队,刘广晶告诉记者,从种薯研发培育、扩繁生产到产业推广,一棵好马铃薯是炼出来的。

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广晶

咱们老乡经常有句话叫有花就有豆,现在底下已经开始结薯了,我们要配置两百多个杂交种子,然后找到最佳的一个后代,那就是最优的品种。

老家沈阳的刘广晶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内蒙古,一头扎进田地里和马铃薯打了八年交道,怎么提高马铃薯种植资源,让优选的好品种提高产量,进而提高农民收入?这一直是刘广金团队的研究方向。就在前几天,由内蒙古马铃薯种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揭榜的种业揭榜挂帅项目“马铃薯优异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正式启动,作为项目揭榜方,内蒙古马铃薯种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由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15家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部门、企业共同建设,这给刘广晶和他的小伙伴们带来了育种的新动力。

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广晶

育出一个好的品种首先要有优秀的种质资源,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建立了种质资源库,对于未来我们新品种选育有很大地促进作用。此外,资源和基因型的多样性让育出优秀品种成为可能,育出多个行业领域适用品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广晶和队友们将研究自主育成的高产抗旱和抗病耐蛀的加工专用马铃薯品种,并进行扩繁生产,调整当地马铃薯种植结构,提升加工转化能力,有效提高马铃薯产业供给质量与综合效益。

除了马铃薯,今年3月内蒙古围绕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等优势产业和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其他产业启动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行动,有12家创新联合体成功揭榜首批种业科技创新项目榜单。

由草原和牛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元牛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内蒙古大学等9家单位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现代种业育种创新联合体,揭榜“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项目,在和林格尔县内蒙古元牛基因研发中心实验室,我们见到了项目主持人何牧仁博士。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

项目负责人  何牧仁

种业就是畜牧业的芯片,以前的做法就是从国外引种,不进行选育它就退化,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引进退化再引进的恶性循环。我们要把种业这个芯片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必须要有自己的能力和团队去培育自己的品种。

何牧仁说,种业作为畜牧业转型发展的源头动力,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传承保护好三河牛、蒙古牛等岌岌可危的传统黄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善其品种特质,成为何牧仁团队的初心和信念。在蒙德隆牧场里,何牧仁告诉记者,这五百多头母牛正孕育着通过全基因组选种选育的小牛犊,这些即将出生的小牛犊都是通过基因重组后更适合北方地区养殖的和牛。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

项目负责人  何牧仁

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去挖掘蒙古牛遗传特点,比如说抗病能力,还有适应性,并且蒙古牛的肉味好,我们想把这种遗传优势应用到培育的新品种中。

这次的种业振兴揭榜挂帅行动12个榜单方向14个项目,自治区将注入73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项目研发,预计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5亿元以上。资金的注入让何牧仁的科研团队开展技术合作、联合攻关更有底气。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

项目负责人  何牧仁

这个肉牛新品种选育项目政府投资1800万,我们自筹3600万,加大了投资额度,使我们更快地去完成研发项目。

何牧仁介绍,在揭榜之前政府就已经通过广泛地调研和征集,提出自治区畜牧业种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凝练出瓶颈问题、专项目标和揭榜条件,并向社会发布榜单。这样企业、政府、专家联合出题,可以充分调动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力量,共同分析种业产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这也是何牧仁这些年一直想做的事情。

内蒙古地区肉牛核心种质构建与新品系选育

项目负责人 何牧仁

国外工作了好多年有积累,一直有一个情怀,就是我们内蒙古地区特别是牧区没有自己特别好的肉牛品种,回到家乡把自己学到的、多年积累的这些经验带回来,为家乡做新品种肉牛培育。

主持人

欢迎回到演播室。今天做客演播室的两位嘉宾是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潍和蒙草集团副总经理王媛媛。

揭榜挂帅这个名词本身,就有一种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的含义。同时也要求揭榜方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在您看来,它解决了过去哪些我们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于潍

揭榜挂帅可以用“三个精准”来归纳。首先是精准出题,我们由企业、政府、科学家联合,共同研究“卡脖子”问题,精准对标了产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其次,大家都知道自治区创新的一个最大短板就是人才,如何能够集聚科技要素把区内外的优秀团队、人才和其他科技资源调动起来,揭榜挂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式。第三,企业有需求,区内外的很多优秀团队有成果,但是缺乏中间的对接渠道,通过揭榜挂帅实现了精准的对接。另外我们也通过这种科技协作,使自治区的问题和困难得到了全国的支持。

主持人

当这种新机制出现的时候,企业的第一反应和状态是什么?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媛媛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过去我们先后与三十多家科研院所有过不同程度的项目科研合作,但一般3-5年项目结束合作关系就暂告一段落。这次的揭榜挂帅项目要求采取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攻关形式,恰恰解决了资源优势互补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机制问题,通过科技厅搭台,我们企业牵头组建了内蒙古草种业创新联合体,已经进入联合体的有9个科研院所、5所高校、6个事业单位和相关的企业,集聚了国内最具优势的草种业创新资源,真正实现了产学研融合和产业化推广。

主持人

揭榜单位必须是创新联合体这样一个基本要求的设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于潍

这是落实企业是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投入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一个具体举措。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承担的作用不仅仅是市场作用,源头创新也应该依靠企业。如果没有企业对市场的研究分析和产品开发,科学家与市场就不能进行有效地衔接。创新联合体就是要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这样一套机制,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上下游各端重点企业注册紧密型的公司,用股份制的方式紧密联合起来,也可以采取责权利明晰,用法律条文的形式、签署协议的方式进行结合,形成要素集聚功能。

主持人

经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创新联合体,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揭榜挂帅这样一种新的机制,通过课题倒逼的方式使我们在困难面前变得更加强大。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媛媛

自治区这次揭榜挂帅榜单中设置了3个草种业揭榜挂帅榜单,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企业的目标是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发挥科研院所的牵头作用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作作用,种源自主可控就一定要发挥我们企业产业化示范推广的作用,在快速的2-3年内,把我们内蒙古主要的乡土草种繁育优质推广做起来。

主持人

在未来,我们还有哪些更多更好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塞外好粮装进中国碗?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于潍

一方面要补我们自己的短板,我们现在在种质资源发掘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卡脖子”问题,要想办法补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自己的优势,把我们自治区地方特色的产业做起来,通过3-5年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的实施,使我们自治区种业打一个翻身仗。

主持人

感谢两位嘉宾带来的分析和解读。种业振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创新出榜机制、强化研发投入、突出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让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推广示范系统布局形成了链条,内蒙古将牢牢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立足自治区农牧业基础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紧扣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畜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需求,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