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09 10:5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自治区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区稀土应用产业 向区外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科技厅高度重视稀土领域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发展稀土应用产业,支持稀土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开展稀土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提升我区稀土领域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一体推动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科技攻关。持续推动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稀土创新中心成立了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制度,与14家单位达成了共建协议,形成“1+1+N”整体布局。依托院士领衔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梳理产业发展重点需求50余项,投入专项资金2亿元,集聚中国科学院、中国钢研集团、南开大学等17个创新团队参与技术攻关。目前,已建成年产百吨级高性能高铈双主相磁体智能流程中试样板示范线;建设年产千吨级防火涂料生产线和阻燃母粒、阻燃纤维应用示范平台;开展稀土尾矿及废料生物法回收稀土工艺开发,搭建稀土生物分离示范线。
二是启动稀土领域科技“突围”工程。组织包头市编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专项实施方案》。4月29日,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点位首批14个工程示范类项目在包头市启动,项目总投资2.52亿元。启动的科技“突围”项目覆盖“稀土永磁电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镧铈等高丰度稀土元素综合应用”“熔盐电解制备稀土金属”“先进稀土晶体材料”“航空航天及航海用高性能稀土材料”6大领域。项目的实施将有效集聚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优势研发力量,加快掌控一批重点稀土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产业项目。
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布局。经积极争取,科技部发布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稀土新材料”专项指南,其中 “高品质铈镨钕合金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指南方向,作为定向择优实施的应用示范类项目。我厅积极组织区内相关领域科研优势企业联合国内行业院所、高校和科学家团队组建创新联合体,并指导、协助实施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 “高品质铈镨钕合金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批复,项目总经费5100万元,其中争取国拨经费1700万元。项目将围绕白云鄂博矿铈资源的积压问题以及铈镨钕合金绿色智能制备的技术需求,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并将建成年产2000吨高品质铈镨钕合金示范线,预计每年可实现铈资源应用 1000 吨以上,同时,形成的智能化熔盐电解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目前稀土金属及其合金产业,实现技术再一次迭代升级。
下一步,科技厅将持续谋划推动稀土领域技术创新。一是高水平建设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秉持开放思路,加强创新合作,加快提升我区稀土产业创新水平。联合国内稀土企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稀土创新任务,提升稀土产业竞争力。二是组织实施好科技“突围”工程稀土点位重大任务。加快掌控一批稀土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打破国外对高性能稀土激光晶体等技术封锁,相关材料和装备实现自主可控,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持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蒙科聚”创新平台,使用好技术交易后补助等政策,加大科研成果供给,激励更多稀土领域科研成果在内蒙古转化落地,为稀土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4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