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四部门联合行动 点燃中青年科技人才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6-01 09:55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人事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三服务一促进”工作方案和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揭榜领题”工作安排,日前,自治区科技厅、组织部、农牧厅、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科技特派员指导种植技术
《方案》旨在充分发挥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助推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基层农技员科技服务制度深入实施,提升基层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为激励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自治区先行启动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工作,用于支持实施乡村优势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和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建设。
为解决基层科技工作力量薄弱、产业发展科技水平低等问题,《方案》拟定全区每年组织选派科技特派员4000人左右、“三区”科技人才800人以上、农技推广人员200人左右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政策宣传、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服务活动,每年为农村牧区提供技术服务的农技人员保持在15000人以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预计到2025年,自治区在县域引导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00家以上,支持建设长期的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基地182个,实施优势特色产业科技示范项目100项以上。通过平台、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村牧区产业发展水平。
在提升农牧业产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高当地科技人员能力素质方面,以加强对国家科技特派团工作统筹支持为出发点,结合科技部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和自治区“一旗县一团”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支持科技特派团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科技特派团成员全部纳入“三区”人才支持范围。通过以上措施,全面做到技术指导覆盖所有主导产业,驻点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带动当地科技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
科技特派员在园区开展技术服务
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以开展“一县一站”式服务为切入点,依托具备一定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示范条件,拥有一定数量科技特派员的农牧业科技法人机构,在县域层面引导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重点针对农牧业种植养殖基地、种植养殖大户、农牧民合作社等基层农牧业生产单位开展技术集成应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指导培训等创新创业服务。指导扶持每个旗县区至少建设1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重点支持每个旗县区建设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示范基地2个。
在加快转化应用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提高农牧业产业发展动能方面,以组织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为着力点,在2022年,围绕县域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启动实施“乡村优势特色产业科技示范项目”40项左右,组建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16个,集成种植、畜牧16项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引导县域推广应用农牧业先进技术成果,提高旗县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围绕国家和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牧区现代化试点旗县、国家创新型县市、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旗县、科技部旱作技术成果示范推广旗县,每年每个旗县择优支持科技项目1项以上。
内蒙古科技服务移动信息平台APP
在强化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以集聚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为落脚点,整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与科技特派员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升级“内蒙古科技服务移动信息平台”,围绕农村牧区技术、生产、市场等需求,开辟名家讲座、专家答疑、气象信息、市场行情、实用技术等专栏,组织3000名左右专家,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主体、种植养殖大户、农牧民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答疑等精准在线服务。
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的成员高忠生(中)与孵化中心成员交流。(新华网 石毅 摄)
在提升科技人才服务基层效能方面,以协调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布局为结合点,统筹国家科技特派员团、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基层农技推广特聘农技员、基层农技员、“三区”人才和各级科技特派员力量,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牧户”、“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等服务形式,各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农牧民达到10万户以上,培训农牧业技术骨干、农牧民土专家、技术明白人等5000人次以上,通过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每年培训基层农技人员骨干人才3000人以上,大力提升农牧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效能。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基层农技员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不断将服务环节从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实现产销对接、全链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