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7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09 14:39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姜泰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内蒙古尽快加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引进京津冀更多项目落地内蒙古,打造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切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有助于集聚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不断促进自治区与京津冀的科技合作交流,助力内蒙古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一、2023年与京津冀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情况
(一)北京方面
统筹推进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组织各盟市依托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蒙科聚等创新平台,举办京蒙科技对接交流活动80余场,与北京市相关单位新启动合作项目210项,同比增长72%;新建创新平台42个,同比增长147%;35位驻京两院院士及其团队参与内蒙古创新活动,依托科技人才专项计划,140余名北京高水平专家走进内蒙古,指导创新创业,乌兰察布大规模智算中心、呼和浩特综合气体岛、赤峰大型储热系统等一批创新成果和招商项目落地内蒙古。
(二)天津、河北方面
围绕医药、生物技术、现代农牧业等领域,与天津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3项,各级财政共投入经费455万元,引导创新主体自筹经费2226.3万元;与河北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合作项目4项,各级财政共投入经费580万元,引导创新主体自筹经费500万元。
二、2024年与京津冀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进展
一是加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科技合作。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实施科技“突围”工程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院士专家团队深入对接,形成了科技“突围”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2.0版,确定了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稀土、乳业、氢能应用、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等5个突围点位。
二是联合承接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由内蒙古大学牵头联合南开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5家单位,共同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重点专项立项,国拨经费1380万元。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牵头联合怀柔实验室(北京)等单位,4月份共同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外送关键技术”项目在呼和浩特启动。同时,重点对接已推送至北京市相关单位的267项科技合作需求,拟启动一批重大京蒙科技合作示范项目,并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战略咨询项目10项。
三是加强创新合作平台建设。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自治区科技厅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签署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创新中心”,推动内蒙古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带动提升自治区高新区建设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与京津冀科技部门加强对接,落实各项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借力联合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共同引导支持重点领域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助力内蒙古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二是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重点推动与清华大学、怀柔实验室、钢研集团、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深度合作,在氢能及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稀土新材料等领域,落地实施一批科技“突围”项目。
三是持续加强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引导支持京津冀各类创新主体到内蒙古建立分支机构或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推动共享京津冀专家团队等科创资源,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