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26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9-28 17:1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新巴雅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自治区重点院校增设增材制造技术专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治区科技厅高度重视增材制造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把增材制造领域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产业需求,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增材制造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科技人才培育,支撑自治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产学研合作。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内蒙古“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 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内蒙古自治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支持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形成了全方位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资源流通共享。2020年以来,支持企业共联合行业优势科研人才团队创新联合体备案18个,包括39家企业、7家科研院所、29家高校,其中区外单位35家、区内单位40家。
二是推动增材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近年来,科技厅不断加大增材制造领域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在自治区科技专项中设置先进制造业专项,通过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承担“聚醚醚酮杂化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和产业化”“基于3D打印工艺的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的组织优化与高温磨损性能研究”“基于图像的破损零件3D打印再制造修复技术研究”“基于串联系统逐级打印技术的3D打印金属机研究开发”等9项增材制造项目,支持科研经费820万元。
三是细化完善人才政策,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制定年度科技人才工作方案,建立全区科技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定期调度科技人才重点工作进展。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开展2期自治区“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启动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培养专题,制定了《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培育专题科技计划管理规程(试行)》。推进科学评价科技人才,研究制定了《自治区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审办法》。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梳理发布了“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十五条”。“科技兴蒙”行动实施以来,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1人,累计培养“草原英才”工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71人、产业创新创业团队24个。累计支持1673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通过“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培养“西部青年学者”30名。
下一步,科技厅将围绕我区增材制造领域创新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完善人才引育激励机制,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自治区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推进增材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突破。结合增材制造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针对产业发展短板,持续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组织方式,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形式,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增材制造设备制造、新材料开发、产品研发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增材制造产业设备研发关键技术路线问题,实现增材制造成形技术关键原料的完全自主保障,开发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促进我区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支持校企双方按照“整合资源、融合文化、产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推行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产品开发中心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举措,从而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鼓励我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在人才培养、大型仪器共享、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方面的支持,支撑我区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三是完善人才引育激励机制。细化完善人才政策,促进创新人才在企业和高校之间流通共享,结合《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关于实施“人才引育工程”的要求和自治区人才工作重点,制定年度科技人才工作方案。推进科学评价科技人才,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梳理发布“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十五条”等支持政策措施。举办对话访谈、政策宣讲等活动,加大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政策宣传力度,营造全区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签 发 人:孙俊青
承办部门:高新技术处
联 系 人:陈 林
联系电话:0471-6328607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8月4日